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什么是桌面環境
編輯在計算中,桌面環境(DE)是桌面隱喻的一種實現,由運行在計算機操作系統之上的一組程序組成,這些程序共享一個通用的圖形用戶界面(GUI),有時被描述為圖形外殼。在移動計算興起之前,桌面環境主要出現在個人電腦上。桌面GUI幫助用戶輕松訪問和編輯文件,但它們通常不提供對底層操作系統中所有功能的訪問。取而代之的是傳統的命令行界面當需要完全控制操作系統時,仍然使用(CLI)。
桌面環境通常由圖標、窗口、工具欄、文件夾、壁紙和桌面小部件組成(請參閱圖形用戶界面和WIMP的元素)。GUI還可能提供拖放功能和其他使桌面隱喻更加完整的特性。桌面環境旨在成為用戶與計算機交互的直觀方式,使用的概念類似于與物理世界交互時使用的概念,例如按鈕和窗口。
實施
編輯在提供桌面環境的系統上,窗口管理器連同使用小部件工具包編寫的應用程序通常負責用戶看到的大部分內容。窗口管理器支持用戶與環境的交互,而工具包為開發人員提供具有統一外觀和行為的應用程序軟件庫。
某種窗口系統通常直接與底層操作系統和庫交互。這為圖形硬件、指針設備和鍵盤提供了支持。窗口管理器通常運行在這個窗口系統之上。雖然窗口系統可能提供一些窗口管理功能,但此功能仍被認為是窗口管理器的一部分,它只是恰好由窗口系統提供。
使用特定窗口管理器創建的應用程序通常使用窗口工具包,通常隨操作系統或窗口管理器一起提供。窗口工具包使應用程序可以訪問允許用戶以一致的方式與應用程序進行圖形交互的小部件。
歷史和常用
編輯xxx個桌面環境由Xerox創建,并在1970年代與XeroxAlto一起出售。Alto通常被施樂認為是個人辦公電腦。由于營銷不善和價格非常高,它在市場上失敗了。[可疑–討論]通過Lisa,Apple在價格實惠的個人電腦上引入了桌面環境,但在市場上也失敗了。
桌面隱喻于1984年由Apple的原始Macintosh在商用個人計算機上普及,自1990年代以來由Microsoft的Windows進一步普及。截至2014年,最流行的桌面環境是這些早期環境的后代,包括MicrosoftWindows中使用的Windowsshell和macOS中使用的Aqua環境。與可用于類Unix操作系統(如Linux和FreeBSD)的基于X的桌面環境相比,Windows和macOS附帶的專有桌面環境具有相對固定的布局和靜態功能,具有高度集成的“無縫”設計,旨在提供跨安裝的基本一致的客戶體驗。
MicrosoftWindows在具有桌面環境的個人計算機中占據主導地位。使用macOS、ChromeOS、Linux、BSD或Solaris等類Unix操作系統的計算機要少得多;然而,截至2015年,使用XWindow系統或Wayland的低成本LinuxPC市場正在不斷增長,并提供多種桌面環境選擇。其中比較流行的是谷歌的Chromebooks和Chromeboxes,英特爾的NUC,樹莓派等。
在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上,情況正好相反,類Unix操作系統主導市場,包括iOS(BSD衍生)、Android、Tizen、Sailfish和Ubuntu(都是Linux衍生)。微軟的Windowsphone、WindowsRT和Windows10用于數量少得多的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然而,在手持設備上占主導地位的大多數類Unix操作系統不使用其他類Unix操作系統使用的X11桌面環境,而是依賴于基于其他技術的接口。
XWindow系統的桌面環境
編輯在運行XWindow系統的系統上(通常是Unix系列系統,如Linux、BSD和正式的UNIX發行版),桌面環境更加動態和可定制以滿足用戶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桌面環境通常由幾個獨立的組件組成,包括一個窗口管理器(如Mutter或KWin)、一個文件管理器(如Files或Dolphin)、一組圖形主題以及工具包(如GTK+和Qt)和用于管理桌面的庫。所有這些單獨的模塊都可以交換和獨立配置以適合用戶,但大多數桌面環境提供默認配置,只需最少的用戶設置即可工作。
一些窗口管理器?——例如IceWM、Fluxbox、Openbox、ROXDesktop和WindowMaker?——包含相對稀疏的桌面環境元素,例如集成空間文件管理器,而諸如evilwm和wmii之類的其他窗口不提供此類元素。并非桌面環境中的所有程序代碼都具有用戶直接可見的效果。其中一些可能是低級代碼。例如,KDE提供了所謂的KIO從站,使用戶可以訪問范圍廣泛的虛擬設備。這些I/O從屬設備在KDE環境之外不可用。
1996年發布了KDE,隨后在1997年發布了GNOME。Xfce是一個較小的項目,也成立于1996年,專注于速度和模塊化,就像LXDE于2006年啟動一樣。XWindowSystem桌面環境的比較展示了環境之間的差異。GNOME和KDE通常被視為主要解決方案,并且這些仍然經常默認安裝在Linux系統上。他們每個人都提供:
