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能量轉換效率
編輯能量轉換效率(η)是能量轉換機的有用輸出與輸入之間的比值(以能量計)。輸入以及有用的輸出可能是化學、電力、機械功、光(輻射)或熱。
概述
能量轉換效率取決于輸出的有用性。如果例如功是熱力學循環的期望輸出,則燃燒燃料產生的全部或部分熱量可能成為廢熱。能量轉換器是能量轉換的一個示例。例如,燈泡屬于能量轉換器。
通常,能量轉換效率是0到1.0之間或0%到100%之間的無量綱數。例如,對于永動機,效率不得超過100%。但是,熱泵和其他移動熱量而不轉換熱量的設備也會使用其他可能超過1.0的有效性指標。
在談論熱力發動機和發電站的效率時,應說明慣例,即:HHV(即總熱值等)或LCV(即凈熱值),以及總輸出(在發電機終端)還是凈值正在考慮輸出(在電站圍欄處)。兩者是分開的,但都必須說明。否則會引起無休止的混亂。
相關的更具體的術語包括
- 電氣效率,每消耗的電功率輸出的有用功率;
- 機械效率,其中一種形式的機械能(例如水的勢能)轉換為機械能(功);
- 熱效率或燃料效率,每輸入能量的有用熱量和/或功?輸出,例如消耗的燃料;
- “總效率”,例如熱電聯產,每消耗的燃料能量的有用電功率和熱量輸出。等同于熱效率。
- 發光效率,所發射的電磁輻射的一部分可用于人類視覺。
燃油熱值和效率
編輯在歐洲,通常使用該燃料的較低熱值(LHV)計算燃料的可用能量含量,其較低的定義假定燃料燃燒(氧化)過程中產生的水蒸氣保持氣態,而不冷凝為液態水。因此該水的蒸發潛熱不可用。使用LHV、冷凝式鍋爐可實現超過100%的“加熱效率”(只要了解LHV約定,這不會違反熱力學的xxx定律,但會引起混亂)。這是因為設備回收了一部分汽化熱,這不包括在燃料的較低熱值的定義中。在美國和其它地方,較高的熱值(HHV)被使用,其包括用于冷凝水蒸汽的潛熱,因此100%的效率的熱力學xxx不能超過。
墻插效率、發光效率和功效
編輯在諸如照明和激光的光學系統中,能量轉換效率通常被稱為壁塞效率。壁掛效率是輸出輻射能的度量單位,以瓦特(每秒焦耳)為單位,單位為總輸入電能(瓦特)。通常以xxx?輻照度來衡量輸出能量,墻上插頭的效率以總輸入能量的百分比表示,反比例表示損耗。
壁掛效率與發光效率的不同之處在于,壁掛效率描述了能量的直接輸出/輸入轉換(可以執行的工作量),而發光效率考慮了人眼對不同波長的不同靈敏度(它可以照亮空間的程度)。代替使用瓦特,光源產生的功率與人的感知成比例的功率以流明為單位進行度量。人眼對555納米(黃綠色)的波長最敏感,但隨著高斯的變化,該波長的任一側的靈敏度都顯著降低功率曲線,并在光譜的紅色和紫色末端下降到零靈敏度。因此,眼睛通常看不到特定光源發出的所有波長,也看不到可見光譜內的所有波長。例如,黃色和綠色構成了眼睛感知為白色的50%以上,即使就輻射能量而言,白光是由所有顏色的相等部分發出的(例如:5 MW的綠色激光看起來更亮)比5兆瓦的紅色激光器要好得多,但是紅色激光器在白色背景下的效果更好。因此,光源的輻射強度可能遠大于其發光強度。表示光源發出的能量超出了眼睛的能量消耗。同樣,燈的壁掛效率通常大于其發光效率。與人眼的靈敏度成比例的光源將電能轉換為可見光波長的效率稱為發光效率,以電輸入的流明/瓦特(lm / w)為單位進行度量-能源。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