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油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什么是基礎油

    編輯

    基礎油用于制造產品,包括潤滑脂機油金屬加工液。不同的產品需要不同的油成分和特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液體在不同溫度下的粘度。原油是否適合制成基礎油取決于基礎油分子的濃度以及提取這些分子的難易程度。

    基礎油是通過精煉原油生產的。這意味著原油被加熱以便可以將各種餾出物彼此分離。在加熱過程中,輕烴和重烴被分離出來——輕烴可以提煉汽油和其他燃料,而重烴則適用于瀝青和基礎油。

    世界各地有大量用于生產基礎油的原油。最常見的是一種鏈烷烴原油,盡管也有環烷烴原油可以產生具有更好溶解度和低溫性能非常好的產品。通過使用加技術,在高壓下使用氫氣去除和芳烴,可以獲得極純的基礎油,適用于質量要求特別嚴格的情況。

    化學物質——添加劑——被添加到基礎油中,以滿足最終產品在摩擦和清潔性能方面的質量要求。某些類型的機油含有超過20%的添加劑。

    官方分類

    編輯

    xxx組

    起源于1930年代,由溶劑精煉生產的精煉程度最低的類型。它通常由常規石油基礎油組成。1960年代對精煉工藝的改進稱為加氫處理,使這種基礎油比早期的基礎油更穩定、反應性更低且更持久。

    API將I組定義為“基礎油含有低于90%的飽和物和/或高于0.03%的硫,并且粘度指數高于或等于80且低于120”。

    第二組

    起源于1971年,一種更好等級的石油基礎油,可能部分通過加氫裂化生產。所有雜質都將從油中去除,從而使顏色更清晰。

    API將第II組定義為“基礎油含有大于或等于90%的飽和物和小于或等于0.03%的硫,并且粘度指數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120”。

    第三組

    起源于1993年,xxx等級的石油基礎油,因為它們完全通過加氫裂化、加氫異構化和加氫處理生產,使這些油更純凈。

    API將III組定義為“基礎油含有大于或等于90%的飽和物和小于或等于0.03%的硫,并且粘度指數大于或等于120”。

    該組可被描述為合成技術油或加氫裂化合成油。但是,一些石油公司可能將其在該組下的產品稱為合成油。

    第四組

    起源于1974年,由聚α-烯烴(PAO)制成的合成油組成。IV組基礎油的粘度指數范圍為125-200。

    聚α-烯烴(PAO)油在極端溫度下具有更高的氧化穩定性,并且傾點極低,這使得它們更適合在非常寒冷的天氣(如在北歐發現)以及在非常炎熱的天氣(如在中東)。

    第五組

    起源于1940年代的任何類型的基礎油,而不是前面定義的組中提到的。

    其中包括環烷油和聚酯

    基礎油

    非官方分類

    編輯

    第二組+

    起源于1990年代,由加氫處理生產的更精煉等級的III類石油基礎油。II+組基礎油在APIII組范圍的較高端具有高粘度指數。粘度指數最低為110-115。

    第三組+

    起源于2015年,由氣體到液體(GTL)工藝生產。III+組基礎油的粘度指數(VHVI)處于APIIII組范圍的較高端。粘度指數最低為130-140。

    第六組

    由聚內烯烴(PIO)制成的合成油組成。

    聚內烯烴(PIO)油與聚α-烯烴(PAO)相似,但在合成過程中使用不同的化學品以獲得更高的粘度指數(VI)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33070/

    (7)
    詞條目錄
    1. 什么是基礎油
    2. 官方分類
    3. 第一組
    4. 第二組
    5. 第三組
    6. 第四組
    7. 第五組
    8. 非官方分類
    9. 第二組+
    10. 第三組+
    11. 第六組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