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便攜式媒體播放器
編輯便攜式媒體播放器(PMP)或數字音頻播放器(DAP)是一種便攜式消費電子設備,能夠存儲和播放數字媒體,例如音頻、圖像和視頻文件。數據通常存儲在光盤(CD)、數字視頻光盤(DVD)、藍光光盤(BD)、閃存、微型驅動器或硬盤驅動器上;大多數早期的PMP使用物理媒體,但現代播放器大多使用閃存。相比之下,模擬便攜式音頻播放器播放來自使用模擬信號存儲的非數字媒體的音樂,例如盒式磁帶或黑膠唱片。
數字音頻播放器通常作為“MP3播放器”進行營銷和銷售,即使它們也支持其他文件格式和媒體類型。PMP術語是后來引入的,用于具有附加功能(例如視頻播放)的設備。一般來說,它們是便攜式的,采用內部或可更換電池,配備3.5毫米耳機插孔,用戶可以將耳機插入或連接到音箱或架式立體聲系統,或者可以通過無線連接連接到汽車和家庭立體聲系統,例如作為藍牙.一些播放器還包括FM收音機調諧器、錄音和其他功能。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銷量的增加導致便攜式媒體播放器的銷量下降,導致大多數設備被淘汰,盡管某些旗艦設備如AppleiPod和SonyWalkman仍在生產中。便攜式DVD/BD播放器仍然由世界各地的品牌制造。
便攜式媒體播放器的類型
編輯數字音頻播放器一般按存儲介質分類:
- 基于閃存的播放器:這些是非機械固態設備,將數字音頻文件保存在內部閃存或稱為存儲卡的可移動閃存介質上。由于閃存技術的進步,這些最初的低存儲設備現在可以在商業上使用,最高可達128GB。因為它們是固態的并且沒有移動部件,所以它們需要更少的電池電量,在播放期間不太可能跳過,并且可能比基于硬盤的播放器更能抵御掉落或碎片等危險。其中一些可能被設計為USB閃存驅動器。
- 基于硬盤的播放器或數字點唱機:從硬盤驅動器(HDD)讀取數字音頻文件的設備。截至2010年,這些播放器的容量更高,最高可達500GB。在典型的編碼率下,這意味著數萬首歌曲可以存儲在一個播放器上。這些單元的缺點是硬盤驅動器消耗更多功率,更大更重并且本質上比固態存儲更脆弱,因此需要更加小心不要掉落或以其他方式錯誤處理這些單元。
- MP3CD/DVD播放器:便攜式CD播放器,可以解碼和播放存儲在CD上的MP3音頻文件。當這些播放器的xxx批發布時,此類播放器通常比硬盤驅動器或基于閃存的播放器更便宜。他們使用的空白CD-R介質非常便宜,每張光盤的成本通常不到0.15美元。這些設備具有能夠播放標準“紅皮書”CD-DA的功能音頻CD。一個缺點是,由于這些設備的磁盤轉速較低,如果它們在播放過程中受到不均勻的加速(抖動),則更容易出現文件的跳過或其他誤讀。然而,播放器本身的機制可能非常堅固,并且通常不像基于硬盤驅動器的播放器那樣容易因掉落而造成xxx性損壞。由于一張CD通常只能保存大約700兆字節的數據,因此大型庫將需要多個磁盤來容納。但是,一些更高端的設備也能夠讀取和播放存儲在更大容量DVD上的文件;有些還可以播放和顯示視頻內容,例如電影。另一個考慮因素可能是這些設備的相對較大的寬度,因為它們必須能夠容納CD。
- 網絡音頻播放器:通過(WiFi)網絡連接以接收和播放音頻的播放器。這些類型的單元通常沒有任何自己的本地存儲,并且必須依靠服務器(通常也是同一網絡上的個人計算機)來提供音頻文件以供播放。
- USB主機/存儲卡音頻播放器:依靠USB閃存驅動器或其他存儲卡讀取數據的播放器。
市場增長
2001年10月23日,AppleComputer推出了xxx代iPod,這是一款基于5GB硬盤驅動器的DAP,帶有一個1.8"硬盤驅動器和一個2"單色顯示器。隨著簡潔的用戶界面和更小的外形尺寸的發展,iPod最初在Macintosh社區中很流行。2002年7月,Apple推出了iPod的第二代更新,通過MusicmatchJukebox與Windows計算機兼容。iPod迅速成為最受歡迎的DAP產品,并在2000年代初期和中期引領了這個市場的快速增長。
