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統天皇(645年-702年),女性,原名鸕[lú]野贊良,日本第41代天皇,在位8年(690年-697年),是天智天皇第二皇,也是日本歷史上的女性天皇之一,處飛鳥時代。
人物生平
編輯壬申之亂之前649年(大化5年),鸕野贊良皇女的外公右大臣蘇我石川麻呂被告謀反,被中大兄皇子(日后的天智天皇)領兵攻擊,自殺而亡。蘇我石川麻呂之女、中大兄皇子之妻蘇我造媛悲傷于父親之死,不久也病死。直木孝次郎認為鸕野贊良皇女之母蘇我遠智娘就是蘇我造媛。657年(齊明天皇3年),鸕野贊良皇女13歲之時,嫁給叔父大海人皇子(日后的天武天皇)。中大兄皇子除了鸕野贊良皇女之外,還將大田皇女、大江皇女、新田部皇女等共4個女兒嫁給了弟弟大海人皇子。661年(齊明天皇7年),鸕野贊良皇女與大海人皇子一起跟隨齊明天皇行幸九州。662年(天智天皇元年)在九州,鸕野贊良皇女生下草壁皇子,第二年大田皇女生下大津皇子。在667年(天智天皇6年),大田皇女去世,鸕野贊良皇女成了大海人皇子的妻子中身份最高的人。壬申之亂671年(天智天皇10年),大海人皇子為了避免政爭,隱居于吉野之時,鸕野贊良皇女帶著草壁皇子跟隨。《日本書紀》等史料沒有明確的記載,是作為大海人皇子妻子中的一員到了吉野,還是只有鸕野贊良皇女到了吉野。大海人皇子在第二年發起了壬申之亂。鸕野贊良皇女帶著自己的孩子草壁皇子及別的妃子生的大海人皇子之子忍壁皇子,跟隨大海人皇子向美濃方向急行軍。因為疲勞的原因,與大海人皇子一行告別,滯留在伊勢。《日本書紀》中記載,鸕野贊良皇女和大海人皇子一起制定了叛亂的計劃。天武天皇的皇后大海人皇子在叛亂中取勝后,在673年(天武天皇2年)正月即位,冊封鸕野贊良皇女為皇后。據《日本書紀》的記載,天武天皇在位的時候,皇后也一直輔助天武天皇,在政事方面獻言獻策。679年(天武天皇8年),天武天皇與皇后、草壁皇子等六皇子交換吉野之盟。六皇子是草壁皇子、大津皇子、高市皇子、忍壁皇子、川島皇子、志貴皇子,其中川島皇子和志貴皇子是天智天皇之子,其余4人都是天武天皇之子。天武天皇讓皇子們起誓不爭奪皇位,互相幫助,讓皇子們互相擁抱。之后又讓皇后和皇子們相互擁抱。為了祈禱皇后病愈,天武天皇命令建造藥師寺。681年(天武天皇10年),天武天皇在皇后的陪伴下,在大極殿招集諸皇子、諸王、諸臣,開始編纂[zuǎn]飛鳥凈御原宮律令,公布當時只有19歲的草壁皇子為皇太子。當時的日本,還沒有過無實際執政經歷的年少者據皇太子之位的前例。據推測是皇后的強烈要求。大約從685年(天武天皇14年)左右開始,天武天皇開始常常生病,皇后開始代替天武天皇執政,成為當時日本的實際統治者。686年(天武天皇15年)7月,天皇下詔:“天下之事,無論大小,必須向皇后和皇太子報告”。皇后和草壁皇子開始共同執政。大津皇子的謀反大津皇子比草壁皇子小1歲,其母大田皇女是和草壁皇子之母鸕野贊良皇女的姐姐。《日本書紀》中記載大津皇子舉止優雅、談吐不凡、富有才學,受到天武天皇的寵愛,日本詩賦的興起由大津皇子開始。《日本書紀》卻沒有記載任何對草壁皇子的贊辭。擁立草壁皇子的血脈的政權下編纂而成的《日本書紀》竟然作了這樣的記載,在所有歷史學者中也沒有任何人否認兩人的能力差別。大津皇子的母親大田皇女早逝,草壁皇子的母親鸕野贊良皇女卻一直健在,并被立為皇后成為了草壁皇子的后盾。草壁皇子被立為皇太子之后,大津皇子雖然也參與了朝政,但草壁皇子的皇太子地位已經穩固。但是,天武天皇死后第二天,經川島皇子的密告,大津皇子的謀反被發覺,自殺而亡。具體是怎樣一個謀反計劃,史書并沒有記載。皇位繼承憑實力奪取在當時的時代是常事。