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供暖
編輯地熱供暖,是將地熱能直接用于某些加熱應用。自舊石器時代以來,人類一直以這種方式利用地熱。2004年,大約有70個國家直接利用了總計270?PJ的地熱供暖。截至2007年,全球安裝了28?GW的地熱供暖能力,滿足了全球一次能源消耗的0.07%。因為不需要能量轉換,所以熱效率很高,但是由于冬天最需要熱量,因此容量系數往往很低(大約20%)。
地源熱泵
編輯在沒有任何高溫地熱資源的地區,地源熱泵(GSHP)可以提供空間供暖和空間制冷。像冰箱或空調一樣,這些系統使用熱泵將熱量從地面傳遞到建筑物。無論多么冷,都可以從任何來源獲取熱量,但是較熱的來源可以提高效率。地源熱泵使用淺層地下水或地下水(通常從10–12°C或50–54°F開始)作為熱源,從而利用了季節性溫和的溫度。相反,空氣源熱泵從空氣中吸收熱量(外界空氣中較冷),因此需要更多的能量。
地源熱泵(GSHP)并非地熱,即沒有間歇泉提供熱量來收集熱量。地源熱泵僅獲取土壤或巖石中存儲的太陽能熱量。地源熱泵通過埋在地下的閉合管道循環循環載液(通常是水和少量防凍劑的混合物)。單戶系統可以是具有50-400英尺(15-120 m)深鉆孔的“垂直環場”系統,或者如果有足夠的土地用于寬闊的es溝,則在地下約六英尺的地方安裝一個“水平環路場”。當流體在地下循環時,它從地面吸收熱量,返回時,變暖的流體通過熱泵,熱泵利用電從流體中提取熱量。重新冷卻的流體被送回地下,從而繼續循環。由熱泵設備產生的熱量和作為副產品產生的熱量用于加熱房屋。能量方程式中增加了地面加熱回路,這意味著與僅直接使用電進行加熱相比,可以將更多的熱量傳遞到建筑物。
切換熱流的方向,可以在夏季使用相同的系統使冷卻后的水循環通過房屋,以進行??冷卻。熱量被排放到相對涼爽的地面(或地下水),而不是像空調一樣將其傳遞到熱的外部空氣中。結果,熱量被泵送到更大的溫差上,這導致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能源消耗。
該技術使地源加熱在任何地理位置都經濟可行。2004年,估計有100萬個總容量為15 GW的地源熱泵提取了88 PJ的熱能用于空間供暖。全球地源熱泵產能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
地熱鉆探風險
編輯在地熱供熱項目中,地下被溝槽或鉆孔穿透。與所有地下工程一樣,如果對該地區的地質學知之甚少,則工程可能會引起問題。
在2007年春季,進行了探索性地熱鉆探作業,以向布賴斯高(Staufen im Breisgau)的市政廳提供地熱。最初下沉幾毫米,這一過程稱為后沉降,城市中心已開始逐步回升造成相當大的損害在市中心的建筑物,影響了眾多的歷史建筑,包括市政廳。假設鉆探在硬石膏層上打孔,使高壓地下水與硬石膏接觸,然后硬石膏開始膨脹。目前看不到上升過程的盡頭。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1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