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尉文淵,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設計者和創建者,中國股市xxx人尉文淵。九十年代上半段,時任所總經理尉文淵,與萬國證券總裁管金生和申銀證券總裁的闞治東被稱為上海灘證券三猛人。
327國債期貨事件中,管金生被控市場而身陷,尉文淵也因監管失察而無奈請辭。
2012年8月加入華銳風電公司,任副董事長。
2013年3月12日,經公司董事會選舉,尉文淵將接任華銳風電董事長。
個人履歷
1955年 出生;
1983年 從上海財經大學畢業后北上赴京;
1986年 31歲時位居國家審計署處長;
1988年 因夫人要在上海生孩子,尉棄官回滬,在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金管處當個正處級副處長;
1990年 就任上海證券交易所首任總經理;
1995年 因為國債327事件辭職;
1996年 創辦新盟集團,任董事長;
2012年 擔任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代理總裁;
2013年 任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2013年5月13日尉文淵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代理總裁等一切職務,隨即公司便任命了王原、劉征奇分別為公司董事長、總裁。王原接任公司董事長,公司副總裁劉征奇上位公司總裁。
人物平生
-------歷經種種磨礪 為日后職業生涯作鋪墊
尉文淵出身于軍人家庭,15歲初中還沒畢業就去新疆伊犁當兵,住地窩子,在冰天雪地中了艱苦的鍛煉。訓練之余,他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和泥打坯燒石灰筑營房,極勞累的體力活,他戲稱為基建工作。這項工作培養了他此后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一直保持著的非常明顯的性格特點,就是能吃苦。18歲他加入。當兵5年后他復員回上海,在電影院當服務員,他工作積極,臟活累活搶著干,年年被評為先進,不久被選到上海某區委任宣傳干部。
恢復高考后,他考入上海財經大學。畢業后,他婉拒了母校的挽留,到正在組建中的國家審計署工作,不久當了副處長。32歲時,又被提拔為審計署人教司處長。雖然順利,但他對機關里坐辦公室的生活一直心有不甘,老想做一點競爭性、挑戰性更強的工作。他的老師、原上海財大副院長、時任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行長的龔浩成對他十分賞識,他被調到人行上海分行金融行政管理處當了正處級的副處長。那是在1989年的11月,他還未滿35歲。當時的勢頭和各方面的信息都很明顯:以他的能力和條件,在銀行系統的升遷之將是極其順暢的。
拓荒
------------事必躬親籌建所 敲響開市鑼聲
一種偶然 一種命運
1990年初,為了向世界表明中國不會走回頭的決心,中國宣布將建立上海證券交易所。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成立了籌備小組,由金管處處長牽頭。這樣,金管處的工作就由剛調來不久的尉文淵負責。
在當時的條件下,籌辦證券交易所談何容易,老處長出去籌辦了一陣,進展不大。這也難怪,誰也不知道這個交易所該怎么籌辦,所以絕不是個輕松的工作。1990年6月,在海外訪問的市長向全世界宣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將于年內開業。這一時間表讓國內負責籌備工作的同志措手不及,頓時緊張起來。這時候,尉文淵感覺到老處長有意重回金管處,于是他提出由他去籌辦交易所。就這樣,國家大局與個人處境微妙地糾纏在了一起,不經意間改變了尉文淵的人生道。而此后這條道上的跌宕起伏,完全出乎他此時的預料和想象。
龔浩成同意了,但明確表示,你去鍛煉鍛煉。xxx是把交易所建起來,第二是找好接替的人,然后就回銀行,另有重用。而他自己的理解則是剛到銀行工作,作為新人,應該多做一點艱苦的工作,為將來的發展多打點基礎。
此時,尉文淵對年內交易所要開業這個任務至底有多難還沒什么感覺,因為他根本不知道這個交易所的分量,不知道年底開業對他意味著什么。
讓我們試一試!
解放前的上海曾經是遠東的金融中心。為了學習和了解什么是證券交易所,籌備組找來幾位曾參與舊上海證券市場的老人座談。但由于在戰亂中,中國的民族工業沒有很好地發展,舊上海的證券市場也沒有很好地運作,且這些老人只是一般的參與者或工作人員,雖然熱情很高,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調研了一圈,尉文淵仍然一頭霧水。
有一件事讓他感覺踏實了一點,就是先要找個交易場所。這是件很具體的事情,尉文淵一下子感覺到把事情做實了,不再那么茫無頭緒。
證券交易所的房子,應該是什么樣的呢?尉文淵在一本書的封面上看到過一張聯交所交易大廳的照片,于是就一心想找這樣一個大廳。他每天坐著公交車到處找大廳的時候,心里仍然不清楚這個大廳該派什么用處,席位的含義到底是什么。他找過漢口舊上海交易所的舊址,黃浦江和蘇州河沿岸的舊倉庫,看了東的火車站售票大廳和金陵東的船票售票大廳,都失望而歸。之中,有人說北外灘的浦江飯店有個大廳。已經不抱希望的尉文淵冒著中午的太陽步行來到浦江飯店。這個飯店是一幢已有150年歷史的歐式建筑,以前叫理查飯店,雖然已很破舊,但那氣勢還在。尉文淵眼前一亮:就是這里了!
