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非接觸式智能卡
編輯非接觸式智能卡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證書,其尺寸為信用卡大小。其嵌入式集成電路可以存儲(有時處理)數據,并通過NFC與終端進行通信。普通用途包括公交車票、銀行卡和護照。
非接觸式智能卡分為兩大類。存儲卡包含非易失性存儲器存儲組件以及某些特定的安全邏輯。非接觸式智能卡包含稱為CSN(卡序列號)或UID的只讀RFID,以及可通過無線電波轉錄的可重寫智能卡微芯片。
概述
非接觸式智能卡的特征如下:
- 尺寸通常是信用卡大小。ISO / IEC 7810標準的ID-1?將它們定義為85.60×53.98×0.76毫米(3.370×2.125×0.030英寸)。
- 包含具有防篡改屬性的安全系統(例如,安全密碼處理器、安全文件系統、人類可讀功能),并且能夠提供安全服務(例如,存儲器中信息的機密性)。
- 通過中央管理系統或應用程序管理的資產,這些系統接收或交換與卡的信息,例如卡熱列表和應用程序數據的更新。
- 卡數據通過卡讀寫設備(例如銷售點設備、門禁門禁讀卡器、票證讀取器、ATM、USB連接的桌面讀卡器)通過無線電波通過無線電波傳輸到中央管理系統。
非接觸式智能卡的好處
編輯非接觸式智能卡可用于標識,身份驗證和數據存儲。它們還提供了一種以最少的人工干預,以靈活、安全、標準的方式進行業務交易的方法。
技術
編輯非接觸式智能卡是其中芯片通過類似于RFID的感應技術(數據速率為106到848 kbit / s)與讀卡器通信的卡。這些卡僅需靠近天線即可完成交易。通常在必須快速處理或免提交易的情況下使用它們,例如在大眾運輸系統上,在該系統中甚至可以使用智能卡而無需將其從錢包中取出。
非接觸式智能卡通信的標準是ISO / IEC 14443。它定義了兩種類型的非接觸式卡(“A”和“B”),并且允許通信距離在可達10厘米(3.9英寸)。對于ISO / IEC 14443類型C、D、E、F和G的建議已被國際標準化組織拒絕。非接觸式智能卡的替代標準是ISO / IEC 15693,該標準允許在50厘米(1.6英尺)的距離內進行通信。
廣泛使用的非接觸式智能卡的示例包括香港的八達通卡、上海的公共交通卡、 韓國的T-money、倫敦的Oyster卡、北京市的市政管理和通訊卡、安大略省南部的Presto卡、日本鐵路的Suica卡、舊金山灣區的Clipper卡、墨爾本的Myki卡,早于ISO / IEC 14443標準的悉尼Opal卡和印度的More卡。
一種相關的非接觸式技術是RFID(射頻識別)。在某些情況下,它可用于類似于非接觸式智能卡的應用程序,例如電子收費系統。RFID設備通常不像非接觸式智能卡那樣不具備可寫存儲器或微控制器處理能力。
有些雙接口卡可以在具有共享存儲和處理功能的單卡上實現非接觸式和接觸式接口。一個例子就是波爾圖的多應用傳輸卡,稱為Andante,它使用處于接觸和非接觸(ISO / IEC 14443 B型)模式的芯片。
像帶觸點的智能卡一樣,非接觸式卡也沒有電池。取而代之的是,他們使用內置電感器,該電感器采用諧振電感耦合原理來捕獲一些入射電磁信號,對其進行整流,然后使用它為卡的電子設備供電。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08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