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傳打字機
編輯電傳打字機是一種機電設備,可用于通過各種通信渠道發送和接收打字消息,包括點對點和多點配置。最初,它們被用于電報,電報在19世紀30年代末和40年代發展起來,是電氣工程的首次用途,盡管電報最早直到1887年才用于電報。這些機器經過改造,為早期的大型計算機和小型計算機提供用戶界面,向計算機發送打印數據并打印響應。一些模型還可用于創建用于數據存儲的穿孔磁帶(無論是從輸入輸入還是從遠程源接收的數據),并讀取此類磁帶以進行本地打印或傳輸。
電傳打印機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通信媒體。這些包括一對簡單的電線;專用的非交換電話電路(租賃線路);與公共電話網絡(telex)相似的交換網絡;以及無線電和微波中繼器(無線電上的電信或TOR)。連接到調制解調器的電傳打字機也可以通過標準的交換公共電話線進行通信。后一種配置通常用于將電傳打印機連接到遠程計算機,特別是在分時環境中。
電傳打字機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全電子計算機終端所取代,這些終端通常使用計算機顯示器而不是打印機(盡管術語“TTY”仍然偶爾用于指代它們,例如在Unix系統中)。電傳打字機仍然廣泛應用于航空業(見AFTN和航空公司電傳打字系統),聽力障礙者通過普通電話線進行打字通信,稱為聾人電信設備(TDD)的變體。
電話打字機運作
編輯大多數電傳打字機使用5位國際電報字母表編號。2(ITA2)。這將字符集限制為32個代碼(25 = 32)。人們必須使用“FIGS”(用于“數字”)將鍵轉換為鍵入數字和特殊字符。特殊版本的電傳打字機具有用于特定應用的圖形字符,例如天氣報告的天氣符號。按照現代標準,印刷質量很差。ITA2代碼與起止位異步使用:異步代碼設計與電傳打字機的起止機電設計密切相關。(早期系統使用同步代碼,但很難機械同步)。其他代碼,如FIELDATA和Flexowriter,被引入,但從未像ITA2那樣受歡迎。
標記和空間是描述電傳打字機電路中邏輯水平的術語。電傳打印機的本機通信模式是一個簡單的串行直流電路,它被中斷,就像旋轉撥號盤中斷電話信號一樣。標號條件為電路關閉時(電流在流動 ) , 間距條件為電路打開時(沒有電流在流動 ) 。電路的“空閑”條件是一個連續的標記狀態,字符的開始由“開始位”發出信號,這始終是一個空格。在開始位之后,字符由固定數量的位表示,例如ITA2代碼中的5位,每個位要么是標記,要么是表示特定字符或機器函數的空間。在角色位之后,發送機發送一個或多個停止位。停止位是標記的,以便與后續的開始位不同。如果發送方沒有更多要發送的東西,該行將僅保持在標記狀態(就像連續的一系列停止位一樣),直到稍后的空間表示下一個字符的開始。字符之間的時間不一定是位時間的整數倍數,但至少必須是接收機所需的最小停止位數。
當線路斷裂時,連續間距(開路、無電流流動)導致接收電傳打字機連續循環,即使沒有停止位。它不打印任何東西,因為收到的字符都是零,ITA2空白(或ASCII)為空字符。
電傳打字機電路通常從通信公共運營商租賃,由普通電話電纜組成,這些電纜從位于客戶位置的電傳打字機延伸到共同運營商中央辦公室。這些電傳打字機電路連接到中央辦公室的交換設備,用于電傳和TWX服務。專用線路電傳打字機電路沒有直接連接到開關設備。相反,這些專用線路電路連接到網絡集線器和中繼器,這些中繼器配置為提供點對點或點對多點服務。兩個以上的電傳打印機可以通過電流回路連接到同一有線電路。
早期的電傳打字機有三行鍵,只支持大寫字母。他們使用5位ITA2代碼,通常以每分鐘60到100個單詞的速度工作。后來的電傳打字機,特別是Teletype Model 33,使用了ASCII代碼,這一創新在20世紀60年代隨著計算機越來越普及而廣泛使用。
