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中信證券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該公司”或“公司”)于1995 年10 月25 日正式成立,原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300,000,000.00 元,由中國中信集團公司(原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中信寧波信托投資公司、中信興業信托投資公司和中信上海信托投資公司共同出資組建。
1999 年,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以下簡稱“證監會”)(證監機構字[199 9]121 號),該公司增資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于2003 年1 月6 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注冊地為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深南大道7088 號招商銀行大廈第A 層。根據證監會《關于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增資改制的批復》(證監機構字50 號及121 號)和中國中信集團公司《關于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資本公積和盈余公積金轉增資本的通知》,該公司于1999 年以資本公積535,187,924.06 元、盈余公積88,075,035.48 元、未分配利潤76,737,040.46 元轉增資本。同年,該公司增資1,730,400,000.00 元,其中1,081,500,000.00 元作為股本,648,900,000.00元作為資本公積。該公司增資后的注冊資本為2,081,500,000.00 元,股本為2,081,500,000.00 元。增資結果已經天華會計師事務所天華驗字第146 號驗資報告驗證。
2002 年,經證監會證監發行字129 號文核準,該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 股)400,000,000 股,每股面值1.00 元,發行后的注冊資本為2,481,5 00,000.00 元。增資結果已經天華會計師事務所天華驗字026 號驗資報告驗證。2005 年8 月該公司完成股權分置工作。股權分置完成后,該公司總股本仍為2,481,500,000 股,所有股份均為流通股,其中有限售條件的股數為1,941,500,000 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78.24%;無限售條件的股數為540,000,000 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 21.76%。
2006 年6 月,經證監會《關于核準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通知》(證監發行字23 號文)核準,該公司以非公開方式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 股)500,000,000 股,每股面值1.00元。此次發行后,該公司總股本為2,981,500,000 股,其中有限售條件的股數為2,441,500,00 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81.89%,無限售條件的股數為540,000,000 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18.11%。本次增資結果已經天華會計師事務所天華驗字(2006)009-37 號驗資報告驗證。
2007 年8 月27 日,該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333,733,800 股。發行完成后,該公司的總股本增至3,315,233,800 股。此次發行經證監會證監發行字[200 7]244 號文核準。此次募集資金總額24,999,998,958.00 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金額為24,976,191,957.66 元。經天華中興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為此次發行出具的天華驗字第1009-58 號驗資報告驗證。
2008 年4 月,根據2007 年度股東大會通過的《2007 年度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轉增議案》決議,該公司按每10 股轉增10 股的比例,以資本公積向全體股東轉增股份,每股面值1.00 元,增加股本3,315,233,800.00 元。轉增后該公司股本變更為6,630,46 7,600.00 元。此次增資結果已經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安永華明(2008)驗字第6046943 5–A03 號驗資報告驗證。
2006 年8 月起,該公司部分有限售條件股份限售期滿開始流通,截止2008 年12月 31 日,無限售條件流通股的股份數量增至6,570,467,600 股。截止2008 年12 月31 日,公司擁有直屬證券營業部共計40 家,此外公司尚有1 家證券營業部正在籌建過程中;擁有全資子公司6 家,即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信金通證券”)、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信基金”)、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基金”)、金石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石投資”)、中信期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期貨”)、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中信證券國際”);擁有控股子公司3 家,即中信萬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 中信萬通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信建投證券”)、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產業基金”)。
截止2008 年12 月31 日,公司共有員工3,179 人,其中高級管理人員共計7 人。
產品服務
中信證券公司主營業務范圍為:證券(含境內上市外資股)的代理買賣;代理證券還本付息、分紅派息;證券的代保管、鑒證;代理登記開戶;證券的自營買賣;證券(含境內上市外資股)的承銷(含主承銷);客戶資產管理;證券投資咨詢(含財務顧問)。
公司長期以來秉承“穩健經營、勇于創新”的原則,在若干業務領域保持或取得xxx地位。2007年公司股票承銷的市場份額20%,排名第二;企和金融債承銷的市場份額20%,排名xxx;公司及控股公司合并的股票基金交易額市場份額8.08%,排名xxx;公司控股基金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合并占8.07%的市場份額,排名xxx;人民幣集合理財資產凈值市場份額15.7%,排名xxx;權證創設總量市場份額29%,排名xxx;研究團隊繼續以較大優勢蟬聯xxx。
中信證券下屬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萬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證期貨有限公司、金石投資有限公司、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標普指數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包括所屬子公司在內,中信證券在境內合計擁有165家證券營業部、61家證券服務部和4家期貨營業部。
2008年公司股票承銷的市場份額17.39%,排名xxx;債券承銷的市場份額12.15%,排名xxx;公司及控股公司合并的股票基金交易額市場份額8.56%,排名xxx;公司控股基金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合并市場份額10.29%,排名xxx;研究團隊蟬聯xxx。
所獲榮譽
2005年,中信證券被《新財富》社評選為“本土最佳證券公司”xxx名。
2007、2008年評選為“本土最佳投行團隊”xxx名。
2006、2007、2008年連續三年評選為“本土最佳研究團隊”xxx名。
2006年“本土最佳銷售團隊”xxx名。
2002年至2005年、2008年公司被《亞洲貨幣》評選為“中國最佳債權融資行”。
2004、2007、2008年評選為“中國最佳股權融資行”。
2007、2008年評選為“中國最佳經紀行”。
2008年被《亞洲金融》評為“中國最佳經紀行”和“中國最佳債權融資行”。
2006、2007年評選為“本土最佳研究團隊”xxx名,2006年“本土最佳銷售團隊”xxx名。2002年至2005年連續被《亞洲貨幣》評為“中國最佳債權融資行”。公司2003年至2005年連續榮獲《亞洲貨幣》“中國最佳股權融資行”,2006及2007年被《亞洲貨幣》評為“xxx最佳股票承銷機構”。
主要領導
中信證券黨委:中信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常振明
黨委副、中信證券董事長:中信集團總經理助理、董事會辦公室主任張佑君
涉嫌違規 高管遭協查
2015年8月25日,中信證券徐某等8人涉嫌違法從事證券交易活動已被機關要求協助調查。徐某即為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董事總經理徐剛。
8月27日,財新報道中信證券另外被要求協助調查的7人中還包括了兩名執行委員會委員葛小波和劉威、權益投資部行政負責人許駿、證券金融業務線行政負責人房慶利以及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梁鈞。
7月至8月的股災救市行動中,中信證券拿出大筆自有資金,在眾多券商中表現踴躍,被市場一度稱為“國家救市御用”。
撤銷證券業務許可證
2015年10月20日,深交所發布公告稱,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已被證監會撤銷證券業務許可。
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是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前身是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于2011年12月更名為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
立案調查
2015年11月26日,中信證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其中提及: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相關,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中信證券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及全體履職董事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并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公司將全面配合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調查工作,同時嚴格按照有關履行信息披露義務。[2]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2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