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孔板
編輯微孔板是平板具有多個“孔”用作小試管.微孔板已成為分析研究和臨床診斷測試實驗室的標準工具。一種非常常見的用途是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這是人類和動物中大多數現代醫學診斷測試的基礎。
微孔板通常有6、12、24、48、96、384或1536個樣本孔,以2:3的矩形矩陣排列。一些微孔板制造有3456或9600個孔,并且已經開發出一種“陣列膠帶”產品,該產品提供壓印在柔性塑料膠帶上的連續微孔板條。
微孔板的每個孔通常可容納數十納升到幾毫升的液體。它們還可用于儲存干粉或用作支架以支撐玻璃管插入物。井可以是圓形或方形。對于復合存儲應用,xxx使用帶有緊密貼合硅膠帽墊的方形井。微孔板可以在低溫下長期儲存,可以加熱以增加孔中溶劑蒸發的速度,甚至可以用箔或透明薄膜熱封。帶有嵌入過濾材料層的微孔板是1980年代初期由幾家公司開發的,如今,微孔板幾乎適用于生命科學研究中的所有應用,包括過濾、分離、光學檢測、儲存、反應混合、細胞培養和檢測抗菌活性。
整個活細胞研究的巨大增長導致了全新的微孔板產品系列,這些產品經過“組織培養處理”,尤其適用于這項工作。這些產品的表面使用氧等離子體放電進行改性,使其表面更具親水性,從而使貼壁細胞更容易在表面上生長,否則該表面將具有很強的疏水性。
96孔液體處理機器人
許多公司已經開發出專門處理微孔板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能是從這些板中吸取或分配液體樣品的液體處理器,或在儀器之間運輸樣品的“板移動器”,在這些過程中存儲微孔板的板堆垛機,用于長期存儲的板旅館,用于處理板的洗板機,用于施加熱封的板式熱封機,用于去除熱封的脫封機,或微孔板培養箱以確保測試過程中的恒溫。儀器公司設計了讀板器,可以檢測存儲在這些板中的樣品中的特定生物、化學或物理事件。專門的讀板機還開發了可以對微孔板孔內容物進行質量控制,能夠識別空孔、填充孔和沉淀物。
微孔板的制造和組成
編輯微孔板由多種材料制成。最常見的是聚苯乙烯,用于大多數光學檢測微孔板。通過添加二氧化鈦用于光吸收或發光檢測,它可以變成白色,或者通過添加碳來進行熒光生物測定而變成黑色。聚丙烯用于制造溫度變化范圍較大的板材,例如在-80°C下儲存和熱循環。它對于新型化合物的長期儲存具有優異的性能。聚碳酸酯價格便宜且易于成型,已被用于DNA擴增的聚合酶鏈反應(PCR)方法的一次性微孔板。環烯烴現在被用于提供透射紫外光的微孔板,用于新開發的檢測。還有用于特殊應用的由實心玻璃和石英制成的微孔板。
最常見的制造工藝是注塑成型,使用聚苯乙烯、聚丙烯和環烯烴等材料來滿足不同的溫度和耐化學性需求。玻璃也是一種常見材料,真空成型可用于許多其他塑料,例如聚碳酸酯。復合微孔板、過濾器底板、固相萃取(SPE)板,甚至一些先進的PCR板設計都使用多個組件,這些組件分別成型,然后組裝成成品。ELISA板現在可以由8個孔的12個獨立條帶組裝而成,從而更容易僅部分使用板。
微孔板的歷史
編輯最早的微孔板是由匈牙利人GyulaTakátsy博士于1951年創建的,他在Lucite加工了6排每排12個“孔”。然而,微孔板的普遍使用始于1980年代后期,當時JohnLiner推出了模制版本。到1990年,有超過15家公司生產各種具有不同功能的微孔板。據估計,僅在2000年就使用了1.25億個微孔板。“Microtiter”一詞是ThermoElectronOY(美國商標754,087)的注冊商標。由于“Microtiter”是注冊商標,因此不應用作通用術語。
微孔板的其他商品名稱包括Viewplate和Unifilter(由Polyfiltronics于1990年代初推出,并由現為PerkinElmer的一部分的PackardInstrument出售)。
1996年,生物分子篩選協會(SBS),即后來的生物分子科學協會,開始著手創建微孔板的標準定義。一系列標準于2003年提出,由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NSI)代表SBS發布。標準管理微孔板的各種特性,包括孔尺寸(例如直徑、間距和深度)以及微孔板特性(例如尺寸和剛度)(標準化尺寸127.76毫米×85.48毫米),允許微孔板、儀器之間的互操作性和來自不同供應商的設備,在實驗室自動化中尤為重要.2010年,生物分子科學協會與實驗室自動化協會(ALA)合并成立了一個新組織,即實驗室自動化和篩選協會(SLAS)。此后,微孔板標準被稱為ANSI/SLAS標準。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29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