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nm制程工藝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5nm制程工藝

    編輯

    半導體制造中,《國際器件和系統路線圖》將5nm工藝定義為繼7nm節點之后的MOSFET?技術節點。截至2019年,三星電子和臺積電已開始5nm節點的有限風險生產,并計劃在2020年開始批量生產。



    商用5nm制程工藝節點基于具有FinFET(鰭式場效應晶體管)的多柵MOSFET(MuGFET)技術。還已經證明了5?nm?GAAFET(環繞柵場效應晶體管)節點,但尚未商業化。

    技術背景

    編輯

    5nm制程工藝節點曾被某些專家認為是摩爾定律的終結。小于7 nm的晶體管將經歷穿過柵氧化層的量子隧穿。由于開發成本高昂,預計5納米的上市時間將比摩爾定律估計的兩年更長。

    2009年,英特爾的路線圖預計最終用戶將在2020年發布,盡管英特爾尚未向制造商或零售商透露任何具體計劃。

    5nm制程工藝

    技術演示

    編輯

    研究人員于2000年代初首次證明了7 nm以下的單晶體管器件。在2002年,包括Bruce Doris、Omer Dokumaci、Meikei Ieong和Anda Mocuta在內的IBM研究團隊制造了6納米?絕緣體上硅(SOI)MOSFET。

    2003年,由日林若林和山上重晴領導的NEC日本研究團隊制造了xxx個5 nm MOSFET。

    2015年,IMEC和Cadence制造了5 nm測試芯片。所制造的測試芯片不是功能齊全的設備,而是用于評估互連層的圖案。

    2015年,英特爾描述了針對5 nm節點的橫向納米線(或全能門)FET概念。

    在2017年,IBM透露他們已經使用全柵極配置(GAAFET)的硅納米片制造了5納米硅芯片,這與通常的FinFET設計有所不同。所用的GAAFET晶體管具有3個納米片,彼此堆疊,整個納米片被同一柵極覆蓋,就像FinFET通常具有并排的幾個物理鰭片一樣,這些鰭片在電氣上是一個單元,并且整體被同一柵極覆蓋。IBM的芯片尺寸為50 mm?2,每mm?2具有6億個晶體管。

    商業化

    編輯

    臺積電(TSMC)在2018年初將在2020年之前在其新的Fab 18上開始生產5nm節點。在2018年10月,臺積電宣布計劃在2019年4月之前開始測試或“風險生產”5nm器件。

    2019年4月,三星電子宣布自2018年第四季度以來一直向其客戶提供其5納米工藝(5LPE)工具。在2019年4月,臺積電宣布其5納米工藝(CLN5FF,N5)已開始風險生產,并且完整的芯片設計規范現已提供給潛在客戶。N5流程最多可以在14層上使用EUVL,而N6和N7 ++中只有5或4層。

    臺積電于2019年10月開始為Apple提供5nm A14處理器的樣品。

    在2019年12月,臺積電宣布其平均制程約為80%,其裸片尺寸為17.92 mm?2的5納米測試芯片的每片晶圓的最高成品率> 90%。隨著管芯尺寸增加到100 mm?2,成品率下降到32.0%。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08151/

    (20)
    詞條目錄
    1. 5nm制程工藝
    2. 技術背景
    3. 技術演示
    4. 商業化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