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1951年考入大學經濟系。
1955年畢業于大學經濟系,后留校任教。
1985-1992年任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管理系系主任(1985年大學經濟系撤系建院,成立經濟學院,下設經濟系、經濟管理系、世界經濟系)。
1988~2002年,任全國第七屆、八屆、九屆常委、全國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03~2007年,任全國政協第十屆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1993-1994年任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1993年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管理系與管理科學中心合并成立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1994年至2005年任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1994年經濟管理學院更名為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1998年獲理工大學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曾獲得孫冶方經濟學、中國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貢獻(個人最高)、國家教委科研一等等。曾主持《證券法》起草、《證券投資基金法》起草。
2005年至今任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2008年至今任全國政協第十一屆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還擔任: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大學管理科學中心主任、大學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民生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國際交流協會顧問、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執行副理事長、中國企業投資協會副會長、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名譽主任、貴州畢節試驗區專家顧問組組長。
2013年起,任中國民生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2013年3月當選中國人民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2013年第十四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終身成就
人物經歷 任職經歷
厲以寧厲以寧教授,畢業后留校工作,歷任資料員、助教、、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大學經濟管理系系主任、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曾任大學管理科學中心主任、大學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現任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院長、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厲以寧教授還擔任中國國際交流協會顧問、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執行副理事長、中國企業投資協會副會長等職。厲以寧教授自2003年一直擔任貴州省畢節試驗區專家顧問組組長。
厲以寧教授于1988年至2002年任七屆、八屆、九屆全國常委、全國財經委員會副主任、法律委員會副主任,2003年至2007年任十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2008年起任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從業經歷
1955年畢業于大學經濟系,后留校任教
1985-1992年任大學經濟管理系系主任
1993-1994年任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
1994年至2005年任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2005年至今任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國家形象
厲以寧?2010年7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正式啟動了《國家形象系列宣傳片》的拍攝工作。作為參演人員,入選2010年《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人物。該片是為塑造和提升中國繁榮發展、進步、文明、和平和諧的國家形象而設立的重點項目,是在新時期探索對播新形式的一次有益嘗試。厲以寧先生參拍“國家形象宣傳片”出場于版本二畫面二。
版本一出場人物順序:
畫面一:章子怡、范冰冰、楊麗萍、周迅、張梓琳;畫面二:千手(邰麗華);畫面三:袁隆平;畫面四:李彥宏、丁磊、馬云;畫面五:王建宙;畫面六:非凡的中國人民(普通群眾);畫面七:中國的設計師;畫面八:時尚的中國模特;畫面九:宇航員(楊利偉等)。
版本二出場人物順序:
畫面一:鄧亞萍、姚明、丁俊暉、郭晶晶、郎平;畫面二:丘成桐、吳敬璉、孫家棟、厲以寧、岑拯;畫面三:黃永玉;畫面四:譚晶、云迪、、劉歡、朗朗、譚盾;畫面五:非凡的中國人民(普通群眾);畫面六:白巖松、敬一丹、水均益、陳魯豫;畫面七:甄子丹、林浩、金晶;畫面八:陳凱歌、吳宇森;畫面九:宇航員(楊利偉等)。
