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投資分析是指投資者(法人或自然人)購買股票、債券、基金等有價證券以及這些這些有價證券的衍生產品,以獲取紅利利息及資本利得的投資行為和投資過程。
定義
證券投資分析概述
證券投資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法,技術分析法、演化分析法,其中基本分析主要應用于投資標的物的選擇上,技術分析和演化分析則主要應用于具體投資操作的時間和空間判斷上,作為提高證券投資分析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有益補充。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技術分析要有基本分析的支持,才可避免緣木求魚,而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要納入演化分析的框架,才能真正提高可持續能力!
(1)基本分析:基本分析法是以傳統經濟學理論為基礎,以企業價值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決定企業內在價值和影響股票價格的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發展前景、企業經營狀況等進行詳盡分析,以大概測算上市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和安全邊際,并與當前的股票價格進行比較,形成相應的投資。基本分析認為股價波動不可能被準確預測,而只能在有足夠安全邊際的情況下買入股票并長期持有。主要教材:《證券分析》等。
(2)技術分析:技術分析法是以傳統證券學理論為基礎,以股票價格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預測股價波動趨勢為主要目的,從股價變化的歷史圖表入手,對股票市場波動規律進行分析的方法總和。技術分析認為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股價波動可以定量分析和預測,如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等。主要教材:《證券投資技術分析》等。
(3)演化分析:演化分析法是以演化證券學理論為基礎,將股市波動的生命運動特性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從股市的代謝性、趨利性、適應性、可塑性、應激性、變異性和節律性等方面入手,對市場波動方向與空間進行動態研究,為股票交易決策提供機會和風險評估的方法總和。演化分析認為股價波動無法準確預測,因此它屬于模糊分析范疇,并不試圖為股價波動軌跡提供定量描述和預測,而是著重為投資人建立一種科學觀察和理解股市波動邏輯的全新的分析框架。主要教材:《股市真面目》等。
各種投資理論比較 凱恩斯選美論
選美論是由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創立的關于金融市場投資的理論。凱恩斯用 選美論來解釋股價波動的機理,認為金融投資如同選美,投資人買入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股票并非至關重要,只有正確地預測其他投資者的可能動向,才能在投機市場中穩操勝券,并以類似擊鼓傳花的游戲來形容股市投資中的風險。
隨機漫步理論(RandomWalkTheory)
1959年,奧斯本(M.F.M Osborne)提出了隨機漫步理論,認為股票交易中買方與賣方同樣聰明機智,現今的股價已基本反映了供求關系;股票價格的變化類似于化學中的布朗運動,具有隨機漫步的特點,其變動徑沒有任何規律可循。因此,股價波動是不可預測的,根據技術圖表預知未來股價走勢的說法,實際上是一派胡言。
現代資產組合理論(MPT)
1952年,美國經濟學家馬可維茨(Harry M.Markowit)在他的學術論文《資產選擇:有效的多樣化》中,首次應用資產組合報酬的均值和方差這兩個數學概念,從數學上明確地定義了投資者偏好,并以數學化的方式解釋投資分散化原理,系統地闡述了資產組合和選擇問題,標志著現代資產組合理論(Modern Portfolio Theory,簡稱MPT)的開端。該理論認為,投資組合能降低非系統性風險,一個投資組合是由組成的各證券及其權重所確定,選擇不相關的證券應是構建投資組合的目標。它在傳統投資回報的基礎上xxx次提出了風險的概念,認為風險而不是回報,是整個投資過程的重心,并提出了投資組合的優化方法,馬可維茨因此而獲得了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
有效市場(EMH)
1965年,美國大學金融學教授尤金·法瑪(Eugene Fama),發表了一篇題為《股票市場價格行為》的論文,于1970年對該理論進行了深化,并提出有效市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簡稱EMH)。有效市場有一個頗受質疑的前提假設,即參與市場的投資者有足夠的,并且能夠迅速對所有市場信息作出合理反應。該理論認為,在法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競爭充分的股票市場,一切有價值的信息已經及時、準確、充分地反映在股價走勢當中,其中包括企業當前和未來的價值,除非存在市場,否則投資者不可能通過分析以往價格獲得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超額利潤。
有效市場提出后,便成為證券市場研究的熱門課題,支持和反對的都很多,是目前xxx爭議的投資理論之一。盡管如此,在現代金融市場主流理論的基本框架中,該仍然占據重要地位。
2013年10月14日,皇家科學院宣布授予美國經濟學家尤金·法瑪、拉爾斯·皮特·漢森以及羅伯特·J·席勒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以表彰他們在研究資產市場的發展趨勢采用了新方法。
皇家科學院指出,三名經濟學家為資產價值的認知奠定了基礎。幾乎沒什么方法能準確預測未來幾天或幾周股市債市的,但可以通過研究對三年以上的價格進行預測。
這些看起來令人驚訝且矛盾的發現,正是今年諾得主分析作出的工作,皇家科學院說。
值得一提的是,尤金·法瑪和羅伯特·席勒持有完全不同的學術觀點,前者認為市場是有效的,而后者則市場存在缺陷,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至今為止人類對資產價格波動邏輯的認知,還是相當膚淺的,與我們真正把握其內在規律的距離,仍然非常遙遠!