2001年底發布的愛可視點唱機6000是一款帶硬盤的DAP,是同類產品中最早的一款
2002年,Archos發布了xxx款“便攜式媒體播放器”(PMP),ArchosJukeboxMultimedia,帶有一個1.5英寸的小彩色屏幕。制造商已經實現了在他們的設備中查看圖像和播放視頻的功能。第二年,愛可視發布了另一款多媒體點唱機AV300,配備3.8英寸屏幕和20GB硬盤。同年,東芝發布了xxx款Gigabeat。2003年,戴爾推出了名為DellDJ的便攜式數字音樂播放器系列。它們于2006年停產。
“MP4播放器”這個名稱是廉價便攜式媒體播放器的營銷術語,通常來自鮮為人知的或通用設備制造商。這個名字本身是用詞不當,因為到2007年為止,大多數MP4播放器都與MPEG-4Part14或.mp4容器格式不兼容。相反,該術語指的是他們播放更多文件類型的能力,而不僅僅是MP3。從這個意義上說,在巴西等一些市場,添加到給定媒體播放器的任何新功能都會增加數量,例如MP5或MP12播放器,盡管沒有相應的MPEG-5標準(如2018年,目前仍在開發的標準是MPEG-4)。
韓國的iriver最初生產便攜式CD播放器,然后從2002年開始生產數字音頻播放器和便攜式媒體播放器。Creative還推出了ZEN系列。這兩者在一些地區都獲得了很高的知名度。
2004年,微軟試圖通過推出便攜式媒體中心(PMC)平臺來利用不斷增長的PMP市場。它是在2004年消費電子展上推出的,同時宣布了由Creative共同開發的Zen便攜式媒體中心。MicrosoftZune系列后來基于PMC實現的播放器之一GigabeatS。
2005年5月,閃存制造商閃迪攜Sansa系列播放器進軍PMP市場,先是e100系列,然后是m200系列、c100系列。
2007年,Apple推出了iPodTouch,這是xxx款配備多點觸控屏幕的iPod。之前也有類似的產品,比如2006年的iriverclix。
常見的音頻格式
編輯音頻格式分為三類:
- 未壓縮的PCM音頻:大多數播放器也可以在WAV或AIFF等容器中播放未壓縮的PCM。
- 無損音頻格式:這些格式保持每首歌曲或光盤的高保真音質。這些是CD使用的,許多人建議使用無損音頻格式來保持桌面音頻文件中的CD質量。其中一些是:AppleLossless(專有格式)和FLAC(免版稅)是越來越流行的無損壓縮格式,可保持Hi-fi質量。
- 有損壓縮格式:大多數音頻格式使用有損壓縮,以生成與所需音質兼容的盡可能小的文件。有損壓縮文件的大小和音質之間存在權衡;大多數格式允許不同的組合——例如,MP3文件每秒可能使用32(最差)、128(合理)和320(最佳)千比特。
還有免版稅的有損格式,例如用于一般音樂的Vorbis和用于錄音的Speex和Opus。從CD上“翻錄”音樂時,許多人建議使用無損音頻格式來保持桌面音頻文件中的CD質量,并在將音樂復制到便攜式播放器時將其轉碼為有損壓縮格式。特定音頻播放器支持的格式取決于其固件;有時固件更新會添加更多格式。MP3和AAC是主要格式,并且幾乎得到普遍支持。
便攜式媒體播放器的軟件
編輯PMP早先與插入設備驅動程序的安裝CD/DVD打包在一起(對于某些播放器,還有能夠在播放器和計算機之間無縫傳輸文件的軟件)。然而,對于后來的播放器,這些通常可以通過制造商的網站在線獲得,或者通過通用大容量存儲(UMS)或媒體傳輸協議(MTP)越來越多地被操作系統本地識別。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3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