有了場地,該怎么交易呢?尉文淵從很少的一些資料中了解到,國際上發達國家的交易所主要是口頭競價交易。中國人熟悉的《子夜》里描述的就是口頭競價,勢配合高聲喊價。聽說像新加坡、等新興市場正在推行計算機交易。對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方式的選擇,很多人包括一些領導都贊成口頭競價模式,因為當時就那么幾只股票,交易會很冷清,口頭競價能夠滿足需要,還能造點氣氛。但尉文淵覺得,高科技發展那么快,難道我們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新建的交易所,還要重復那種古老的方法嗎?他向領導提出,讓我們試一試電子計算機交易。
尉文淵從向人民銀行借的500萬元籌備金中擠出100萬,決定搞計算機交易系統。他并沒有完全放棄口頭競價交易方式的準備,還請在美國華爾街工作過的海歸來幫助設計口頭競價的方式。搞了一段時間,比劃來比劃去,找不到感覺。因此,盡管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交易規則中的是口頭競價和計算機交易兩種方式,其實寶全部押在電子交易上。可以講,這是一種極其大膽的、跨越式的發展,因為我們連最簡單、基礎的交易方法都沒有掌握,一下子就進入電子交易領域,誰也不敢此事能夠成功。他邀請當時的上海財經大學的助教謝瑋,在深圳黎明工業公司的支持與配合下開始了計算機交易系統的開發和建設。難度可想而知,因為當時他們連交易所的交易規則是怎么樣的都搞不太清楚,要在這個基礎上編寫電腦軟件和程序,確實是一個極其困難的任務。
到11月份,交易所的籌備大體定型,尉文淵才終于有機會xxx次到證券市場考察。尉文淵出去的頭兩天,他對聯交所的交易體系看不太懂,心想,糟了,自己搞的那套東西不太一樣,心情有點慌張。幾天后,他突然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電腦交易的設想已經走在了聯交所交易系統的前面!
所從開業的xxx筆交易開始就跨入了電子交易時代,這對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這樣講,沒有電子交易的技術基礎,中國證券市場不可能以這樣快的速度擴張,也無法支持遍及全國城鄉、數千萬投資人參與、每天幾千億的成交規模。在電子交易的基礎上,尉文淵也順便解決了股票無紙化交易的問題,在當時,這又是一項具有世界xxx意義的創舉,推動和支撐了此后證券市場的快速發展。
敲響開業鑼聲
交易大廳的裝修布置、交易規則的制定、會員和席位的明確、交易員的培訓、交易清算的程序、上市公司的準備等等,都在同步進行。具體到交易大廳的色調、交易柜臺的、顯示屏的安裝等,尉文淵都是事必躬親,千頭萬緒,忙亂不堪。
他說,那時候他白天在外面奔忙,晚上回到籌備組辦公室與吳雅倫等籌備組的人員討論交易所章程、交易規則、上市規則等文件。按照原定的日程,交易所應該在12月14日左右開業。12月3日,來視察,交易大廳門外基建工地一片狼藉。下了車,臉色鐵青。但當他走進大廳時,臉色舒緩了下來,他看到大廳里已經布置就緒。他問尉文淵有什么困難需要解決的。尉文淵說裝飾包廂的圓拱形玻璃配不到。立刻說:你找耀華皮爾金頓,就說是我說的,叫他們馬上定做。后來又對他說:你敢不敢大膽管理?尉文淵說,敢!
視察過后,地方部門對交易所籌建工作的配合力度更大。開業前一天晚上,區里的市政、綠化、環衛等部門的施工隊伍齊集現場,統一指揮,分批魚貫進場施工。一夜之間,浦江飯店門外的馬和煥然一新,就像變戲法一樣。
由于要等行政司鄧蓮如女士率領的代表團參加開業儀式,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開業推遲到12月19日。
19日一早,尉文淵起床后發現,腳腫得根本穿不上鞋,只好向人借了一只大號鞋。他穿著一只大一只小的皮鞋,由人背著來到現場,一瘸一拐地在現場做最后的布置,然后倚著墻迎接貴賓。
按照原定程序,上午11點正式開始交易,由交通銀行董事長、也是交易所的理事長李祥瑞授權尉文淵鳴鑼開市。11點整,興奮的來賓們還在議論著參觀著,未能全部進入儀式現場,而顯示屏已經開始顯示交易數據。情急之下,尉文淵敲響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的xxx聲開市鑼聲。
放下鑼錘,他地走進電腦房,看到謝瑋他們興奮地抱在一起跳啊跳。交易成功了!