行為金融學(BF)
1979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卡納曼(Daniel Kahneman)等人發表了題為《期望理論:風險狀態下的決策分析》的文章,建立了人類風險決策過程的心理學理論,成為行為金融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簡稱BF)是金融學、心理學、人類學等有機結合的綜合理論,力圖金融市場的非行為和決策規律。該理論認為,股票價格并非只由企業的內在價值所決定,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資者主體行為的影響,即投資者心理與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價格決定及其變動具有重大影響。它是和有效市場相對應的一種學說,主要內容可分為套利和心理學兩部分。
由于卡納曼等人開創了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的分析范式,成為二十世紀80年代之后行為金融學的早期開拓者,皇家科學院在2002年10月宣布,授予·卡納曼等人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以表彰其綜合運用經濟學和心理學理論,探索投資決策行為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現今成型的行為金融學模型還不多,研究的重點還停留在對市場異常和認知偏差的定性描述和歷史觀察上,以及鑒別可能對金融市場行為有系統影響的行為決策屬性。
大致可以認為,到1980年,經典投資理論的大廈已基本完成。在此之后,世界學者所做的只是一些修補和改進工作。例如,對影響證券收益率的因素進行進一步研究,對各種市場異相進行和理論分析,將期權定價的假設進行修改等等。
演化證券學(EAS)
2010年,中國演化分析專家吳家俊在其專著《股市真面目》及一系列研究中,創造性提出股票市場是基于人性與進化的復雜自適應系統理論體系,首次建立了演化證券學的基本框架和演化分析的理論內涵。該學說運用生命科學原理和生物進化思想,以生物學范式(Biological Paradigm)全面和系統闡釋股市運行的內在動力機制,為解釋股市波動的各種復雜現象,構建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框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依據。
作為一個全新的認識論和方體系,演化證券學(Evolutionary Analysis Theory of Security,簡稱EAS)摒棄證券市場行為分析中普遍流行的數學和物理學范式,突破機械論的線性思維定式和各種理想化假設,重視對生物本能和競爭與適應的研究,強調人性和市場在股市演化中的重要地位;認為股市波動在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復雜多變的生命運動,而不是傳統經濟學認為的線性的、鐘擺式的機械運動,其典型特征包括:代謝性、趨利性、適應性、可塑性、應激性、變異性、節律性等。這就是為什么股市波動既有一定規律可循,又難以被定量描述和準確預測的最根本原因。
比較常用的演化證券學模型,主要有如下幾種:MGS模型、BGS模型、AGS模型、PGS模型、IGS模型、VGS模型、RGS模型等。
當前,除了學科內部的縱深發展外,金融學領域的學科交叉與創新發展的趨勢非常明顯。作為介于生物學和證券學之間的邊緣交叉學科,演化證券學已成為證券投資界的新興研究領域,對于股票價格形成機制及其演變規律,推動現代金融理論的多學科融合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相關著作
1、《證券分析》
ISBN: 9787806455883
頁數:784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內容簡介:
一部經典,這對于1934年版的《證券分析》來說毫不過分。這本著作是華爾街的經典,也是奠定格雷厄姆聲譽的里程碑。書中xxx次闡述了尋找物美價廉的股票和債券的方法,這些方法在格雷厄姆去世后20年依然適用。被譽為股市圣經。
在這部被稱為投資者的《圣經》的名著中,本杰明·格雷厄姆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自己先前的證券投資理論,系統地闡述了投資選股的秘訣--當價格低于內在價值時投資,并且相信市場趨勢會回升。在深刻了華爾街股市由興旺到崩潰的全過程后,本杰明·格雷厄姆號召廣大投資者反對投機所帶來的惡罪,極力主張投資者反對投機所帶來的,極力主張投資者們的注意力不要放在市場行情上,而要放在股票看作企業的份額,它的價值始終應和整個企業的價值相呼應。
2、《股市真面目》
ISBN: 978-7-5454-0375-6
頁數:319
出版社: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經濟出版社
內容簡介:
《股市真面目》是世界上xxx部以生物股市運行規律和的力作,創造性提出股票市場是基于人性與進化的復雜自適應系統理論體系,在國內外首次建立了演化證券學的基本框架和演化分析的理論內涵。
作為演化證券學的開山之作,《股市真面目》了股市運行機理的傳統理論,可稱為式的范式。它詳盡了股市運作背后的生物進化邏輯,闡釋股市中一些既簡單又復雜的問題,比如,如何真正認識和理解股市波動的本質特征?投資人與股市之間是怎樣一種關系?股市運行遵循哪些恒久不變的基本原則?股票交易中的時機、趨勢、止損、耐性等核心要素應如何科學定義和把握?投資人應該建立怎樣的思維架構以及如何制定可持續的交易策略?等等。
3、《證券投資分析》
ISBN: 9787300117003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6月1日
內容簡介
《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考點采分:證券投資分析》內容簡介:1995年,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了《證券從業人員資格管理暫行》,開始在我國推行證券業從業人員資格管理制度。根據這個,我國于。1999年首次舉辦證券業從業人員資格考試,考試內容主要為《證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至今已舉辦了5次。30余萬人參加了考試,78228人取得各類從業資格,其中,取得一種從業資格的有49693人、取得二種從業資格的有19632人、取得三種從業資格的有8835人、取得四種從業資格的有68人;按照從業資格類別統計,67907人取得證券經紀資格、26033人取得證券代理發行資格、19106人取得證券投資咨詢資格、441人取得證券投資基金資格。證券投資分析是指人們通過各種專業分析方法,對影響證券價值或價格的各種信息進行綜合分析以判斷證券價值或價格及其變動的行為,是證券投資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其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演化分析,它們是深入進行證券市場研究和投資實踐所必需的有效工具。其中基本分析主要應用于投資標的物的選擇上,技術分析和演化分析則主要應用于具體投資操作的時間和空間判斷上,作為提高證券投資分析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有益補充。
目錄
xxx章 證券投資分析概述
第二章 有價證券的投資價值分析
第三章 宏觀經濟分析
第四章 行業分析
第五章 公司分析
第六章 證券投資技術分析
第七章 證券組合管理理論
第八章 金融工程應用分析
第九章 證券分析師的自律組織和職業規范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