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腎衰竭和透析腎友的腎臟,不能很好的排泄鉀和磷,容易堆積在血液中。
血鉀高了,輕則無力麻痹,重則心律失常,猝死;磷高了,身上奇癢,骨骼疼痛。
因此,這部分腎友就需要從源頭出發,從飲食中減少鉀和磷的攝入,幫助控制高鉀和高磷血癥。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蔬菜水果普遍高鉀,肉食類又普遍高磷,限制太多,有時候就容易營養不良。
今天,深圳永福醫院血液凈化室醫護人員教給大家好辦法,這個方法保留食物營養的同時,去鉀、去磷,所有腎衰竭、透析腎友都可以學起來:
將食物放在開水里浸泡5-10分鐘,就可以除不少的鉀、磷!
這比焯水還省事,食物口感也好,這樣浸泡一番后,可以去除多少的鉀、磷呢?
我們來看近期發表在腎臟營養雜志的一項研究。

將食物浸入煮沸后的開水中。
其中,綠葉蔬菜、西紅柿的浸泡時間是5分鐘;
大米等谷物、肉類、黑豆以及香蕉等其他蔬菜浸泡時間是10分鐘。
浸泡后,將食物撈出來,放在篩子里瀝干。
紫薯、土豆等塊莖蔬菜的鉀含量,降低了10-20%

谷物和豆類中的磷含量降低了30-39%
無葉蔬菜的磷含量降低了20-29%
牛肉、雞肉和魚的磷含量降低了10-20%

可以看出,僅僅通過熱水浸泡5-10分鐘,食物中的鉀、磷含量其實就已經下降了不少。
此外,食物在短時間的浸泡過程中,其核心損失在于鉀、磷、鈉等礦物質及水溶性維生素的含量有所減少,而像膳食纖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這些成分,雖然也有輕微損失,但數量微小,基本可視為不影響整體營養價值。因此,經過浸泡的食物,除了鉀和磷的含量有所下降外,其余大部分營養成分與浸泡前保持一致,對于腎病患者而言,無需過分擔憂。
掌握這一技巧,能有效拓寬腎病患者的飲食范圍,確保在控制鉀、磷攝入的同時,也能維持基本的營養平衡。
例如,面對鉀和磷含量較高的豆類食品,我們可以通過事先浸泡的方式,有效降低其鉀、磷含量。隨后再烹煮食用,并參照推薦的攝入量進行合理安排,這樣便能安心享受美食,無需擔心鉀、磷攝入超標的問題。(注:腎衰竭患者每日限鉀2000mg,限磷800-1000mg)
溫馨小提示:在浸泡食物以去除鉀、磷的過程中,一個提升效率的小竅門是先對食物進行適當切一下,再進行浸泡。這樣做能夠增大食物與開水的接觸面積,從而加速鉀、磷等礦物質的析出,達到更好的去鉀、磷效果。
而對于腎功能健全且沒有高鉀血癥、高磷血癥困擾的腎友來說,日常飲食中對鉀和磷的控制可以相對寬松,無需過分嚴格限制,可以正常享用各類食物,保持均衡營養即可。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100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