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漢魏以后官名。漢代有博士祭酒,為博士之首。西晉改設國子祭酒,隋唐以后稱國子監祭酒,為國子監的主管官。原是中國古禮祭祀宴饗[xiǎng]時,由最年長尊者舉酒以祭于地,故以祭酒為尊稱,同輩之長之義。最早追溯可源與夏商周時代之官品職位役階。戰國時代齊國稷下學宮之長,即為祭酒,荀子曾三次擔任此職務。
國子祭酒
編輯古代學官名。晉武帝咸寧四年設,以后歷代多沿用。為國子學或國子監的主管官。晉傅咸《贈何劭[shào]王濟》詩序:“朗陵公何敬祖,咸之從內兄,國子祭酒王武子,咸從姑之外孫也。”唐張說《素盤盂銘序》:“國子祭酒韋公好游山水。”《紅樓夢》第四回:“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祭酒。”清光緒三十二年,設學部,改“國子祭酒”為“學部尚書”。西晉以來設國子監祭酒,是國子監(古代最高教育機構)最高級主管。相當于校長或教育部長(因為當時國子監為最高教育機構)。
博士祭酒
編輯學官名。漢博士之長,本稱仆射,東漢改為博士祭酒。《漢書》明確表明博士祭酒為博士之長,首席博士。
師友祭酒
編輯官名。新莽時始置,為太子官屬。《漢書·王莽傳中》:“為太子置師、友各四人,秩以大夫……又置師友祭酒及侍中、諫議、六經祭酒各一人。”《三國志·蜀志·秦宓傳》:“先主既定益州,廣漢太守夏侯纂請宓為師友祭酒,領五官掾。”這里可以明顯看到,太子師友、諫議大夫、六經學官,均非一人,而各設祭酒一人,為首席,主管之意。
講書祭酒
編輯王莽時所置主講《尚書》的學官。即首席講師,主講師。
軍師祭酒
編輯《三國志·郭嘉傳》中太祖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為司空軍祭酒(軍師祭酒)。曹操為幕僚特辟官職,意為首席軍師。自郭嘉起,有史可考者共五任。《三國志·武帝紀》:(建安)三年春正月,公還許,初置軍師祭酒。
各類首席
編輯《晉書·慕容廆載記》:“平原劉贊儒學該通,引為東庠[xiáng]祭酒,其世子皝[huàng]率國胄束脩受業焉。”《續漢書·百官志二》劉昭注:又如郡掾祭酒、京兆祭酒、東閣祭酒等。此類官職部分為士族為首席幕僚所增辟,部分為小組織機構的主管官,品類雜多,不一一而陳。再次引用《陔[gāi]余叢考·祭酒》:“祭酒本非官名,古時凡同輩之長,皆曰祭酒。”可見將祭酒作為某個官職的說法是片面的。我們更應該注重祭酒的意義和象征,這個名詞曾經被引入過或高或低,或國或私的諸多官職稱謂。了解這一點,就可以了解種類繁多的“祭酒”官職。舉個例子,首席執行官,這樣的稱謂是不會在古語里出現的,如果有該類職位,可能便會冠以某某祭酒,或執事祭酒的名號。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24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