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投影儀
編輯視頻投影儀是一種圖像投影儀,其接收視頻?信號和一個上突出的相應的圖像投影屏使用透鏡系統。視頻投影儀使用非常明亮的超高性能燈(特殊的汞弧燈)、氙弧燈、LED或固態藍、RB、RGB或遠程光纖RGB激光器來提供投影圖像所需的照明,大多數現代照明設備可以通過手動設置來校正任何曲線,模糊和其他不一致性。如果使用藍色激光,則使用熒光粉輪將藍色光轉換為白色光,白色LED也是這種情況。(白光LED不使用激光。)為了延長磷光體的壽命,使用了滾輪,因為磷光體會因激光二極管產生的熱量而劣化。可以將遠程光纖RGB激光機架放置在遠離投影機的位置,并且可以將多個機架容納在一個中央房間中。每個投影機最多可使用兩個機架,每個機架上安裝了多個單色激光器,這些光被混合并使用光纖傳輸到投影機的工作間。
視頻投影儀用于許多場合,例如會議室演示、教室培訓、家庭影院和音樂會,大部分已取代了頭頂投影儀,幻燈機和傳統電影投影儀。在學校和其他教育環境中,有時會連接到交互式白板。在20世紀末,它們在家庭影院中變得司空見慣。盡管大型液晶電視屏幕變得非常流行,但視頻投影儀仍然在許多家庭影院發燒友中很常見。
概述
視頻投影儀,也稱為數字投影儀,可以投影到傳統的反射式投影屏幕上,或者可以內置在帶有半透明背投屏幕的機柜中,以形成單個統一的顯示設備。
常見的顯示分辨率 包括SVGA(800×600像素)、XGA(1024×768像素)、SXGA +(1400x1050像素)、720p(1280×720像素)和1080p(1920×1080像素)、4K UHD(3840x2160)以及16:10的寬高比分辨率,包括WXGA +(1280x800像素)和WUXGA(1920x1200像素)。
投影儀的成本通常取決于其基本技術、功能、分辨率和光輸出。對于較大的屏幕或環境光線較大的房間,需要使用具有較高光輸出(以流明“ lm”為單位)的投影機。例如,大約1500至2500?ANSI的光輸出流明適合在環境光線低的房間中觀看的小屏幕;大約2500至4000 lm適用于帶有一些環境光的中型屏幕;對于超大屏幕或用于無照明控制的會議室(如會議室),需要超過4000 lm的光通量。高亮度大型場館模型在會議室,禮堂和其他高調空間中越來越普遍,高達30,000 lm的模型用于大型舞臺應用,例如音樂會,主題演講和投影在建筑物上的顯示器。
幾臺攝錄機具有適合小型投影的內置投影儀。一些更強大的“微型投影儀”是袖珍型的,許多投影儀都是便攜式的。
投影技術
編輯- 使用LCD光閘的LCD投影儀。這是最簡單的系統,使其成為家庭影院和商業用途中最常見且最便宜的系統之一。常見的問題包括可見的“屏幕門”或像素化效果,以及LCD面板因熱和紫外線而變質,導致圖像上出現斑點或孔眼變色,盡管最近的進展已降低了某些模型中這些問題的嚴重性。
- 使用德州儀器(TI)DLP技術的DLP投影儀。此用途的一個、兩個或三個微制造 光閥稱為數字微鏡器件(DMDS)。單DMD和雙DMD版本使用及時旋轉的色輪,并通過刷新鏡子來調整顏色。單DMD或兩個DMD品種最常見的問題是可見的“彩虹”,有些人在移動眼睛時會察覺到。較新的投影機具有更高的速度(2倍或4倍)和其他經過優化的色輪,已經減弱了這種影響。3芯片DLP投影儀沒有此問題,因為它們顯示每種原色 同時提供更高的光輸出和更準確的色彩再現,但是成本卻高得多,因此3芯片DLP技術通常用于大型場所,高亮度型號以及Digital Cinema投影儀中。
- LCoS投影儀。這樣的投影儀通常在傅立葉域中處理光,這可以使用Zernike多項式校正光學像差。一些可商用的技術包括:
- LED投影儀使用上述技術之一來創建圖像,不同之處在于,它們使用發光二極管陣列作為光源,從而無需更換燈泡。
- 卡西歐開發的混合LED和激光二極管系統。結合使用發光二極管和445 nm激光二極管作為光源,同時使用DLP(DMD)芯片處理圖像。
- 激光二極管投影儀是由Microvision和Aaxa Technologies開發的。Microvision投影儀使用Microvision的專利MEMS激光束控制技術,而Aaxa Technologies使用激光二極管+ LCoS。
- 現在,大多數投影儀制造商都可以購買激光投影儀,包括巴可、佳能、佳士得、戴爾、愛普生、日立、NEC、奧圖碼、松下、索尼、優派等。這些單元使用激光光源(而不是傳統的燈),并與大多數常見的投影技術一起使用,包括單芯片和三芯片DLP、LCD和LCoS。它們具有許多優點,包括消除了更換燈泡的高成本和停機時間,隨著燈泡老化而出現的亮度和顏色變化以及提高的色彩保真度。投影機中使用的典型激光光源的額定功率為20,000小時,然后光輸出降低至50%,而燈泡的亮度會迅速下降,因此需要在短短1000-2000小時后更換。
過時的技術
- 使用陰極射線管的CRT投影儀。曾經主導著投影市場,但由于它們的光輸出、尺寸、重量有限且需要復雜的對準,因此它們已被數字投影儀取代,不再制造
- Eidophor油膜放映機
- LIA(光圖像放大器)光閥
- Schmidt?-CRT,由Kloss Video開發
- 塔拉里亞油膜放映機
DIY視頻投影儀
編輯一些業余愛好者以低成本建造自己動手(DIY)的投影儀。他們使用電視機作為光源,從套件、采購的組件或從頭開始構建投影儀。通過互聯網,他們獲得了建造它們的計劃,供家庭和教室使用。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14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