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可分為中樞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和良性青春期變異。
①中樞性性早熟:指大腦里分管性發育的中樞“司令部”提前啟動,發布青春期發育指令,從而促進青春期發育。導致它的原因可能是特發性因素(即目前找不到病因)或腦內的病變,如腫瘤、腦創傷、腦積水等等,其中90%的女孩的中樞性性早熟和60%的男孩的中樞性性早熟都是特發性的。
②外周性性性早熟:由于性腺或腎上腺分泌的雌激素和/或雄激素過多,或是使用了外源性性激素,例如誤服了避孕藥等等,是沒有大腦里性發育中樞“司令部”的發育指令下達的。
③良性青春期變異:指雖然第二性征提前了,但是沒有疾病表現,沒有進行性的性發育,最終身高也不會受到影響。例如一些2-3歲以前出現的乳房發育,也被稱為微小青春期。這類孩子不需要治療,但是需要醫生檢查患兒有無青春期發育的其他征象,監測生長(如果身高增長加速,提示進行性青春期發育)。如果發現有進行性的青春期發育,這就不屬于良性青春期變異的范疇了。
那么,發現性早熟該怎么辦呢?
性早熟的治療目的是盡量減少患兒與同齡人的差距,改善最終的成年身高。
首要是減緩第二性征成熟程度和速度,同時預防初潮提前。
目前,治療性早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GnRHa藥物治療,必要時聯合生長激素治療。此外,還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問題。
其次,性早熟的治療,最重要的就是明確病因。
如果病人存在腫瘤等疾病,導致孩子性早熟,應先治療原發疾病;如果是特發性中樞性性早熟,需要檢測患兒的骨齡和身高,判斷性早熟是否會導致孩子身材矮小,會導致孩子身材矮小的情況下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反之,若身高與骨齡成比例一致的增加,預計終身高不會矮小的孩子不一定著急進行藥物治療,但需要每半年檢測骨齡,隨骨齡變化再決定下一步方案。
有的孩子可能xxx次測骨齡的時候,當時身高和骨齡都在正常范圍,于是,家長們就掉以輕心,沒有定期檢測骨齡和定期復診。
這么做是不對的,隨著孩子生長發育,有些孩子骨齡會快速進展,明顯超過其身高增長,這樣會錯過了病情變化的治療時間。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2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