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榜頭鎮地處仙游縣東北部,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0.5℃,降水量1700毫米榜頭鎮。全境1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近3.5萬畝,林地面積10萬畝,以興化名果龍眼、橄欖為主的果園近3萬畝。全境面積138平方公里,本鎮人口16.8萬人.常住人口24.3萬,耕地面積2400公頃,有林地6666公頃。
全鎮現有水力發電站7座,有完全中學、職業中學各1所,初級中學7所,小學39所。鎮內交通便利,通訊發達。被省委省評為明星鄉鎮、百強鄉鎮、福建省首批小城市試點建設。
榜頭工業小區包括白云山工業小區、泉山工業小區、何樂工業小區和昆頭工業小區,總面積1899畝,是開發建設服裝、工藝品、電子等行業的優良場所。總裝機容量4700瓦的7座水電站和35千伏變電站,能滿足小區工業用電需要。
壩下境內擁有初級中學一所,中心小學一所,幼兒園五所,壩下紅木帶動產業發展。壩下多家酒店的建起為壩下帶來了不一樣的繁榮生活,華萊士、左邊右邊等多家餐廳美食讓壩下更加擁有色彩,壩下新天地城市綜合體讓壩下城市發展道跨起了一大步,
紅木
仙游縣榜頭鎮壩下村是木雕生產專業村,擁有大小木雕生產廠家三百多家,經貿和文化部門組織有關人員進廠指導,工商部門引導一些廠家聯合起來,以村委會的名義登記注冊,統一進行工商管理。初步形成了一個主打品牌、四大特色(陳設欣賞木雕、家具裝飾木雕、建筑裝飾木雕、教用品木雕)的規模生產格局。
壩下工藝專業村名聞遐邇。據不完全統計,該村仿古工藝家具企業有300 多家。壩下村人口6000多人,其中勞動力3500,90%從事工藝行業。工藝行業還吸引1.2萬外來工。僅僅該村,工藝行業年產值就達10個億。同時,工藝行業還帶動了該村其他行業的發展,連邊店面的租金也因為這個產業而大幅度上漲。壩下的仿古工藝家具吸引國內外客商慕名遠道而來,甚至許多從事工藝家具的外地企業也選擇到壩下落戶。據介紹,該村正在打造一個面積達300多畝的工藝園區,同時也正在籌建一個關于工藝行業的協會,進一步改善交通條件條件等,以更好地發展、做大壩下的仿古家具產業。
基礎設施
城市公交
608 仙游新車站--壩下、斜尾
文化
榜頭鎮壩下1萬多人口的社區,卻形成了年產值超10億元的紅木明清古典家具產業,成為中國紅木古典家具三大之一。
壩下,是福建省仙游縣榜頭鎮的一個社區。榜頭鎮以這個社區為中心形成的紅木明清古典家具產業年產值已經超過5個億,而且近幾年以每年增長1個億的速度發展。在紅木古典家具消費力最旺盛的市場,壩下的產品占據了半壁江山。
壩下社區的全部人口只有1萬多人,而在壩下從事古典家具和雕刻行業的人員達到了1.5萬人左右,正式注冊的工廠企業達300多家,其中產值超過千萬元的有近20家,家庭作坊更是難以計數。這個行業以壩下為中心擴展到鄰近村落,整個榜頭鎮的從業人員多達兩三萬人,并吸引了大量外來勞動力。
在家具生產的帶動下,壩下成為吞吐量巨大的仿古家具原料集散地,有一批人專門經營紅木木材,還派生出專門為廠家提供包裝、運輸等服務的企業,單是專門負責銷售壩下古典家具的駐京仙游籍人員就有幾百人。
仙游壩下,已經成為與大城、廣東大涌并列的全國紅木古典家具三大之一。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明清家具藝術委員會已落戶仙游,仙游縣正在申報中國古典家具之都,如果這一稱號通過審批,那么,壩下將是都城之所在。
從清末開始,壩下的民間家具制作就已聞名遐邇。而仙游木雕作為中國三大木雕之一,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
后,海外市場的需求推動了壩下木雕工藝品業的興起,在外地工藝品批發商的引導下,壩產的仿古家具借著木雕的銷售渠道出現在市場上,完成了初步積累的壩下廠家開始大面積使用印度小葉紫檀、海南黃花梨等珍貴木材,生產明清款式的家具,營銷人員主動出擊,進軍市場,銷售價格也開始突飛猛漲。
仙游榜頭鎮木雕發展最有前途,因為仙游的文化傳統和雕刻資源是不可替代的優勢。文化人做家具,在當前看來只是壩下人的一種期許。從藝人到文化人的,恰恰是壩下家具生產向文化產業躍升的迫切要求對于福建這樣一個傳統資源豐厚的工藝美術大省來說,壩下人的夢想和努力,壩下人已經創造和正在創造的奇跡,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