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荷密度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電荷密度

    編輯

    電磁學中,電荷密度是每單位長度、表面積或體積的電荷量。體積電荷密度(由希臘字母ρ表示)是單位體積的電荷量,在SI系統中以庫侖每立方米(C?m-3)為單位測量,在體積中的任何點。表面電荷密度(σ)是單位面積上的電荷量,以庫侖每平方米(C?m-2)為單位,在a二維表面上的表面電荷分布。線性電荷密度(λ)是在線電荷分布上任意點處每單位長度的電荷量,以每米庫侖數(C?m-1)為單位。電荷密度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負的,因為電荷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負的。

    由于所有電荷都由可以理想化為點的亞原子粒子攜帶,因此連續電荷分布的概念是近似值,在小長度尺度上變得不準確。電荷分布最終由被不包含電荷的區域隔開的單個帶電粒子組成。例如,帶電金屬物體中的電荷由在金屬晶格中隨機移動的傳導電子組成。靜電是由物體表面的離子組成的表面電荷和真空管中的空間電荷引起的由在空間中隨機移動的自由電子云組成。導體中的電荷載流子密度等于每單位體積的移動電荷載流子(電子、離子等)的數量。任何點的電荷密度等于電荷載流子密度乘以粒子上的基本電荷。然而,由于電子上的基本電荷非常小(1.6?10-19C),并且在宏觀體積中有很多(大約有1022立方厘米銅中的傳導電子)連續近似在應用于宏觀體積時非常準確,甚至是納米級以上的微觀體積。

    電荷密度

    狹義相對論中的電荷密度

    編輯

    狹義相對論中,由于長度收縮,一段導線的長度取決于觀察者的速度,因此電荷密度也取決于速度。AnthonyFrench描述了載流導線的磁場力是如何由這種相對電荷密度產生的。他使用(第260頁)明可夫斯基圖來顯示“中性電流承載線如何呈現出在移動框架中觀察到的凈電荷密度”。當電荷密度在移動的參考系中測量時,它被稱為適當的電荷密度。

    事實證明,電荷密度ρ和電流密度J在洛倫茲變換下一起變換為四電流矢量。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31926/

    (7)
    詞條目錄
    1. 電荷密度
    2. 狹義相對論中的電荷密度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