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蘭
國家高級育嬰師
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
沈陽市營養師協會特聘講師
遼寧經濟頻道《直播生活》《不試不知道》等欄目特邀營養嘉賓
炎熱的夏天要過去了,爸爸媽媽們也熬過了痱子、蚊蟲等種種困擾,但是育兒工作的神經還不能松懈下來,寶寶的秋日常見病預防與日常護理可別疏忽。
很多家長覺得已經入秋了,天氣越來越涼爽,帶寶寶去涼快點的地方就可以了,還防什么曬啊!你這樣想就錯了,“秋老虎”可厲害著呢,如果寶寶的秋季防曬工作沒做好,可不僅僅是曬黑那么簡單!
首先,看看秋季的紫外線強度↓
這是去年8月30日,中國天氣網發布了“全國軍訓曬黑預警地圖”,直觀反映了各地的紫外線強度。
從地圖上看,在大部分地區,皮膚曬成古天樂同款可是分分鐘的事情,盡管寶寶們不需要“軍訓”,但紫外線如此強烈,“秋老虎”威力不減,寶寶的防曬工作可不能松懈!
寶寶的皮膚比成人薄,兒童表皮的角質層厚度比成人薄約三分之一,兒童皮膚表皮細胞之間的連接較成人更為疏松,因而對紫外線的屏障功能較成人弱;
表皮層中有效防止紫外線侵害的是黑素細胞,但嬰幼兒的黑素細胞功能尚不完善,這就導致了不正確的曬太陽方式,很容易會造成寶寶皮膚曬傷。
“春捂秋凍”是句老話,是說春天來時不要早早脫掉厚衣服,秋天來時不要早早穿上厚衣服,應該適當讓身體適應季節變化,這樣有利于保持身體健康。
但是,這句話在寶寶身上恐怕并不適用。
因為寶寶的身體各項機能尚不成熟,免疫系統仍在發育中,秋天的早晚溫差比較大,家長應該在早晚溫度比較低的時候給寶寶適當增加衣服。
也要根據寶寶身處的環境、運動量、自身狀態等等,來增減衣物。?
如何判斷寶寶冷不冷?
孩子穿得合不合適,家長們可以用手摸出來。如果脖子前后是溫熱的,手腳微涼,說明衣服正合適。如果手腳發熱,說明穿得太多了。
所以,不要給寶寶“秋凍”,要正確穿衣,預防感冒。
“拉肚子”可謂是很多家長的惡夢,但造成寶寶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有病毒感染造成的,也有細菌感染造成的。
而在秋季時節,有一種腹瀉正在流行,這種腹瀉也被形象地稱為“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是一種病毒性胃腸炎,主要由輪狀病毒感染而引發的,由于高發于秋冬季,因此被稱為“秋季腹瀉”——即是“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輪狀病毒可以影響到所有年齡段的孩子,年齡越小,癥狀越重。2歲以下的寶寶群體中很常見,要重點防護,因為小寶寶感染后更容易出現嚴重的腹瀉和脫水。
癥狀:發病突然,初期寶寶常以發燒、嘔吐為主,并沒有那么快拉肚子。嘔吐期間進食液體比較困難,吐的比喝的多。然后,寶寶開始頻繁、大量的腹瀉,大便帶有大量水分,成黃綠色,“蛋花湯”狀,也叫蛋花便、稀水便。
稀水便、蛋花便↑
家長需要做的是,一定要將寶寶的糞便拿去化驗,通過化驗可快速測定是否為輪狀病毒感染。
在寶寶排便后1-2小時之內送到醫院的化驗室,越快越好,要用干凈的保鮮膜或者塑料小盒裝好便便,注意密封。
輪狀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沒有“xxx藥”。也就是拉啊拉啊,把病毒都拉出去就好了,只要護理得當,寶寶在 5~7 天內就可以恢復正常了。所以,我們家長要做的不是止瀉,而是預防脫水,等待病程過去。
護理寶寶時,要預防脫水,不要給寶寶禁食。
要注意補充水分,必要時口服補液鹽,但無需使用抗生素。
如果持續嘔吐和腹瀉,可能會引發脫水,嚴重時會危及生命。所以,當寶寶出現口唇干燥、眼窩凹陷、四肢冰涼或者尿量明顯減少的癥狀時,一定要立即就醫。
有的家長在寶寶腹瀉時,會采取禁食的方法,認為肚里沒食就不會拉了,事實不是這樣的。這種方法有可能加重脫水,還會使寶寶的營養狀況惡化,更不利于疾病的恢復。
因此,寶寶嘔吐停止后,就可以慢慢恢復母乳、配方奶等日常的飲食,如已經添加輔食的孩子,可以吃點好消化的輔食。避免高糖分、高油脂的食物。
感染輪狀病毒的途徑一般有兩個:
1.主要通過糞口傳播,也就是手、口接觸到被污染過的東西,引起的腸道病變。
2.接觸傳播,輪狀病毒的傳染性極強,有時家長感染,自己因為抵抗力強,沒有癥狀或癥狀輕微忽視了,但攜帶的病毒卻可能傳染給寶寶。
所以,寶寶和家長在飯前、便后和外出回家后,都要及時正確洗手。當然,xxx少帶寶寶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同時給家里做好通風。當然xxx的預防是接種輪狀病毒疫苗。
天高云淡,風朗氣清,就讓我們在為寶寶做好防曬、正確穿衣、預防腹瀉中,享受這個充滿著美好與詩意的秋天吧!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13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