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
編輯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國出現的印刷形式。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敦煌莫高窟發現,印制于唐朝公元868年的《金剛經》。
雕版印刷的工藝
編輯雕版印刷的xxx步是制作原稿。然后將原稿反轉過來攤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然后各種技術水平的工匠在木板上雕刻繪上的、畫上的或寫上的原稿,大師級雕工負責精細部分的,到雕刻比較便宜的木頭或比較不重要部分時才交給比較沒有才能的工匠。木板然后刷上墨,在印刷機中加壓形成原稿的復制品。
在一些方法中,雕版印刷優于鑄造活字印刷:例如像漢語這樣的語言有很大的字符集的情況下,雕版印刷在初期投入時會更便宜一些。
這個工藝也具有更多的藝術繪畫的自由,例如圖畫和圖表的繪制。
不過,印刷版不耐用,在印刷使用中很快就損壞了需要不斷更換,這限制了大量印刷的可能性。
雕版印刷也指的是書法的一種類型。
2009年9月中國雕版印刷技藝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雕版印刷的優缺點
- 優點:可一次將欲用字先行雕版,印刷后再裁割。
- 缺點:如有一字筆劃不慎刻錯,則整塊板都不能用,須另外重刻一塊板子。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16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