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芯片模塊
編輯多芯片模塊(MCM)是一般的電子組件(諸如具有多個導電端子或封裝“銷”),其中多個集成電路(IC或“芯片”),半導體管芯和/或其他分立元件通常集成在統一的基板上,以便在使用時可以將其視為較大的IC。其他術語,例如“混合”或“?混合集成電路?”,也指MCM。組成MCM的各個IC被稱為小芯片。英特爾和AMD正在使用MCM來提高性能并降低成本,因為將大型單片IC拆分為較小的小芯片可以輕松實現性能改進(輕松地將更多的晶體管拆分為多個小芯片),每個晶片更多的IC,并提高產量,因為體積更小裸片在半導體制造過程中被灰塵顆粒破壞的風險降低。每個小芯片在物理上都比常規的單片IC芯片小(單片IC是具有單個IC?的IC封裝)。AMD的Zen 2設計是主流CPU使用的MCM的一個示例。
概述
多芯片模塊有多種形式,具體取決于其設計者的復雜性和開發理念。這些范圍可以從在小型印刷電路板(PCB)上使用預封裝的IC?(旨在模仿現有芯片封裝的封裝尺寸)到完全定制的芯片封裝,在高密度互連(HDI)襯底上集成許多芯片裸片的完全定制的芯片封裝。
多芯片模塊封裝是現代電子小型化和微電子系統的重要方面。MCM根據用于創建HDI基板的技術進行分類。
芯片堆棧MCM
編輯MCM技術的一個相對較新的發展是所謂的“芯片堆棧”封裝。當在系統內多次使用時,某些IC(尤其是存儲器)具有非常相似或相同的引腳排列。精心設計的基板可以使這些管芯以垂直配置堆疊,從而使最終的MCM占位面積小得多(盡管要付出更大或更厚的芯片的代價)。由于在微型電子設計中面積往往是非常寶貴的,因此在許多應用中,例如手機和個人數字助理(PDA),芯片堆棧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通過使用3D集成電路和薄化工藝,可以堆疊多達10個管芯來創建大容量SD存儲卡。此技術也可以用于高帶寬內存。
提高芯片堆棧中數據傳輸性能的可能方法是使用無線片上無線網絡(WiNoC)。
多芯片技術實例
編輯- IBM?Bubble內存?MCM(1970年代)
- IBM 3081大型機的導熱模塊(1980年代)
- 超導多芯片模塊(1990年代)
- Intel?Pentium Pro,Pentium D?Presler,Xeon?Dempsey和Clovertown,Core 2 Quad(Kentsfield,Penryn-QC和Yorkfield),Clarkdale,Arrandale和Haswell-H
- Micro SD卡和Sony?記憶棒
- Xenos,由ATI Technologies為Xbox 360設計的GPU,帶有eDRAM
- POWER2,POWER4,POWER5和POWER7從IBM
- IBM z196
- 任天堂的Wii U在一個MCM上具有其CPU,GPU和板載VRAM(集成到GPU中)。
- 威盛納米四核
- Flash和RAM內存組合的PoP
- 三星?MCP解決方案結合了移動DRAM和NAND存儲。
- 基于Zen或Zen +架構的AMD?Ryzen Threadripper和Epyc?CPU?是兩到四個芯片的MCM(基于Zen或Zen +的Ryzen不是MCM,并且由一個芯片組成)
- 基于Zen 2架構的AMD?Ryzen,Ryzen Threadripper和Epyc CPU?是包含CPU內核的一個、兩個、四個或八個芯片和一個更大的I / O芯片MCM。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09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