人物成就 出版獲
厲以寧教授在經濟學理論方面著書多部,并發表了大量文章,是我國最早提出股份制理論的學者之一。他提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非均衡理論,并對“轉厲以寧型”進行理論探討,這些都對中國經濟的與發展產生了深遠厲以寧影響。厲以寧教授還主持了《證券法》和《證券投資基金法》的起草工作。
厲以寧教授因為在經濟學以及其他學術領域中的杰出貢獻而多次獲。其中包括 “孫冶方經濟學”、“國家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證書”、“金三角”、國家教委科研一等、與發展國際合作(個人最高)、第十五屆福岡亞洲文化——學術研究(日本)、第二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等。1998年榮獲理工大學授予的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
厲以寧教授的主要著作包括:《中國經濟雙重轉型之》《體制·目標·人:經濟學面臨的挑戰》《中國經濟的思》《非均衡的中國經濟》《中國經濟與股份制》《股份制與現代市場經濟》《經濟學的倫理問題》《轉型發展理論》《超越市場與超越—論力量在經濟中的作用》《資本主義的起源—比較經濟史研究》《羅馬—拜占庭經濟史》《論民營經濟》《工業化和制度調整》等。
學術成就
厲以寧教授的理論創新,提新的基尼系數算法,運用高明的數學手法為解決差距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該理論受到國際經濟學界贊譽。
主要貢獻
厲以寧教授在經濟學理論方面著書多部,并發表了大量文章,是中國最早提出股份制理論的學者之一。他提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非均衡理論,并對“轉型”進行理論探討,這些厲以寧都對中國經濟的與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厲以寧教授還主持了《證券法》和《證券投資基金法》的起草工作。
厲以寧教授因為在經濟學以及其他學術領域中的杰出貢獻而多次獲。其中包括 “孫冶方經濟學”、“國家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證書”、“金三角”、國家教委科研一等、與發展國際合作(個人最高)、第十五屆福岡亞洲文化——學術研究(日本)、第二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等。1998年榮獲理工大學授予的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
厲以寧教授的主要著作包括:《體制·目標·人:經濟學面臨的挑戰》《中國經濟的思》《非均衡的中國經濟》《中國經濟與股份制》《股份制與現代市場經濟》《經濟學的倫理問題》《轉型發展理論》《超越市場與超越—論力量在經濟中的作用》《資本主義的起源—比較經濟史研究》《羅馬—拜占庭經濟史》《論民營經濟》《工業化和制度調整》等。
人物作品 個人專著
1. 《論加爾布雷思的制度經濟學說》,,商務印書館,1979年。
2. 《教育經濟學》,,出版社,1984年。
3. 《關于經濟問題的通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4. 《消費經濟學》,,人民出版社,1984年。
5. 《簡明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85年。
6. 《體制·目標·人:經濟學面臨的挑戰》,,人民出版社,1986年。
7. 《社會主義經濟學》,,商務印書館,1986年。
8. 《經濟體制的探索》,,出版社,1987年。
9. 《國民經濟管理學》,,人民出版社,1988年(xxx版);1998年(修訂版)。
10. 《非均衡的中國經濟》,,經濟日報出版社,1990年(xxx版);廣東,廣東經濟出版社,1998年。
11. 《股份制與現代市場經濟》,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 《經濟學的倫理問題》,,三聯書店,1995年。
13. 《轉型發展理論》,,同心出版社,1996年。
14.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湖南,湖南出版社,1997年。
15. 《超越市場與超越——論力量在經濟中的作用》,,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
16. 《資本主義的起源——比較經濟史研究》,,商務印書館,2003年。
17. 《羅馬—拜占庭經濟史》(上、下冊),,商務印書館,2006年。
18. 《論民營經濟》,,大學出版社,2007年。
個人文集
19. 《厲以寧經濟論文選(經濟部分)》,,人民出版社,1986年。
20. 《厲以寧選集》,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21. 《中國經濟的思》,,中國展望出版社,1989年。
22. 《中國經濟往何處去》,,商務印書館,1989年。
23. 《中國經濟與股份制》,,大學出版社;,文化教育出版社,1992年。
24. 《轉軌與起飛:當前中國經濟熱點問題》,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25. 《經濟、文化與發展》,,三聯書店,1996年。
26. 《經濟錄》,,大學出版社,1998年。
27. 《厲以寧九十年代文選》,,大學出版社,1998年。
28. 《市場經濟的足跡》,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29. 《面對之》,,中國發展出版社,1999年。
30. 《厲以寧大學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
31. 《厲以寧經濟評論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
32. 《厲以寧論文精選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
33. 《厲以寧論集》,,中國發展出版社,2008年。
34. 《厲以寧自選集》,,學習出版社,2008年。
35.1998年 中國非國有經濟年鑒創刊成立 厲以寧擔任顧問(羅涵先同志邀請)
36.
