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過速
編輯心動過速,也稱為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一種心率超過正常靜息率。一般來說,成人的靜息心率超過100次/分鐘被認為是心動過速。高于靜息率的心率可能是正常的(例如運動)或異常的(例如心臟內的電問題)。
心動過速并發癥
編輯心動過速會導致昏厥。
當血流速度變得太快,或快速的血流通過受損的內皮時,會增加血管內的摩擦力,導致湍流和其他干擾。根據Virchow的三聯征,這是可導致血栓形成(即血管內的血凝塊)的三種情況之一。
心動過速的原因
編輯心動過速的一些原因包括:
- 腎上腺素風暴
- 貧血
- 焦慮
- 心房顫動
- 心房震顫
- 房性心動過速
- 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
- 布魯格達綜合征
- 循環休克的早期表現
- 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 鍛煉
- 害怕
- 低血糖癥
- 血容量不足
- 甲亢
- 換氣過度
- 不適當的竇性心動過速
- 交界性心動過速
- 多灶性房性心動過速
- 起搏器介導的
- 疼痛
- 驚恐發作
- 嗜鉻細胞瘤
- 竇性心動過速
- 睡眠不足
- 室上性心動過速
- 室性心動過速
- 沃爾夫-帕金森-懷特綜合征
藥物相關:
- 酒精
- 興奮劑
- 大麻(藥物)
- 停藥
- 三環類抗抑郁藥
- 奈福泮
- 阿片類藥物(罕見)
心動過速的診斷
編輯正常人靜息心率的上限是基于年齡。不同年齡組心動過速的臨界值相當標準化;下面列出了典型的截止值:
- 1-2天:心動過速>159次/分鐘(bpm)
- 3-6天:心動過速>166bpm
- 1-3周:心動過速>182bpm
- 1-2個月:心動過速>179bpm
- 3-5個月:心動過速>186bpm
- 6-11個月:心動過速>169bpm
- 1-2歲:心動過速>151bpm
- 3-4歲:心動過速>137bpm
- 5-7歲:心動過速>133bpm
- 8-11歲:心動過速>130bpm
- 12-15歲:心動過速>119bpm
- >15歲–成人:心動過速>100bpm
心率是在當前臨床情況下考慮的。例如,在敗血癥中>90bpm被認為是心動過速。
當心臟過度或快速跳動時,心臟泵血效率降低,向身體其他部位(包括心臟本身)提供的血流量減少。心率增加還會導致心臟做功和需氧量增加,從而導致心率相關的缺血。
鑒別診斷
一個心電圖(ECG)被用于心動過速的類型分類。根據QRS波群,它們可以分為窄波群和寬波群。對于窄復合體,等于或小于0.1s。從最常見到最不常見的順序,它們是:
- 狹窄的復合體
- 竇性心動過速,起源于上腔靜脈底部附近的竇房結(SA)
- 心房顫動
- 心房震顫
- 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
- 輔助通路介導的心動過速
- 房性心動過速
- 多灶性房性心動過速
- 心臟壓塞
- 交界性心動過速(成人罕見)
- 寬復雜
- 室性心動過速,任何起源于心室的心動過速
- 任何狹窄的復合型心動過速合并心臟傳導系統問題,通常稱為“室上性心動過速異常”
- 具有旁路的狹窄復雜心動過速,通常稱為“室上性心動過速伴預激”(例如Wolff-Parkinson-White綜合征)
- 起搏器追蹤或起搏器介導的心動過速
心動過速可分為窄復合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或寬復合心動過速。窄和寬是指心電圖上QRS波群的寬度。窄復合心動過速傾向于起源于心房,而寬復合心動過速傾向于起源于心室。心動過速可進一步分為規則性或不規則性。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2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