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為干支之一,順序為第42個,前一位是甲辰,后一位是丙午,中國傳統紀年農歷的干支紀年中一個循環的第42年稱“乙巳年”。 論陰陽五行,天干之乙屬陰之木,地支之巳屬陰之火,是木生火相生。
紀年
編輯中國傳統紀年農歷的干支紀年中一個循環的第42年稱“乙巳年”。以下各個公歷年份,年份數除以60余45,或年份數減3,除以10的余數是2,除以12的余數是6,自當年正月初一起至次年除夕止的歲次內均為“乙巳年”。農歷就是干支歷,節氣是用于指導農業生產的,干支不是以節氣劃分的,無論傳統習慣還是官方歷書皆如此(詳見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編撰的《通用萬年歷》)。
紀月
編輯天干丁年和壬年,立夏到芒種的時間段,就是乙巳月:1977年5月立夏到6月芒種。1982年5月立夏到6月芒種。1987年5月立夏到6月芒種。1992年5月立夏到6月芒種。
李淳風傳世的占星學代表作是《乙巳占》
1997年5月立夏到6月芒種。2002年5月立夏到6月芒種。2007年5月立夏到6月芒種等。干支紀月多用于命理學,歷法不常用。故其以節氣月為基礎,沒有以朔望月為依據,這不同于歷法常用的干支紀年以農歷年為基礎。事實上,近年來流傳甚廣的干支年起于當年立春,是命理學的觀點,不是民間普遍的做法。
乙巳日
編輯乙巳日的具體日期在陽歷平年和閏年中有所不同。由于乙巳日的計算較為復雜,涉及到天干地支的結合,因此通常需要借助專業的歷法軟件或萬年歷來查詢具體的日期。
乙巳時
編輯天干丁日和壬日,UTC+08:00的9時到11時,就是乙巳時。這一時間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認為是特定的干支時辰,與命理學中的時辰相對應,有其特定的意義和用途。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23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