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江戶幕府老中松平定信于天明七年(1787)至寬政五年(1793)間實行的幕政改革。與享保改革、天保改革并稱為江戶時代的三大改革,以失敗告終。
改革背景
編輯18世紀中葉以來,日本商品經濟繼續發展。沉重的年貢和商業高利貸盤剝,驅使農民棄地逃走,土地荒蕪,領主經濟破產。下級武士日益貧困,上級武士則生活腐化,債臺高筑。官商勾結,幕政腐敗,賄賂公行,加上低溫、多雨等災害天氣和淺間山火山爆發,最后釀成天明饑饉[jǐn](1783~1787),餓死病死者達 110多萬人。與此同時,爆發了包括江戶、大阪在內的全國性的市民暴動和農民起義。前所未有的社會大動亂,進一步動搖了幕藩體制。天明七年,德川家齊成為第11代將軍,白河藩主松平定信就任老中。新幕閣為了平息動亂,挽救幕藩體制,實現封建中興,一反過去的重商主義政策,實行以抑商重農政策為中心的幕政改革。
改革要點
編輯重建老中協議體制
罷免原老中田沼意次(1719~1788)余黨,重建以御三家(德川將軍本家的三個家族)為核心、以譜代大名(曾與德川氏有主從關系的諸侯)為后盾的老中協議體制。
抑商政策
廢除田沼意次時代建立的鐵、銅、石灰、硫黃、人參等的專賣商行,對慶長年間(1596~1614)以來發展起來的御用商人分別給以整治。在江戶設立町會所,調整物價。
重農政策
獎勵種植糧食作物,限制種植經濟作物,儲糧備荒、造林、治水。1790~1794年一再發布《舊里歸農獎勵令》,在江戶設立“浮浪者收容所”,勸導城市游民歸鄉務農,禁止農民離鄉入城,以確保農村勞動力。
振興武家綱紀
獎勵武士習文練武,取締私娼和藝妓,禁止色情文學和男女混浴;1789年頒發《棄捐令》,宣布廢除旗本、御家人的債務。
整頓財政
1788年發布《節儉令》,要求士農工商嚴格遵守等級身分制,禁止奢侈享樂。削減幕府經費1/2、將軍家內用度1/3,連同江戶城削減下來的經費中提取七成,作為救濟貧民的費用和低貸資金,稱為《七分金積存法》。
禁止異學
1790年制定《異學禁令》,重申朱子學為"正學”,朱子學以外的“異學”一律禁止。著名政治思想家林子平(1738~1793)遭受處分,所著《海國兵談》列為禁書。將蘭醫學館劃為幕府專有,遏制蘭學傳播。
結果
編輯松平定信的改革,由于其過分強硬的做法,加之未能重振農村經濟,也阻擋不住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招致商人、上層武士和廣大農民的不滿。當時民間有這樣一首諷刺的歌謠,”白河(指白河藩主松平定信)水清難養魚,田沼渾濁堪懷念。”可見改革是多么的不得人心。1793年7月,松平定信被迫辭職,改革以失敗告終。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23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