合著圖書
35. 張培剛、厲以寧:《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人民出版社,1980年。
36. 羅志如、厲以寧:《二十世紀的英國經濟:“英國病”研究》,,人民出版社。
37. 陳振漢、厲以寧:《工業區位理論》,,人民出版社,1982年。
38. 胡代光、厲以寧:《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主要流派》,,商務印書館,1982年。
39. 李正、厲以寧、陳孟熙:《經濟學常識(經濟學說史部分)》,,中國青年出版社,1983年。
40. 厲以寧、秦宛順:《現代經濟學概論》,,大學出版社,1983年。
41. 厲以寧、吳易風、李懿:《福利經濟學述評》,,商務印書館,1984年。
42. 張培剛、厲以寧:《微觀宏觀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43. 厲以寧、吳世泰:《就業理論的演變》,,華夏出版社,1988年。
44. 羅志如、范家驤、厲以寧、胡代光:《當代經濟學說》,,大學出版社,1989年。
45. 厲以寧、孟曉蘇、李源潮、李克強:《繁榮的戰略選擇》,,經濟日報出版社,1991年。
46. 厲以寧、曹鳳岐、張國有:《怎樣組建股份制企業》,,大學出版社,1993年。(1998年修訂版,改名為:《怎樣組建股份制與股份合作制企業》)。
47. 厲以寧、章錚:《經濟學基礎知識》,,中國經濟出版社,1994年。
48. 厲以寧、章錚:《經濟學》,,中國計劃出版社,1995年。
49. 胡代光、厲以寧、袁東明:《凱恩斯主義的發展和演變》,,大學出版社,2004年。
主編圖書
50. 厲以寧主編,陳良焜、孟明義、王善邁副主編:《教育經濟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51. 厲以寧、秦宛順主編:《中國對外經濟與國際收支研究》,,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
52. 陳岱孫、厲以寧主編:《國際金融學說史》,,中國金融出版社,1991年。
53. 厲以寧主編:《凱恩斯主義與中國經濟》,,人民出版社,1991年。
54. 秦宛順主編,厲以寧副主編:《教育投資決策研究》,,大學出版社,1992年。
55. 厲以寧主編,陳良焜、秦宛順副主編:《中國宏觀經濟的分析》,,大學出版社,1992年。
56. 厲以寧主編,陳良焜、秦宛順副主編:《中國商品經濟運行機制》,,大學出版社,1992年。
57. 厲以寧、秦宛順、靳云匯主編:《中國經濟增長和波動》,,中國計劃出版社,1993年。
58. 厲以寧主編,陳良焜、榮志剛副主編:《中國社會福利模型:老年保障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59. 厲以寧主編,王立彥副主編:《鄉鎮企業股份制:組建和運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
60. 厲以寧主編,閔維方副主編:《教育的社會經濟效益》,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61. 厲以寧、曹鳳岐主編:《中國企業的跨國經營》,,中國計劃出版社,1996年。
62. 董輔礽、厲以寧、韓志國主編:《國有企業:你的在何方》,,經濟科學出版社,1997年。
63. 厲以寧、J. Warford主編:《中國自然資源定價研究》,,中國科學出版社,1997年。(該書另有英文版。Li Yining J. Warford Ed., NATURAL RESOURCE PRICING IN CHINA: WATER SUPPLY, COAL AND TIMBER. MRM International Press, 1998)
64. 董輔礽、厲以寧主編:《中國經濟與21世紀對話》,廣東,廣東經濟出版社,1998年。
65. 厲以寧主編,曹鳳岐、王其文、張維迎副主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大學出版社,1998年。
66. 厲以寧、董輔礽、韓志國主編:《中國經濟跨世紀的主題和難題》,,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
67. 厲以寧、曹鳳岐主編,何志毅副主編:《中國企業管理教學案例》,,大學出版社,1999年。
68. 厲以寧主編,胡健穎、孟曉蘇、顧云昌、于鴻君副主編:《中國住宅市場的發展與政策分析》,,中國物價出版社,1999年。
