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是矮小,矮小是指在相似環境下,身高較同種族、同年齡、同性別的正常人群身高均值低2個標準差(-2SD)以上或低于第3百分位(P3)以下。比如同年齡、同性別的100個孩子排排站,排在最后3名的即為矮小。
其次要了解矮小原因,雖然遺傳占很大的因素,但也跟營養、睡眠、運動、環境等有很大關系,所以如果父母身高正常,孩子出現矮小,一定要查找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的矮小。
遺傳性矮小:比如父母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疾病:有些是疾病原因引起的,最典型的就是生長激素的問題,從出生至青春期,生長激素起很大作用,如果在生長發育階段,生長激素分泌不夠或者缺乏,就會導致身高比同齡人矮,而且很難追趕上去。
晚長:個別孩子出現所謂“晚長”的情況,也叫做體質性青春期延遲。
總之,如果孩子身高出現問題,家長切不可掉以輕心,一定要到醫院檢查,才能對應治療。
如何判斷孩子矮小?用生長激素長高可以嗎?
除了給孩子測量身高,從身高對照表判斷以外,最簡單的就是跟同齡孩子比較,如果長期坐在班級前兩排,或者按照學校體檢觀察身高,每年生長速率小于5厘米,那么孩子身高肯定偏離正常曲線,需要尋找原因,進行干預。
像原發性甲狀腺和橋本氏甲狀腺炎疾病的孩子,治療很簡單,每天補充甲狀腺素,就能解決問題。
對于父母都正常,孩子矮的,也要明確原因盡早治療,如果是生長激素缺乏癥,就可以用生長激素治療,目前生長激素有兩種劑型,長效一周注射一次,短效每天注射一次。對于生長激素缺乏的患者來說,效果是非常不錯的,大部分孩子經過治療,第1年可以長到10-12公分。曾經接觸過一個最典型的例子,讀博時有一個染色體隱性遺傳的孩子,因為基因缺陷導致傳男不傳女,男孩都發病,使用一年生長激素治療就長了18公分左右,后面每年8-10公分,效果是非常好的。
還有一類是生長激素不缺乏,其他疾病因素都排除掉了,那么要考慮特發性矮小,很多家長覺得生長激素也不缺,父母身高也正常,但孩子矮小,不知道要不要治療?像這類孩子,如果不干預,最后的身高依舊是矮小的,或者遺傳身高的下限都達不到。
遺傳身高計算公式:
男孩=(父身高+母身高+13)/2±5cm
女孩=(父身高+母身高-13)/2±5cm
比如孩子身高170cm,那么就意味著終身高165-175cm都是正常的,如果是特發性矮小的孩子不進行干預,到最后165的身高肯定是達不到的,或者160都很難。像這部分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多觀察,如果到四五歲還是追趕不上,就要去醫院治療。
在臨床上遇到太多例子,雖然診斷很明確,但家長對生長激素有一定的顧慮,或者覺得自己身高不錯,抱著晚長的心態,到最后孩子跟其他同齡人一樣進入了青春期,在青春期獲得的身高又差不多,這時候情況就很被動,治療時既要把正常的青春期阻斷,還需要利用生長激素干預長高,代價是非常大的。
所以這類特發性矮小的孩子雖然生長激素不缺,但還是需要用生長激素早期治療,一般治療剛開始的一年可以長到8-10厘米左右,以后每年7-8公分,從5歲開始,經過3-5年的治療,在8-10歲左右,也就是青春期前期,孩子身高就能得到改善,達到正常同年齡的平均水平,這樣孩子信心很足,身高也會達到理想終身高。
矮小兒童可以用生長激素長高么?身材矮小可由多種病因引起,但是治療身材矮小的方法目前主要就是依靠補充生長激素。生長激素主要用于生長激素缺乏癥、特納綜合征、宮內生長發育遲緩、特發性矮小等原因引起的矮小,應該屬于xxx藥;生長激素與抑制性腺發育的藥物聯合可以用于性早熟引起的矮小,效果良好。在適應癥批準范圍內,生長激素的療效非常不錯。當然也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基因發育異常引起的骨骼發育異常,會導致效果相對欠缺一點。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25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