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價證券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概念

      一、概況

    有價證券有廣義與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有價證券包括商品證券貨幣證券資本證券

    狹義的是資本證劵。

      二、商品證券

    商品證券是證明持券人有商品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憑證,取得這種證券就等于取得這種商品的所有權,持券者對這種證券所代表的商品所有權受法律。屬于商品證券的有提貨單、運貨單、倉庫棧單等。

      三、貨幣證券

    貨幣證券是指本身能使持券人或第三者取得貨幣權的有價證券,貨幣證券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商業證券,主要包括商業匯票和商業本票;另一類是銀行證券,主要包括銀行匯票、銀行本票和支票。

      四、資本證券

    資本證券是指由金融投資或與金融投資有直接聯系的活動而產生的證券。持券人對發行人有一定的收入請求權,它包括股票、債券及其衍生品種如基金證券、可轉換證券等。

      資本證券是有價證券的主要形式,狹義的有價證券即指資本證券。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把狹義的有價證券——資本證券直接稱為有價證券乃至證券。本書即在此種意義上使用這一概念。

       分類

      有價證券可以從不同角度、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

      (一)按證券發行主體分類

      按證券發行主體的不同,有價證券可分為證券(中央債券、地方債券、機構債券)、金融證券和公司證券

    證券通常是由中央或地方發行的債券。中央債券也稱國債,通常由一國財政部發行。地方債券由地方發行,以地方稅或其它收入,我國目前尚不允許除特別行政區以外的各級地方發行債券。機構證券是由經批準的機構發行的證券,我國目前也不允許機構發行債券。公司證券是公司為籌措資金而發行的有價證券,公司證券的包括范圍比較廣泛,有股票·公司債券及商業票據等。此外,在公司債券中,通常將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行的證券稱為金融證券,其中金融債券尤為常見。

      (二)按證券適銷性分類

      證券按是否具有適銷性,可以分為適銷證券和不適銷證券。

    適銷證券是指證券持有人在需要現金或希望將持有的證券為現金時,能夠迅速地在證券市場上出售的證券。這類證券是金融投資者的主要投資對象,包括公司股票、公司債券、金融債券、國庫券、公債券、優先認股權證、認股證書等。

    不適銷證券是指證券持有人在需要現金時,不能或不能迅速地在證券市場上出售的證券。這種證券雖不能或不能迅速地在證券市場上出售,但都具有投資風險較小、投資收益確定、在特定條件下也可以換成現金等特點,如定期存單等。

      (三)按證券上市與否分類

    按證券是否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證券可分為上市證券和非上市證券。

      上市證券又稱掛牌證券,是指經證券主管機關批準,并向證券交易所注冊登記,獲得在交易所內公開買賣資格的證券。

      非上市證券也稱非掛牌證券、場外證券,指未申請上市或不符合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條件的證券。

      (四)按證券收益是否固定分類

    根據收益的固定與否,證券可分為固定收益證券和變動收益證券。

    固定收益證券是指持券人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內取得固定的收益并預先知道取得收益的數量和時間,如固定利率債券、優先股股票等。

    變動收益證券是指因客觀條件的變化其收益也隨之變化的證券。如普通股,其股利收益事先不確定,而是隨公司稅后利潤的多少來確走,又如浮動利率債券也屬此類證券。

    一般說來,變動收益證券比固定收益證券的收益高、風險大,但是在通貨膨脹條件下,固定收益證券的風險要比變動收益證券大得多。

      (五)按證券發行的地域和國家分類

      根據發行的地域或國家的不同,證券可分為國內證券和國際證券

    國內證券是一國國內的金融機構、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或該國在國內資本市場上以本國貨幣為面值所發行的證券。

      國際證券則是由一國、金融機構、公司企業或國際經濟機構在國際證券市場上以其他國家的貨幣為面值而發行的證券,包括國際債券和國際股票兩大類。

      (六)按證券募集方式分類

      根據募集方式的不同,證券可分為公募證券和私募證券

      公募證券是指發行人通過中介機構向不特定的社會投資者公開發行的證券,其審批較嚴格并采取公示制度。

      私募證券是指向少數特定的投資者發行的證券,其審查條件相對較松,投資者也較少,不采取公示制度。私募證券的投資者多為與發行者有特定關系的機構投資者,也有發行公司、企業的內部職工。

      (七)按證券性質分類

    按證券的經濟性質可分為基礎證券和金融衍生證券兩大類。股票、債券和投資基金都屬于基礎證券,它們是最活躍的投資工具,是證券市場的主要交易對象,也是證券理論和實務研究的重點。金融衍生證券是指由基礎證券派生出來的證券交易品種,主要有金融期貨期權、可轉換證券、存托憑證、認股權證等。

      (八)依有價證券所設定的財產的性質不同,可將有價證券分為:

      (1)設定等額的有價證券,如股票;

      (2)設定一定物權的有價證券,如提單、倉單;

