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實現這個偉大的中國夢,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信中華民族必將因自身厚重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自立自強于世界民族之林,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推中國夢實現。
崔元澤,朝鮮族書法家。1942年年生于黑龍江省密山市書生門第之家。1989年畢業于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歐陽中石學生),現居北京。現任:國務院國賓禮特供藝術家,國家高級書法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高級注冊教師;中國國禮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國際文化促進會國文書畫院名譽院長;文華閣國禮書畫院名譽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首都書畫院藝術顧問;八一書畫院東北分院藝術顧問;清華大學名譽教授;北京大學客座教授,英國牛津藝術學院名譽顧問,名譽教授;中國公益事業形象大使;中國人生科學學會藝術顧問;聯合國文化總署書法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詩酒文化,詩書畫院理事;中國海峽兩岸書畫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中國畫院一級書畫家;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基金會藝術顧問;中國老子同道會藝術顧問;人民藝術家協會副院長;聯合國和平基金會亞太事務委員會文化交流中心藝術顧問;阿里簽約藝術家;中華文化大;福布斯推薦藝術家;《時代》周刊》首次登封面人物藝術書畫家;建黨百年推薦《德藝雙馨一人民藝術家》;建黨百年《人民網》報導的書法大家等職務。
在崔元澤老師眼里,書法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同其他藝術一樣具有審美價值德藝術形式,在創作時他注重書法藝術中的意與象的結合,點劃線條是他心靈意境的表現,他在著墨時融入自己的學養、性情、胸襟、使自我逸格生動地躍然紙上而感染他人。用情寫形,以形傳神,以神達情,將自己的情感注入筆墨之中,通過線條的枯潤濃談和結體章法的虛實相生來表現自己的審美趣味及書法藝術的意境之美,最終達到形、神、情三美合一的藝術境界,表現出筆墨間的神情顧盼,形成巨大的、強烈的感染力。
藝術輯評:
1、歐陽中石老師對崔老的點評:崔元澤的書法功底扎實,和諧美好。
2、書協顧問李鐸老師的點評:崔元澤的書法作品基調高雅,氣象正大,風格莊重。
3、書協主席張海的點評:觀崔先生的書法筆墨線條厚重,結構布局嚴謹,匠心獨具,收點創新。
4、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中國書法主講任德山老師的點評:崔元澤先生的書法溫其如玉,自成一家。
5、范曾大師的點評:崔元澤書法結體穩健、端莊、筆墨流暢自然,獨具豐富,而有內涵的自家風格。
6、美協副主席何家英老師的點評:崔元澤先生的書法形成了自我風格和特點,又有自己的個性追求,是難得的藝術人才。
7、現任書協主席蘇士澍的點評:崔元澤的隸書厚重大度,行書如行云流水,有自家風貌,莊重而酣暢,讓人耳目一新,他是真正的書法家。
8、故宮博物院魏鼎老師點評說:崔老師的書法是金濃的骨架莊重,劉炳森的美麗,鄭板橋的竹葉。
9、聯合國和平基金會亞太事務委員會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八一書畫院副院長金冬善對崔老書法作品的評價是:崔老師的書法作品是當今時代的正能量,為社會留美德,真正體現了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書法大家。
10、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八屆主席孫曉云的點評:在崔老師的書法中,所洋溢出的是一種遒勁的力道,可謂是力透紙背、入木三分。所謂"善用筆力者多骨",毫無疑問的是崔老師的字就有著這樣的骨力堅挺。 "蠶頭燕尾",筆法遒勁有力,美觀大氣的布局格調,所帶給別人的是一種流暢的美。既有著隸書的莊重,但卻不見一絲的呆板,而是那種躍然于紙上的生動。而從整體的布局上來看,足見作者有著深厚的書法功底以及審美品位。每一個字都有著隸書豐潤的美感,外不漏鋒芒、內藏肅穆之氣。讓隸書的美淋漓盡致,和諧統一又富有著變化,組合在一起就有了豐富的層次與韻味。形∶ 骨骼清奇; 神∶ 流暢奔放。是那種道法自然的生態美,大巧不工,而又巧奪天工。
11、美協主席范迪安點評;從運筆、用墨、布局、章法等來看,其作品的布局嚴謹而不呆板,靈動而不雜亂,猶如水落石出,滌靜浮沉,秀色自現,風骨獨標,承傳統于字里行間,出新意與法度之外。真正做到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德藝雙馨,已具有名家風范且能為其他書家創作提升提供了可憑借鑒的有益啟示。
作品展示:
崔元澤作品
崔元澤作品
崔元澤作品
崔元澤作品
《愛》
《揮翰臨池》
《神龍騰飛》
《沁園春·雪》
《兩個百年奮斗目標》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千字文》
三國演義開篇詞
崔元澤作品
崔元澤作品
崔元澤作品
崔元澤作品
《活動掠影》
著名書法家崔元澤夫婦三軍儀仗對合影
著名書法家“三軍儀仗隊之歌”書法作品贊三軍儀仗隊展示
《護衛國旗,重于泰山》
歐陽中石指點崔元澤事書法作品,2012年7月15日在歐陽中石宅中
崔元澤第三代書法傳承人一楊烜寧(15歲)
崔元澤書法第三代傳承人一姜欣彤(14歲)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2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