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狀細胞癌
編輯鱗狀細胞癌(SCC),也稱為表皮樣癌,包括由鱗狀細胞引起的多種不同類型的癌癥。這些細胞形成于皮膚表面、身體中空器官的內壁以及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內壁上。
常見類型包括:
- 鱗狀細胞皮膚癌:一種皮膚癌
- 肺鱗狀細胞癌:肺癌的一種
- 鱗狀細胞甲狀腺癌:一種甲狀腺癌
- 食管鱗狀細胞癌:一種食管癌
- 陰道鱗狀細胞癌:一種陰道癌
盡管同名“鱗狀細胞癌”,但不同身體部位的鱗狀細胞癌在癥狀、自然病程、預后和對治療的反應方面存在差異。
按身體位置
編輯頭頸癌
大約90%的頭頸癌(口腔癌、鼻腔癌、鼻咽癌、咽喉癌和相關結構癌)是由SCC引起的。
皮膚
皮膚鱗狀細胞癌是第二常見的皮膚癌,在美國每年有超過100萬例病例。
甲狀腺
原發性鱗狀細胞甲狀腺癌顯示出侵襲性的生物學表型,導致患者預后不良。
食道
食管癌可能由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或腺癌(EAC)引起。SCC往往發生在靠近嘴的位置,而腺癌則發生在靠近胃的位置。吞咽困難(吞咽困難,固體比液體更糟)和吞咽疼痛是常見的初始癥狀。如果疾病是局部的,手術切除受影響的食道可能會提供治愈的可能性。如果疾病已經擴散,通常使用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
肺
當與肺相關時,它通常是位于中央的大細胞癌(非小細胞肺癌)。常伴有副腫瘤綜合征,引起甲狀旁腺激素相關蛋白異位產生,導致高鈣血癥,但副腫瘤綜合征更常與小細胞肺癌相關。這主要是由于吸煙。
鱗狀細胞癌分類
編輯癌癥可以被認為是一個非常大且異常異質的惡性疾病家族,其中鱗狀細胞癌是xxx的亞群之一。所有SCC病變都被認為是通過上皮譜系或特征的癌癥干細胞的重復、不受控制的分裂開始的。SCC來自鱗狀細胞,鱗狀細胞是排列在身體許多部位的扁平細胞。其中一些是角質形成細胞。這些癌細胞的積累導致異常細胞的微觀焦點,至少在最初,這些異常細胞局部限制在祖細胞所在的特定組織內。這種情況稱為鱗狀細胞原位癌,當腫瘤尚未穿透基底膜或其他界限結構侵入鄰近組織時診斷。一旦病變生長并進展到它已經破壞、穿透和浸潤相鄰結構的程度,它就被稱為“侵襲性”鱗狀細胞癌。一旦癌成為侵襲性,它就能夠擴散到其他器官并導致轉移或“繼發性腫瘤”的形成。
起源組織
國際腫瘤疾病分類(ICD-O)系統列出了惡性鱗狀細胞腫瘤的多種形態亞型和變體,包括:
- 甲狀腺乳頭狀癌(代碼8050/3)
- 疣狀鱗狀細胞癌(代碼8051/3)
- 乳頭狀鱗狀細胞癌(代碼8052/3)
- 鱗狀細胞癌(代碼8070/3)
- 大細胞角化鱗狀細胞癌(代碼8071/3)
- 大細胞非角化鱗狀細胞癌(代碼8072/3)
- 小細胞角化鱗狀細胞癌(代碼8073/3)
- 梭形細胞鱗狀細胞癌(代碼8074/3)也稱為梭形細胞癌,),是一種以梭形非典型細胞為特征的亞型。
- 腺樣體/假腺體鱗狀細胞癌(代碼8075/3)
- 表皮內鱗狀細胞癌(代碼8081/3)
- 淋巴上皮癌(代碼8082/3)
SCC的其他變體可在其他系統下得到識別,例如角化棘皮瘤。
其他組織病理學亞型
鱗狀細胞癌分類的一種方法是通過顯微鏡下的外觀。子類型可能包括:
- 腺樣鱗狀細胞癌(也稱為假腺鱗狀細胞癌)的特征在于管狀顯微模式和角質形成細胞棘層松解。
- 基底樣鱗狀細胞癌的特征是好發于舌根。
- 透明細胞鱗狀細胞癌(也稱為皮膚透明細胞癌)的特征是角質形成細胞由于水腫腫脹而顯得透明。
- 印戒細胞鱗狀細胞癌(有時稱為印戒細胞鱗狀細胞癌)是一種組織學變異,其特征在于由角蛋白和大空泡組成的同心環,對應于顯著擴張的內質網。這些液泡生長到一定程度,以至于它們從根本上將細胞核移向細胞膜,使細胞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具有獨特的表面相似性,類似于“印戒”。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3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