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藝術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互聯網藝術

    編輯

    互聯網藝術(也稱為網絡藝術)是通過互聯網分發的一種數字藝術品。這種藝術形式規避了畫廊和博物館系統的傳統統治地位,通過互聯網提供審美體驗。在許多情況下,觀眾會被吸引到與藝術品的某種互動中。以這種方式工作的藝術家有時被稱為網絡藝術家。

    互聯網藝術可以發生在互聯網技術結構之外,例如當藝術家在其外部??項目中使用特定的社會或文化互聯網傳統時。互聯網藝術通常是(但不總是)互動,參與和基于多媒體的。可以使用互聯網藝術通過人類互動來傳播政治或社會信息。

    術語互聯網藝術通常不指已被簡單地數字化并上傳到互聯網上可查看的藝術。這可以通過網絡瀏覽器完成,例如上載供在線畫廊中查看的繪畫圖像。相反,這種類型本質上依賴于互聯網的存在,它利用了諸如交互界面以及與多種社會經濟文化和微觀文化的連通性等方面的優勢。它指的是整個互聯網,而不僅僅是基于Web的作品。

    互聯網藝術

    歷史和背景

    編輯

    互聯網藝術植根于不同的藝術傳統和運動中,從達達主義到情境主義、概念藝術、通量、錄像藝術、動力學藝術、表演藝術、遠程信息處理藝術和事物

    1974年,加拿大藝術家維拉·弗倫克(Vera Frenkel)與加拿大貝爾電視電話會議工作室合作創作了《弦樂游戲:城市間視頻的即興創作》,這是加拿大xxx部使用電信技術的藝術品。

    早期的遠程信息處理藝術品是羅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的作品《La Plissure du Texte》,該作品是為1983年在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展覽而合作創作的。

    諸如林茨Ars Electronica音樂節之類的媒體藝術機構,或位于巴黎的IRCAM(電子音樂研究中心),也將支持或展示早期的網絡藝術。1997年,麻省理工學院視覺藝術中心名單舉辦了“端口:導航數字文化”,其中包括畫廊空間中的互聯網藝術和“基于時間的互聯網項目”。演出中的藝術家包括Cary Peppermint,Prema Murthy,Ricardo Dominguez和Adrianne Wortzel。2000年,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在其雙年展中加入了網絡藝術。這是雙年展首次將互聯網藝術列為特殊類別,它標志著博物館環境中最早包含互聯網藝術的例子之一。互聯網藝術家包括Mark Amerika、Fakeshop、Ken Goldberg和??ark。

    在1990年代后期,隨著搜索引擎成為訪問網絡的門戶的興起,許多網絡藝術家將注意力轉向了相關主題。2001年在惠特尼博物館舉辦的“數據動力學”展覽中,展出了以搜索查詢原材料的“ Netomat”(馬克西·維斯涅夫斯基)和“公寓”(Marek Walczak和Martin Wattenberg)。瑪麗·弗拉納根(Mary Flanagan)的“永恒的床”因其對3D非線性敘事空間的新穎使用或她所謂的“可導航敘事”而受到關注。她在2001年惠特尼雙年展的工作中,“收藏”從世界各地的硬盤中收集物品,并以“計算無意識的集體”形式展示它們。戈蘭·萊文的“數字的秘密生活”(2000年)通過Alta Vista搜索結果顯示了數字1到1,000,000的“受歡迎程度”。這些工作指出了替代接口,并質疑了搜索引擎在控制網絡訪問方面的主導作用。

    但是,Internet不可還原為Web或搜索引擎。除了這些單播(點對點)應用程序,這表明存在一些參考點之外,還存在一種通過很少的藝術經驗(例如Poietic Generator)探索的多播(多點和無中心)互聯網。根據Juliff和Cox的說法,互聯網藝術遭受了計算機藝術固有的用戶界面特權的折磨。他們認為互聯網不是特定用戶和特定界面的代名詞,而是包含編碼和藝術家意圖的動態結構。

    社交網絡平臺的出現被理解為“基于Web的服務,可讓個人...在有界系統內……構建公共或半公共檔案……闡明與之共享連接的其他用戶的列表,并查看并遍歷他們與系統內其他人之間的聯系列表”,促進了互聯網藝術分布的變革。早期的在線社區是圍繞特定的“主題層次結構”組織的,而社交網絡平臺由以自我為中心的網絡組成,“個人以其自身社區為中心”。互聯網上的藝術社區在2000年代中期經歷了類似的轉變,從沖浪俱樂部轉變為“ 15人到30人的團體,其成員通過使用數字媒體促進了正在進行的視覺概念對話”,其成員是僅限特定人群,以及基于圖像的社交網絡平臺(例如Flickr),該平臺允許使用電子郵件地址訪問任何個人。互聯網藝術家廣泛使用社交網絡平臺的網絡功能,并且在組織上根深蒂固,因為“意義的產生在外部取決于其他藝術家內容的網絡”。

    互聯網藝術家

    編輯
    • 馬克·阿梅里卡
    • 丹尼爾·加西亞·安杜哈爾
    • 路德·布利塞特(Luther Blissett)
    • 邁克爾·博拉斯(Michael Borras)又名Systaime
    • 希思·邦特
    • Vuk Cosic
    • 喬迪
    • 蒂娜·拉·波塔(Tina La Porta)
    • 奧里亞·莉莉娜(Olia Lialina)
    • 卡米拉·B·里希特
    • 古斯塔沃·羅馬諾(Gustavo Romano)
    • 阿列克謝·舒爾金
    • Teo Spiller
    • 雷蒙娜·安德拉·澤維爾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15230/

    (6)
    詞條目錄
    1. 互聯網藝術
    2. 歷史和背景
    3. 互聯網藝術家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