    (3)設定一定債權的有價證券,如債券、匯票、本票、支票等。

      (九)依有價證券轉移的方式不同,可將其劃分為:

      (1)記名有價證券,是在證券上記載證券人的姓名或名稱的有價證券,如記名的票據和股票等。記名有價證券可按債權讓與方式轉讓證券上的。

      (2)無記名有價證券,是證券上不記載人的姓名或名稱的有價證券,如國庫券和無記名股票等。無記名有價證券上的,由持有人享有,可以轉讓,證券義務人只對證券持有人負履行義務。

    (3)有價證券,是指在證券上指明xxx個人的姓名或名稱的有價證券,如支票等。有價證券的人是證券上指明的人,證券義務人只對證券上記載的持券人負履行義務。證券的轉讓,須由人背書及指定下一個人,由證券債務人向指定的人履行。

       特點

    有價證券的價格取決于證券預期收入的大小和銀行存款利率的高低兩個因素,同前者成正比,同后者成反比。此外,有價證券供求關系的變化、政局的穩定、政策的變化、國家財政狀況以及市場銀根松緊程度等因素都會引起有價證券價格波動。

    債券發行

    (一)價值變化:容易發生變化,種類多,主要是債券和股票,其價值受、宏觀經濟貨幣政策影響較大。

      (二)流動性及變賣性高

      (三)債券贏利比較穩定,股票贏利波動較大

      (四)在買賣時會有一定的交易成本,如稅收和手續費

       特征

      有價證券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產權性

    證券的產權性是指有價證券記載著人的財產權內容,代表著一定的財產所有權,擁有證券就意味著享有財產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在現代經濟社會里,財產和證券已密不可分,財產與證券兩者融合為一體,證券化。雖然證券持有人并不實際占有財產,但可以通過持有證券,在法律上擁有有關財產的所有權或債權。

      (二)收益性

      收益性是指持有證券本身可以獲得一定數額的收益,這是投資者轉讓資本使用權的回報。證券代表的是對一定數額的某種特定資產的所有權或債權,而資產是一種特殊的價值,它要在社會經濟運行中不斷運動,不斷增值,最終形成高于原始投入價值的價值。由于這種資產的所有權或債權屬于證券投資者,投資者持有證券也就同時擁有取得這部分資產增值收益的,因而證券本身具有收益性。有價證券的收益表現為利息收入、紅利收入和買賣證券的差價。收益的多少通常取決于該資產增值數額的多少和證券市場的供求狀況。

      (三)流通性

      證券的流動性又稱變現性,是指證券持有人可按自己的需要靈活地轉讓證券以換取現金。流通性是證券的生命力所在。證券的期限性約束了投資者的靈活偏好,但其流通性以變通的方式滿足了投資者對資金的隨機需求。證券的流通是通過承兌、貼現、交易實現的。證券流通性的強弱,受證券期限、利率水平及計息方式、信用度、知名度、市場便利程度等到多種因素的制約。

      (四)風險性

      證券的風險性是指證券持有者面臨著預期投資收益不能實現,甚至使本金也受到損失的可能。這是由證券的期限性和未來經濟狀況的不確定性所致。在現有的社會生產條件下,未來經濟的發展變化有些是投資者可以預測的,而有些則無法預測,因此,投資者難以確定他所持有的證券將來能否取得收益和能獲得多少收益,從而就使持有證券具有風險。

      (五)期限性

      債券一般有明確的還本付息期限,以滿足不同投資者和籌資者對融資期限以及與此相關的收益率需求.債券的期限具有法律的約束力,是對雙方的融資權權益的.股票沒有期限,可視為無期證券,

       現實意義

    有價證券的出現,可以加速資本集中,從而適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規模擴大的需要。有價證券是虛擬資本的形式,它本身沒有價值,但是由于它能為持有者帶來一定的收入,因而能夠在證券市場上買賣,具有價格。有價證券的價格取決于證券預期收入的大小和銀行存款利率的高低兩個因素,同前者成正比,同后者成反比。此外,有價證券供求關系的變化、政局的穩定、政策的變化、國家財政狀況以及市場銀根松緊程度等因素都會引起有價證券價格波動。

       企業持有

    企業持有的有價證券,是企業認購的,國家、地方或其他單位依照程序發行的,可以或最終可以變現的票據。它是企業資產的一部分,具有與企業現金相同的性質和價值。認購有價證券,是企業對外投資的一種重要形式。企業用結余的基金、所得稅后的正常留利,既可以到證券交易市場認購各種有價的債券,又能以法人名義認購各種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特別是暫時閑置的資金,從理財的角度考慮,應該進行有價證券投資,一般講其收益要比銀行存款利息高。

    企業可以認購的有價證券,從總體上講,種類很多,如國庫券、特種國債、國家重點建設債券、地方債券、金融債券、企券和股票等。但就某個具體企業而言,不可能什么有價證券都買,要有所選擇,要盡量選擇投資風險小而收益率相對較高的證券進行投資。