- 對程序員來說,一組標準API、一個編程環境和人機界面指南。
- 對于翻譯人員來說,這是一個協作基礎設施。KDE和GNOME有多種語言版本。
- 對藝術家來說,一個分享才華的工作空間。
- 對于人體工程學專家來說,有機會幫助簡化工作環境。
- 給第三方應用程序的開發者,一個用于集成的參考環境。OpenOffice.org就是這樣一種應用程序。
- 對用戶來說,一個完整的桌面環境和一套基本應用程序。其中包括文件管理器、網絡瀏覽器、多媒體播放器、電子郵件客戶端、地址簿、PDF閱讀器、照片管理器和系統偏好應用程序。
在2000年代初期,KDE走向成熟。Appeal和ToPaZ項目的重點是分別為KDE和GNOME的下一個主要版本帶來新的進步。盡管努力實現大致相似的目標,但GNOME和KDE在用戶工效學方面確實存在差異。KDE鼓勵應用程序集成和互操作,高度可定制,并包含許多復雜的功能,同時試圖建立合理的默認值。另一方面,GNOME更具規范性,專注于基本任務的更精細細節和整體簡化。因此,每一個都吸引了不同的用戶和開發者社區。從技術上講,所有類Unix桌面環境都有許多共同的技術,最明顯的是X窗口系統。因此,freedesktop.org項目被建立為一個非正式協作區,其目標是減少重復工作。
由于GNOME和KDE專注于高性能計算機,功能較弱或較舊計算機的用戶通常更喜歡專為低性能系統創建的替代桌面環境。最常用的輕量級桌面環境包括LXDE和Xfce;他們都使用GTK+,這與GNOME使用的底層工具包相同。MATE桌面環境是GNOME2的一個分支,它在RAM和處理器周期的使用方面與Xfce相當,但通常更多地被認為是其他輕量級桌面環境的替代品。
有一段時間,GNOME和KDE享有最流行的Linux桌面環境的地位;后來,其他桌面環境越來越流行。2011年4月,GNOME在其版本3中引入了新的界面概念,而流行的Linux發行版Ubuntu引入了自己的新桌面環境Unity。一些用戶更喜歡保留GNOME2的傳統界面概念,從而將MATE創建為GNOME2的分支。
桌面環境示例
編輯個人計算機上最常見的桌面環境是MicrosoftWindows中的WindowsShell。Microsoft在使Windowsshell視覺上令人愉悅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此,微軟在Windows98中引入了主題支持,在WindowsXP中引入了各種視覺風格,在WindowsVista中引入了Aero品牌,在Windows8中引入了Microsoft設計語言(代號為“Metro”),在Windows8中引入了FluentDesignSystem和WindowsSpotlight。視窗10。Windowsshell可以通過Shellextensions進行擴展。
類Unix操作系統的主流桌面環境使用XWindow系統,包括KDE、GNOME、Xfce、LXDE和Aqua,其中任何一個都可以由用戶選擇,而不是專門與所使用的操作系統相關聯。
還存在許多其他桌面環境,包括(但不限于)CDE、EDE、GEM、IRIXInteractiveDesktop、Sun的Java桌面系統、Jesktop、Mezzo、ProjectlookingGlass、ROXDesktop、UDE、Xito、XFast。此外,還有FVWM-Crystal,它由強大的FVWM窗口管理器配置、主題和附加組件組成,共同構成了一個搭建桌面環境的“構建工具包”。
旨在獨立使用的X窗口管理器-無需其他桌面環境-還包括讓人想起典型桌面環境中的元素,最突出的是Enlightenment。其他示例包括OpenBox、Fluxbox、WindowLab、Fvwm以及WindowMaker和AfterStep,它們都具有NeXTSTEPGUI的外觀和感覺。但是,某些操作系統的較新版本會進行自我配置。
桌面環境的Amiga方法值得注意:AmigaOS中的原始Workbench桌面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產生了整個系列的后代和替代桌面解決方案。其中一些后代是Scalas、MorphOS的Ambient桌面和AROS開源操作系統的Wanderer桌面。WindowLab還包含讓人想起AmigaUI的功能。第三方DirectoryOpus軟件,原本只是一個導航文件管理器程序,演變成一個完整的Amiga桌面替代品,稱為DirectoryOpusMagellan。
OS/2(以及eComStation和ArcaOS等衍生產品)使用WorkplaceShell。OS/2的早期版本使用PresentationManager。
BumpTop項目是一個實驗性的桌面環境。其主要目標是用“真實世界”的3D實現取代2D范式,其中文檔可以在虛擬表中自由操作。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3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