69. 厲以寧主編,胡健穎、胡兆量、馬戎、于鴻君副主編:《區域發展新思—中國社會發展不平衡對現代化進程的影響與對策》,,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年。
70. 厲以寧主編:《中國經濟運行與增長》,,學習出版社,2000年。
71. 厲以寧、曹鳳岐主編,于鴻君副主編:《跨世紀的中國投資基金業》,,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
72. 厲以寧主編,章錚副主編:《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73. 厲以寧、吳易風、丁冰主編:《經濟全球化與西部大開發》,,大學出版社,2001年。
74. 厲以寧主編,章錚、副主編:《中國城鎮就業研究》,,中國計劃出版社,2001年。
75. 厲以寧、蔡曙濤主編:《理論與當代中國管理學》,,大學出版社,,教育出版社,2004年。
76. 厲以寧、J.Warford主編:《中國的與可持續發展:CCICED經濟工作組研究概要》,,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
77. 厲以寧、單忠東主編,王詠梅、劉偉副主編:《風物長宜放眼量:“非公經濟36條”落實情況區域調查》,,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年。
78. 《厲以寧詞一百首》,,與建設出版社,1998年。
79. 《山景總須橫側看:厲以寧散文集》,,大學出版社,2003年。
80. 《厲以寧詩詞選集》(上、下冊),,商務印書館,2008年。
獲得榮譽
厲以寧因為在經濟學以及其他學術領域中的杰出貢獻而多次獲,包括中國經濟學界的最高“孫冶方經濟學”、“國家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證書”、“金三角”、國家教委科研一等、中國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貢獻(個人最高)、2008經濟年度人物特別榮譽、2009年中國經濟理論創新。
2013.12.12日在2013年第十四屆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晚會上榮獲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終身成就》。
研究領域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
國民經濟管理學
社會主義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
比較經濟史
經濟學
中國宏觀經濟問題
宏觀經濟的微觀基礎等
人物觀點 主要觀點
——“充分就業是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的xxx目標”,“股份制是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1980年5月在解決就業問題座談會上的發言
——教育的不平等引起就業不平等,就業不平等引起收入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引起生活不平等,導致下一代又不平等。教育經費應該占到國家財政支出的4%以上。——1986年國家教育發展研究課題報告
——“減員增效從宏觀來說,是根本錯誤的”,“不應該提倡“減員增效,”“的首要經濟目標是增加就業機會”。——1998年對宏觀經濟的
——城鄉二元體制是不合理的,一定要消除。——南方都市報2007年6月12日C02-C03版
——對待證券市場,必須做兩件事情:xxx,加強監管,防止出現詐騙、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第二,始終把對股民風險教育放在重要的。——南方都市報2厲以寧007年6月12日C02-C03版
——當前最重要的是要消除“零就業家庭”(指的是父母、子女均待業),有責任采取稅收、補貼等優惠政策幫助“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實現就業,要加大就業培訓、再培訓,鼓勵人們去各類企業工作。發展民營經濟是解決當前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南方都市報2007年6月12日C02-C03版
