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書紀》(にほんしょき、やまとぶみ)是日本留傳至今最早的正史,六國史之首,原名《日本紀》。與《古事記》合稱為‘記紀’。全書用漢字和萬葉假名寫成,采用編年體,共三十卷,另有系譜一卷,系譜如今已亡佚。多半借用中國典籍上之文字,拿來描述上代所傳承之傳說。
內容簡介
編輯經壬申之亂而取得政權的天武天皇欲向外宣示自身之皇統而下令編成。舍人親王等人所撰,于公元720年(養老4年)完成。記述神代至持統天皇時代的歷史。全書用漢字寫成。在《日本書紀》之外,當時亦有《古事記》《風土記》等等各種書籍傳世,比照其紀錄,或有重疊,或有相違,是紀錄口傳文學時必定產生之現象。由此可以想像,當時的傳說以有多種版本,非一時、一地、一人所造,而《日本書紀》之目的,即在編列出為準之“定本”。于《古事記》序中有云:“余聞諸家所傳帝紀、本辭,有詭于事實者,或多加虛偽。若今不修其謬,唯恐數年之后,旨趣亡散佚矣。帝紀、本辭,乃我國組織之理,天皇政治之基,故欲撰帝紀、檢舊辭,去偽、定真,使傳后世。”目的之一,在令上古傳說、神話、歷史統一,有利于天皇政權。就《日本書紀》之撰寫背景,其史觀以天皇家與中臣氏(藤原氏)為中心,而在齋部廣成之《古語拾遺》提出後齋部?忌部氏之史觀後,其他氏族亦相仿行之,遂有物部氏史觀之《先代舊事本紀》以及姓氏錄等文獻問世。改篡部分,在于抹煞了“大友皇子”之即位紀錄,將天智天皇死後定為天武天皇元年,主張天武天皇繼位之正統性。其后,于其余史料中找到大友皇子之即位紀錄,是以于明治三年,追謚弘文天皇。
日本書記抄本(平安時代)
作品目錄
編輯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23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