“速度”大致相當于每分鐘單詞,是西聯匯款引入的標準術語,用于使用20世紀40年代及其后幾十年流行的5位ITA2代碼的機械電傳打印機數據傳輸速率。這種機器將發送1個起始位、5個數據位和1.42個停止位。這種不尋常的停止位時間實際上是一個休息期,以便在收到混亂信號時機械打印機制同步。尤其在存在選擇性衰落的高頻無線電電路上也是如此。選擇性衰落導致標記信號振幅與空間信號振幅隨機不同。選擇性褪色,或瑞利褪色可能導致兩個載體隨機和獨立地褪色到不同的深度。由于現代計算機設備無法在停止期間輕松生成1.42位,通常的做法是用1.5位近似它,或者在接受1.0位接收時發送2.0位。
衡量電傳打字機速度的另一個指標是“每分鐘操作量”(OPM)的總和。例如,60速通常是368 OPM,66速是404 OPM,75速是460 OPM,100速度是600 OPM。西聯匯款電報通常設置為390 OPM,總比特為7.0位,而不是慣常的7.42位。
控制字符
打字機或機電打印機可以在紙上打印字符,并執行將車廂移回同一行的左邊距(車廂回車)、前進到下一行的同一列(換行)等操作。通過將具有定義函數的控制字符(例如,行提要字符迫使馬車移動到下一行的相同位置)發送到電傳打印機,控制非打印操作的命令以與可打印字符完全相同的方式傳輸方式傳輸。在現代計算和通信中,一些控制字符,如回車和換行,保留了其原始功能(盡管它們通常在軟件中實現,而不是激活機電機制來移動物理打印機車廂),但許多其他字符不再需要,而是用于其他目的。
回帖機制
一些電傳打字機有一個“Here is”鍵,它傳輸一個由20或22個字符組成的固定序列,可以通過從鼓上斷開標簽來編程。如果啟用,該序列也可以在收到ENQ(控制E)信號后自動傳輸。這通常用于識別站點;運營商可以按下密鑰將站點標識符發送到另一端,或者遠程站點可以通過發送ENQ字符來觸發其傳輸,本質上是詢問“您是誰?”
電傳打字機制造商
編輯信條與公司
英國公司Creed & Company為GPO的電傳打字機服務制造了電傳打字機。
- Creed Model 7(1931年推出的頁式印刷電印機)
- 信條7B型(50波特頁印刷電傳打字機)
- Creed Model 7E(帶有重疊凸輪和測距儀的頁面打印電傳打字機)
- 信條7/TR型(非打印電傳打字機穿孔機)
- 信條54型(1954年推出的頁印電印機)
- Creed Model 75(1958年推出的頁式印刷電印機)
- Creed 85型(1948年推出的印刷穿孔器)
- Creed Model 86(使用7/8英寸寬膠帶打印穿孔器)
- Creed Model 444(1966年推出的頁式印刷電傳打字機-GPO 15型)
奧利維蒂
意大利辦公設備制造商奧利維蒂(1908年)開始生產電傳打字機,以便為意大利郵局提供發送和接收電報的現代設備。xxx批型號在紙帶上打字,然后剪切并粘成電報形式。
- 奧利維蒂T1(1938-1948)
- Olivetti T2(1948-1968)
- Olivetti Te300(1968-1975)
- Olivetti Te400(1975-1991)
西門子和哈爾斯克
西門子和哈爾斯克,后來的德國西門子公司,成立于1897年。
- Teleprinter Model 100 Ser 1(20世紀50年代末)-用于電傳服務
- 電傳打字機100 Ser。11 – 稍后版本略有更改
- 電傳打字機型號T100 ND(單電流)NDL(雙電流)型號
- T 150型電傳打字機(機電)
- 用于創建消息的離線磁帶打孔機
- 電傳打字機T 1000電子電傳打字機(基于處理器)50-75-100 Bd。磁帶沖床和閱讀器附件ND/NDL/SEU V21調制解調器型號
- 電傳打字機T 1000只接收新聞編輯室用于未經編輯的SAPA/路透社/AP提要等的單元。
- 電傳打字機T 1200電子電傳打字機(基于處理器)50-75-100-200 Bd.綠色LED文本顯示器,1.44M 3.5英寸軟盤(“硬”)附件
- 配備專用點陣打印機的PC-Telex電傳打印機連接到IBM兼容的PC(由南非電信公司使用)
- T4200 Teletex Teleprinter 帶兩個軟盤驅動器和黑白顯示器/雛菊輪打字機 (DOS2)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2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