——“三十年最遺憾的事情之一就是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地極慢。一定要推行社會保障制度的,讓更多的人能享受到。具體體現在,比如育的保障,比如基本醫療的保障,比如說養老的保障,還有生活最低程度的保障,包括廉租房的保障。”——2008年1月10日對話節目
——“農民的土地流轉必須和社會保障連在一起。”——2009年1月年度經濟人物頒發言[2]
——“城市中,應該放寬對小攤販的管制。在當前情況下,就業問題這么重要,你給人家開條,給小攤販留條,不要讓這些小攤販整天躲來躲去的。”“通過增加環衛工人和交通協管員,可以解決小販帶來的衛生與交通問題”。——2009年上的發言
——厲以寧基尼系數算法:“厲以寧教授在接受日報采訪時重新定義了基尼系數的算法,通過他的算法,中國的基尼系數被大幅降低。厲以寧教授的新基尼系數理論指出,以中國這么大的國家,這么復雜的社會發展狀況,較好的計算方法是先計算中國最基本的社會經濟單元――家庭的基尼系數,然后再由下向上,逐級加權平均,算出總基尼系數。只有這樣的計算方法才能正確評估中國的分化狀況。根據這種計算方法,中國目前的基尼系數將是一個低于0.2的數值。厲以寧教授表示,雖然有點匪夷所思,但是事實就是如此--中國不存在分化問題。中國目前的問題恰恰是分化太小,這表明中國目前仍然是一個xxx平均主義盛行的國家。必須徹底反對xxx平均主義,拉大差距,中國人才有勤奮工作的壓力和動力,P才能上去,中國才能進步。當然我們可以認為這是在掩飾中國目前出現的分化的問題,因為中國的分化問題是顯而易見的,并不是一個算法就可以掩飾過去的。
算法只是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他,并不是說我們不理解。在這一點上,厲以寧的行為是比較的。改變基尼系數的算法,或是重新定義,則評判基尼系數的標準也需要改變。如果依舊以原有算法的評判標準來進行評判的話,已經失去了基尼系數本身的意義,中國的分化問題并不是用新算法就能過去的。事實是顯而易見的,試圖改善指標應從民生措施上下功夫,而非算法上的數字游戲。舉例說明,就像滿分為150分的考試,當厲以寧的解答可以獲得90分,卻試圖告訴家長他在一場通常為100分的考試中取得了90分一樣。
言論
xxx個,利益集團。利益集團他們認為于他們的利益,因此有各種不同的反應。
第二個,按照制度經濟學的觀點,有制度慣性,也叫徑依賴。老走慣了,走新總是這兒也不合適,那兒也不合適,走老總是最保險的。這兩個問題都需要在中解決。
最新觀點
首先,要加快完善證券市場監督機制,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減少銀行xxx壓力。比如,創業板就已經大量緩解了科技型企業缺乏資金的問題。
其次,央行要轉換貨幣調節方式,變數量調節為價格調節。現在央行已經在做這樣的調整,繼續加強力度。
第三,幾年前,為了經濟有所改善,避免經濟過熱,央行曾多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之后,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又降低了存款準備金率,但總的來說,提高的次數多,降低的次數少。到現在來說,存款準備金率仍然是高的,可以適度降低。
第四,應設決民間資金由地下轉入地上的陽光化的困難。在浙江等地,一些民間資金持有人出于一些顧慮,不敢轉入地上,在這個問題上,制定統一政策,以寬民間資本。
厲以寧最后強調,根據國內經濟形勢,物價高幅度上漲沒有基礎,減輕企業融資成本具備條件,應當明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個時候不降低利率,還待何時?
經典語錄
“勞動密集型企業也可以創新。中國不能離開勞動密集型企業。”
“廣東經濟轉型,晚轉不如早轉。否則就要落后于長三角和渤海經濟圈。”
“其實,他們帶來的問題無非是兩個,一是他們擺攤的地方周圍很臟,二是擋了交通。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可以多雇一些人打掃衛生和引導交通,這樣又可以帶給一部人就業的機會。”
“為了達到的目標,必須一代人,這一代人就是3000萬老工人。8億多農民和工人是中國巨大的財富,沒有他們的辛苦哪有少數人的,他們的存在和維持現在的狀態是很有必要的。”
著名
李克強、李源潮、陸昊、孟曉蘇、龔方雄。
李克強師從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北大讀博期間,李克強與厲以寧、李源潮等師友合著《繁榮的戰略選擇》一書。這本書的所有論點后來完全被認同,漸漸變為正在實行的政策。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