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嘯并不認為自己是“藝術家”,他不止一次地回應別人的質疑:“你們才是,你們全家都是!”
藝術史對“藝術家”身份的定義,每個時代所依據的觀念和原型不同。韓嘯所要超越的藝術史邊界在于,藝術家不是被藝術史本身規定的。“藝術家”需要重新定義、自我定義——這才是藝術實驗的核心。韓嘯的身份跨越了藝術家、生活家、慈善家和整形醫生幾種角色,正是這種游離和拒絕定義的姿態,使他對當代藝術設置的種種“陷阱”保持了足夠的警醒和批判。
其實,自杜尚以來,藝術民主化、生活與藝術界限的消弭,一方面使藝術實驗獲得了極大的空間,另一方面,也讓藝術成為各種機會主義、犬儒主義的溫床。所以,“肉身的力量——韓嘯的手術刀”這個展覽,既是一種返觀歷史、梳理線索的回顧;又是一個提示問題,生成意義的前瞻。它關注的問題是歷史主義的,而且帶有一種不斷生成建構的文化理想主義烏托邦氣質。更重要的是,它拒絕任何現成或先驗的,現代或后現代的,東方或西方的解釋話語霸權。也即是說,作為個案,這個展覽描述或記錄的是一個與中國當代社會生活同步成長變化的文化事實,并試圖通過中國人自己的方式作出判斷和解釋。
韓嘯所謂“肉身的力量”,就是棄除文化成見,道德陳規,話語霸權和文明負荷,返回事物本身,返回“肉身”本身,從鮮活、敏銳的個人體驗和“肉身經驗”出發,從中國出發,從身體出發,而不是從西方出發,從大腦出發。但這種“出發”并非開始,所以也無所謂到達。它傾向于陳述事實、提問質疑,但拒絕答案。“肉身的力量”呈現的是個體心靈自由創造的狀態和藝術家在各種體驗中生成的具體、日常、敏銳、鮮活的肉身經驗。正如杰克?克魯亞克《在路上》所說:“你走的是什么路?朋友?——圣子之路、彩虹之路、虹鱒之路,任何路。反正,這是一條可以讓任何人抵達任何地方的路。”
10月20日,由知名策展人管郁達策劃的《肉身的力量—韓嘯的手術刀》 于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此次行為藝術展是藝術家韓嘯繼《手術:韓嘯行為藝術展》《整形:韓嘯行為藝術展》《今日不做整形—韓嘯藝術展》 等展覽之后的又一次嘗試和思考。
不過與之前的以整容手術為主體的行為藝術相比,在此次《肉身的力量》中,韓嘯卻大膽的將自己作為整形手術的受術者,而同時身為受術者的他還要承擔起施術者的角色,因此在此次行為藝術開始之前,韓嘯如何將施術者和受術者的角色統一起來,就成了觀眾們議論的焦點。
下午2:30,簡單的開幕儀式過后,韓嘯的行為活動正式開始,在一前一后兩面鏡子的幫助下,韓嘯開始給自己剪發,隨后他又給自己注射了麻醉藥,將后腦勺的一部分頭發用手術的方式取出,隨后植入自己的前額發際線。
“其實韓嘯的這次行為藝術,就是擯棄文化成見、道德陳規、話語霸權和文明負荷,返回事物本身,返回‘肉身’本身。”此次行為藝術展的策展人郁達策這樣評價韓嘯的行為藝術:“從鮮活、敏銳的個人體驗和‘肉身經驗’出發,這種出發并非開始,也無所謂到達。它傾向于陳述事實、提問質疑,但拒絕答案。給人一種深刻的反思。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