因此,北山茂夫認為也許大津皇子有謀求皇位的舉動,有一些危險的言行被持統天皇得知后,粉碎了大津皇子的陰謀。但也許大津皇子并沒有謀反的計劃,只是因為是草壁皇子潛在的競爭對手,被持統天皇先發制人處死。持統天皇的稱制與即位天武天皇,耗時2年3個月,經過讓皇族、臣下再三列席的一連串的葬禮后,才得以下葬。這時皇太子以領袖群臣的形象示人,意圖是是為了加強草壁皇子作為皇位繼承者的印象。但是,689年(持統天皇3年)4月,草壁皇子病故,皇位繼承計劃被完全打亂。持統天皇雖然寄望于草壁皇子之子,當時只有7歲的輕皇子(后來的文武天皇),但輕皇子過于年幼,只能先立為皇太子。就這樣持統天皇選擇了由自己即位。即位后,持統天皇進行大規模的人事變動,任命高市皇子為太政大臣,多治比島為右大臣。天武朝不立大臣(大臣是日本古墳、飛鳥時代的官職,權勢很大,之前權傾朝野的蘇我蝦夷、蘇我入鹿父子的家族蘇我氏就世襲大臣之職)的皇親政治,得到修正。持統天皇的統治持統天皇時期,繼承并完成了天武天皇的政策,做了飛鳥凈御原令的制定和藤原京的營造兩件大事。營建新京是天武天皇的心愿,有天武天皇時已經開始著手,和在持統天皇時才正式開始等兩種不同的說法。另外持統天皇還忠實的繼承了天武天皇對官吏們武備、武藝的獎勵的政策。在民政方面,制作了戶籍,即庚寅造籍。687年(持統天皇元年)7月,免除了685年(天武天皇14年)以前負債的利息。嘗試調整奴婢的身份,命令百姓、奴婢穿著指定的顏色的衣服。實行這些律令國家建設、整備政策的同時,持統天皇也絞盡腦汁的利用持統天皇的權威來提高自己的聲望。持統天皇讓三十六歌仙之一的柿本人麻呂作贊頌天皇的和歌。柿本人麻呂盡管官位低微,但受到持統天皇的私人庇護,終持統天皇一生都是作為“宮廷詩人”為天皇歌功頌德,之后轉任地方官吏。與天武天皇所不同,持統天皇頻繁行幸吉野。不僅是訪問是留有丈夫天武天皇回憶的地方,也是為了借用天武天皇的權威來提高自己威望。其它的記錄有持統天皇行幸伊勢一次,行幸紀伊一次。據《萬葉集》的記述,近江也有可能行幸了一次。伊勢行幸,因為妨礙了農事,被中納言三輪高市麻呂強諫。這次行幸意圖是讓地方豪族們繼續協助藤原京的營造。天武天皇生前為皇后(持統天皇)病愈而祈愿,開始興建的大和國的藥師寺在持統天皇時期完成,持統天皇定藥師寺的寺格為勅[chì]愿寺。外交方面持統天皇繼承天武天皇的政策,與新羅開展外交,與大唐沒有官方的外交關系。持統天皇不承認與新羅的對等關系,強迫新羅向日本朝貢。新羅因為當時與大唐對抗,所以不得以承認了這種不平等的關系。日本向新羅派遣了學問僧等留學生。參與武周天樞營造693年第一次亞洲大戰爆發,次年(694年)武周大獲全勝,波斯大酋長阿羅憾號召世界各國為之建造“大周萬國頌德天樞”,日本持統天皇響應號召,動身前往武周神都(今洛陽)紀功頌德,參與大周萬國頌德天樞的營造,并選出日本最杰出的設計師毛むくじゃら(毛婆羅)參與天樞模型設計。由于武則天給倭國賜國號“日本”,又贈送日本兩只大熊貓,故而日本上下對其感恩戴德,為之歌功頌德。讓位于文武天皇持統天皇統治期間的大部分,高市皇子(天武天皇長子)是太政大臣。高市皇子盡管母親的身份低微,但是在壬申之亂戰功卓著,據推測在政務方面也積累了聲望。高市皇子即使不是正式的皇太子,也是被眾人擁護的皇位繼承人的有力候補。高市皇子在696年(持統天皇10年)7月10日去世。據《懷風藻》的記載,這時關于持統天皇之后的繼承人問題,持統天皇招集皇族、臣下商議,很多主張應該由天武天皇其他兒子繼承皇位,但持統天皇意圖讓自己的孫子輕皇子(逝世的皇太子草壁皇子之子)繼承,隨著葛野王對眾人一聲大喝,出了結果,697年(持統天皇11年)2月,冊立輕皇子為皇太子。持統天皇在697年(持統天皇11年)8月1日,讓位于15歲的輕皇子(即文武天皇)。