    從投資的期限看,對有價證券的投資,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準備隨時變現、持有時間不超過一年的有價證券的投資,會計上稱其為短期投資;另一類是不準備在一年內變現的有價證券的投資,會計上叫長期投資。

    一個企業是進行長期投資,還是進行短期投資,要從企業的資金周轉情況和投資收益情況等多方面進行分析論證后再作選擇。同一種證券,既可作長期投資處理,又可按短期投資購銷。具體如何操作,是企業投資決策的問題。會計部門對有價證券分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兩大類進行管理與核算。出納部門的具體操作類似于對現金的管理與核算,出納人員既要負責有價證券的管理,還要直接參與有價證券的明細核算。

       法律特征

      有價證券具有下列法律特征:

      (一)有價證券與證券上所記載的財產不能分離。有價證券需由支付人依程序作成并交付持券人,持券人行使有價證券所載的必須提示并交付證券。可抓讓的證券轉讓時,證券上所載隨著交付而轉讓給受讓人。要享有證券上所代表的財產,就必須持有證券。人一旦證券,就不能行使證券上的。

      (二)有價證券的債務人是特定的,即證券的人只能向證券上記載的債務人請求實現債權。而有價證券的債權人則可因證券的轉讓而發生變更,持券人的更換不能影響債務人對債務的履行。

      (三)有價證券的債務人的支付是單方義務,債務人不得請求人支付相應對價。債務人一旦履行了證券上得額義務,就可收回有價證券,以消滅債權債務關系。

       詐騙罪

      客體要件

    本罪的客體是雙重客體,既了他人財產所有權,又了國家有價證券管理制度。所謂有價證券,是指以票面貨幣價值表示的財產憑證,并被作為替代貨幣使用的信用工具或代表持有者資本所有權和資本收益要求權,在特定范圍和條件下,進行支付、匯兌、信貸、清算等融資活動的憑證。它具有以下三個特征,一是有價證券必須以財產為內容、表明一定的財產價值。二是有價證券必須以一定的票面貨幣價值加以表示。某些證券雖然是以財產為內容的,但其本身未以票面價值加以表示,如物品寄存憑證、運輸部門的行李運單和提單等,都不是有價證券。三是有價證券是支付、匯兌、信貸、清算等融資活動的工具。發行有價證券的目的就在于,以有價證券為手段進行支付、匯兌、信貸、清算等金融活動,方便經濟往來,提高結算效率,加速貨幣流通、這是有價證券最重要和最本質的特征。與本罪有關的有價證券是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亦即公債券。公債券由國家發行,由國庫(國家財政)作為還款,它對國家金融市場的穩定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國家發行的有價證券,包括國庫券和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前者即國庫券是指為解決急需預算支出而由財政部發行的一種國家債券。其以面值發行,過一段時間后可以依法轉讓,到期則由國家還本付息;后者即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是指國家發行的除國庫券之外的載明一定財產的有價證券,如保值公債、國家重點建設債券財政債券等,但不包括非國家發行的本票、匯票、支票、存單、委托付款憑證、股票、公司或企券等有價證券。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進行詐騙活動,不僅了國家有價證券管理制度,而且了他人的財產所有權。

      容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進行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行為。

      所謂偽造的國家發行的有價證券,是指仿照真實的國家發行的有價證券的格式、式樣、顏色、形狀、面值等特征,采用印刷、復印、拓印等各種方法制作的冒充真國家有價證券的假證券。所謂變造的國家有價證券、是指在真實的國家有價證券上,采用涂改、、挖補、等方法加以處理以改變其內容如增大證券的面值、張數等后的有價證券。前者是以完全的假冒充真,后者則是將真變成為不完全的真,即有部分的假。不論是偽造的國家有價證券還是變造的國家有價證券,只要行為人使用了其中之一就構成本罪;使用了兩者的,也只構成本罪一罪,不能數罪并罰。所謂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家有價證券,是指將之用于兌換現金、抵銷債務等財產性的利益活動。所使用的既可以是自己偽造、變造的,也可以是他人偽造、變造的。不論是自己還是他人偽造、變造的、只要屬于明知而仍加以使用,就可構成本罪。

      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家有價證券進行詐騙,達到了數額較大,才可構成本罪。如果沒有達到數額較大,即使有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家有價證券的行為,亦不能以本罪論處。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數額較大,是用行為所騙取的財物數額較大,而不是國家證券面值的數額較大。兩者可以相同,即以偽造、變造的國家有價證券獲取了證券面值相同的財物;也可以相互不同,即以偽造、變造的國家有價證券獲取了與之面值不相符如多于或少于的財物。此外,數額較大,并不是指實際所得,實際獲得數額較大的財物,構成本罪且為既遂無疑。實施了使用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的行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還未實際詐騙到數額巨大的財物,只要能查明行為人完全有可能獲取數額巨大的財物,情節嚴重的,亦可構成本罪、但這時應為未遂。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2485/

    (8)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