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伸結構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拉伸結構

    編輯

    拉伸結構是一種構造僅攜帶元件的張力和無壓縮或彎曲。術語拉伸不應與張拉整體混淆,張拉整體是一種同時具有拉伸和壓縮元件的結構形式。拉伸結構是最常見的薄殼結構類型。

    大多數拉伸結構由某種形式的壓縮或彎曲元件支撐,例如桅桿(如TheO2,以前的MillenniumDome)、壓縮環或梁。

    拉伸結構的歷史

    編輯

    這種結構形式在20世紀后期才在大型結構中得到更嚴格的分析和廣泛使用。拉伸結構長期以來一直用于帳篷,其中拉索和帳篷桿為織物提供預張力并使其能夠承受負載

    俄羅斯工程師VladimirShukhov是最早對拉伸結構、殼和膜的應力和變形進行實際計算的人之一。舒霍夫為1896年的下諾夫哥羅德博覽會設計了八個張拉結構和薄殼結構展館,面積達27,000平方米。最近大規模使用膜覆蓋的拉伸結構是1958年建造的SidneyMyer音樂碗。

    安東尼奧·高迪(AntonioGaudi)反過來使用這個概念,為科洛尼亞·奎爾教堂(ColoniaGuellChurch)創建了一個僅壓縮結構。他創建了教堂的懸掛拉伸模型來計算壓縮力并通過實驗確定柱子和拱頂的幾何形狀。

    慕尼黑的奧林匹克體育場廣泛使用了拉伸屋頂結構。

    這個概念后來得到了德國建筑師和工程師FreiOtto的擁護,他xxx次使用這個想法是在蒙特利爾67年世博會西德館的建設中。奧托接下來要使用的理念,為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屋頂1972年夏季奧運會在慕尼黑。

    自20世紀60年代,拉伸結構已晉升由設計師和工程師,如奧雅納,BüROHappold,沃爾特·伯德Birdair公司,弗雷奧托,馬哈茂德·博多·拉希,艾羅沙里寧,霍斯特·伯杰,馬修·諾維茨基,約爾格·施奇,兩人的尼古拉斯·史密斯和托德Dalland在FTL設計及工程工作室和大衛·蓋革。

    穩定的技術進步增加了織物屋頂結構的普及。與標準設計相比,這種材料重量輕,施工更容易、成本更低,尤其是在必須覆蓋廣闊的開放空間時。

    拉伸結構

    拉伸結構的結構類型

    編輯

    線性結構

    • 懸索橋
    • 應力帶橋
    • 懸垂電纜
    • 斜拉梁或桁架
    • 電纜桁架
    • 直拉電纜

    三維結構

    • 自行車輪(可用作水平方向的車頂)
    • 3D索桁架
    • 張拉整體結構

    表面應力結構

    • 預應力膜
    • 氣動壓力膜
    • 網格殼
    • 織物結構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28868/

    (4)
    詞條目錄
    1. 拉伸結構
    2. 拉伸結構的歷史
    3. 拉伸結構的結構類型
    4. 線性結構
    5. 三維結構
    6. 表面應力結構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