股骨頭壞死是引起髖關節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據美國的統計材料,美國每年新發生的股骨頭壞死在5萬例左右,現存約有30~60萬例。我國人口為美國的五倍,推測會有300萬股骨頭壞死患者,實際上可能會更多一些。
引起股骨頭壞死的原因有兩大類,一類為創傷后壞死,如股骨頸骨折、髖臼骨折和股骨頭脫位等。一類為非創傷性壞死,主要系大量長期使用皮質激素(強的松、地塞米松等),長期大量酗酒,血流高凝狀態等。據研究,未經治療的股骨頭壞死約80%在4年內會出現股骨頭塌陷。股骨頭一旦塌陷,則不可避免地出現嚴重的骨關節炎,使患者的髖關節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約50%的患者最終需作人工關節置換術而恢復關節功能。
通過動物實驗發現應用抗骨質疏松藥(磷酸鹽制劑)能使植入的人工關節表面長入更多數量的骨細胞,從而使人工關節牢固地與骨組織結合,從而延長人工關節使用壽命,目前已進入臨床研究,有望取得好的效果。
由于目前使用的人工關節主要是進口或仿制國外產品,而這些產品均按西方人骨的形狀制作,不完全適用于中國人,因此研究適合于國人的產品實屬必要,目前我們正在進行計算機輔助設計,個體化生產適合于每位患者的人工關節的研究,有望近期內實施。
由于股骨頭壞死,特別是非創傷性骨壞死,主要是發生在年輕人(20~50歲),而且80%以上是雙側股骨頭患病,就目前科學水平,人工關節置換術對年輕人長期(15~20年)療效仍不恒定,因此尋求保存患者自身股骨頭的治療方法實屬必要。
要使人工關節置換后長期保持良好功能,精確安放在體內的位置非常重要,為保證安放精確,已引入手術導航系統,在術中引導放置人工關節,使偏差在2度以內,從而將xxx提高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和良好的功能率。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00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