午宴上尉文淵沒吃幾口飯。送走來賓后,他就一頭倒在了床上。此時他高燒已達40度左右,當晚被送進醫院。他在醫院呆了一個月,才被允許出院。有人問他開市xxx天的感覺。他說:沒有感覺。xxx天是怎么交易、怎么收市的我都不知道。
引咎辭職
---------身陷3.27國債風波 無奈引咎辭職
在交易所成立后的三年中,尉文淵進行了多項嘗試和。比如,市場擴容。到1992年底,上市公司數量從最初的老八股擴大到近60家。比如,擴大交易席位。交易所的會員已經從16家擴大到100多家,交易席位由最初的50個擴大到上千個,到93年更是達到了6000個。另外,他還推出一項極其大膽而有遠見的金融工具創新:國債期貨。國債期貨以及國債回購交易工具的推出,xxx活躍了國債市場,提高了金邊債券的聲譽,極大地促進了當時讓揪心的國債發行難問題的解決,也是資本市場深化發展的一次勇敢探索。但也正是三年后的3·27國債期貨事件,讓尉文淵因負監管責任而離開了他一手創建起來的交易所。
327是國債期貨合約的代號,對應1992年發行1995年6月到期兌付的3年期國庫券,該券發行總量是240億元人民幣。1995年2月23日,上海萬國證券公司違規交易327合約,最后8分鐘內砸出1056萬口賣單,面值達2112億元國債,虧損16億元人民幣,國債期貨因此夭折。英國《金融時報》稱這是中國證券史上最的一天。
本來,國債期貨常好的金融期貨品種。國債由發行還本付息,風險度小,被稱為金邊債券,具有成本低、流動性更強、可信度更高等特點;在國債二級市場上做多做空,做的只是國債利率與市場利率的差額,上下波動的幅度很小。這正是美國財政部成為國債期貨強有力支持者的原因。當時我國國債發行難,靠行政性。1992年發行的國庫券,發行一年多后,二級市場的價格最高時只有80多元,連面值都不到。中國的管理者到美國考察了一圈,發現人家的這個寶貝不錯,也比較容易控制,于是奉行拿來主義。我國國債期貨交易于1992年12月28日首先出現于上海證券交易所。1993年10月25日,上證所國債期貨交易向社會,商品交易所在期貨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國債期貨交易。1994年10月以后,中國人民銀行提高3年期以上儲蓄存款利率和恢復存款保值貼補,國庫券利率也同樣保值貼補,保值貼補率的不確定性為炒作國債期貨提供了空間,大量機構投資者由股市轉入債市,國債期貨市場行情火爆。1994年全國國債期貨市場總成交量達2.8萬億元,占上海證券市場全部證券成交額的74.6%。1994年至1995年春節前,全國開設國債期貨的交易場所陡然增到14家,成交總額達28000億元。這種態勢一直延續到1995年,與全國股票市場的低迷形成鮮明對照。
形勢似乎一片大好。但問題出在327國債期貨合約上。
327國債應該在1995年6月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補貼率,每百元債券到期應兌付132元。與當時的銀行存款利息和通貨膨脹率相比,327的回報太低了。于是有市場傳聞,財政部可能要提高327的利率,到時會以148元的面值兌付。但上海三大證券公司之一萬國證券的總裁管金生不這樣看,他認為高層正狠抓宏觀調控,財政部不會再從國庫里割肉往外掏出16億元來補貼327國債。于是管率領萬國證券做空。
1995年2月327合約的價格一直在147.80元-148.30元徘徊。23日,提高327國債利率的傳言得到,百元面值的327國債將按148.50元兌付。一直在327品種上與萬國聯手做空的遼國發突然倒戈,改做多頭。327國債在1分鐘內竟上漲了2元,10分鐘后共漲了3.77元。327國債每上漲1元,萬國證券就要賠進十幾個億。按照它的持倉量和現行價位,一旦到期交割,它將要拿出60億元資金。毫無疑問,萬國沒有這個能力。管金生鋌而走險,16時22分13秒突然發難,砸出1056萬口賣單,把價位從151.30打到147.50元,使當日開倉的多頭全線爆倉。這個行動令整個市場都目瞪口呆,若以收盤時的價格來計算,這一天做多的機構,包括像遼國發這樣空翻多的機構都將血本無歸,而萬國不僅能夠擺脫掉危機,并且還可以賺到42億元。
最意外的是所總經理尉文淵,他做夢都沒有想到貼息,美聯儲調息時都是0.25%地調,咱們一下子竟然就是5個百分點。當天下午,他陪證監會期貨部主任耿亮在場內。耿說國債期貨管理辦法修改完了,準備發布。尉正在為此高興,突然發現市場上氣氛不對勁,各地國債市場都是向上的突破性行情,327價格大幅下跌,交易量突然放大了許多。出事了!
夜里11點,尉文淵正式宣布23日16時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327品種的交易異常,是無效的,該部分不計入當日結算價、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范圍,經過此調整當日國債成交額為5400億元,當日327品種的收盤價為違規前最后簽定的一筆交易價格151.30元。
所沒有公布管和萬國的名字,但是萬國在逃,如果按照所定的收盤價到期交割,萬國賠60億元人民幣;如果按管自己弄出的局面算,萬國賺42億元;如果按照151.30元平倉,萬國虧16億元。
5月17日,中國證監會鑒于中國當時不具備開展國債期貨交易的基本條件,發出《關于暫停全國范圍內國債期貨交易試點的緊急通知》,開市僅兩年零六個月的國債期貨無奈地劃上了句號。中國xxx個金融期貨品種宣告夭折。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