日本史上,持統天皇是在世的天皇中繼皇極天皇之后第二個讓位的,并且是第一個太上天皇(上皇)。讓位后的持統上皇持統上皇讓位后仍與文武天皇并座,處理政務。文武天皇時代最大的政績是大寶律令的制定、施行,也被認為是持統上皇的意志。但是,代替壬申之亂功臣的藤原不比等這些傾倒于大唐文化年輕人才崛起,持統朝受到打壓的刑部親王(即忍壁皇子,高市皇子去世后成為天武天皇之子中最年長者)復出政壇,所以也有學者認為文武朝有了變化,不完全是持統上皇的意志所主導。持統上皇在大寶元年(701年),去了多年未去的吉野。第二年長途旅行,遠至三河,犒賞了壬申之亂中立有功勞的地方豪族。703年1月13日(大寶2年12月22日),持統上皇病發,22日去世。經1年的殯禮后火葬,骨灰合葬于天武天皇之墓。這次是天皇火葬的首例。
人物謚號
編輯持統天皇的和風謚號有2個。一個是《續日本紀》記載的703年(大寶3年)12月17日持統天皇的遺體火葬之際的“大倭根子天之廣野日女尊”;另一個是《日本書紀》記載的養老4年(720年),作為歷代天皇一起被追謚的“高天原廣野姬天皇”。漢風謚號“持統天皇”是和歷代天皇一起由淡海三船所進上,由熟語“繼體持統”中的“持統”得來。
人物評價
編輯《日本書紀》記載持統天皇“深沈大度、好禮節儉、有母德”等等。
后世觀點
編輯女帝持統的作用和野心持統天皇是從7世紀到8世紀,日本古代很有特色的女性天皇(女帝)中的一位。與其他女帝常常由別人代行執政不同,持統天皇統治期間的政策被認為是由持統天皇親自推行的。持統天皇不是政治上的裝飾品,而是有執政能力的實質的統治者,是歷史學者的共識。《日本書紀》記載持統天皇輔佐天武天皇平定天下,在政治的各個方面獻言獻策。《續日本紀》記載持統天皇退位于文武天皇后仍與文武天皇并座,處理政務。持統天皇對政治的干預不僅限于其在位期間。持統天皇和天武天皇一起,被和歌歌頌為“大君是天神降世”,天皇權力強化路線達到了最高點。作為政治家的持統天皇的作用和動機,通常的看法是持統天皇要在天武天皇之后,由其子草壁皇子、孫輕皇子繼承皇位。持統天皇希望草壁皇子被立為天武天皇的繼承人,說服天武天皇冊立草壁皇子為皇太子,在天武天皇死后,又排除了草壁皇子的潛在皇位競爭者大津皇子。持統天皇計劃在天武天皇的葬禮結束之后,就讓草壁皇子即位,但草壁皇子在計劃實現前就去世,不得已只能由自己親自即位。但遠山美都男認為,持統天皇并不是只打算做一個政權過渡人物,而是要作為君主行使實質性政治權力。持統天皇從一開始,就以皇位為目標,擁有政治上的野心。由持統天皇籌劃的謀略以持統天皇積極進取的性格和優秀的能力為前提,有很多謀略被認為是持統天皇所籌劃。壬申之亂,通常的看法是由鸕野贊良皇女協助大海人皇子發動。但倉本一宏認為鸕野贊良皇女就是壬申之亂的首謀。關于大津皇子的謀反,北山茂夫和直木孝次郎認為大津皇子也并不是沒有野心,只是一些不慎的言辭就被上升擴大到謀反程度。與此相關的《萬葉集》的和歌中有持統天皇針對大津皇子設密探監視的說法。松本清張認為持統天皇暗殺高市皇子,以立輕皇子為太子。
家族成員
編輯祖:舒明天皇父:天智天皇母:蘇我遠智娘叔及夫:天武天皇同母姐:大田皇女異母弟:弘文天皇異母妹及兒媳:元明天皇異母弟:志貴皇子義子及堂弟:高市皇子(天武天皇之子)子:草壁皇子義子、堂弟及甥:大津皇子(天武天皇與大田皇女之子)義子及堂弟:舍人親王(天武天皇之子)侄:光仁天皇(志貴皇子之子)從侄:淳仁天皇(舍人親王之子)孫女:元正天皇(草壁皇子與元明天皇之女)孫:文武天皇(草壁皇子與元明天皇之子)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23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