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聚碳酸酯
編輯聚碳酸酯(PC)是一組在化學結構中含有碳酸酯基團的熱塑性聚合物。工程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是堅固、堅韌的材料,有些等級是光學透明的。它們易于加工、成型和熱成型。由于這些特性,聚碳酸酯發現了許多應用。聚碳酸酯沒有xxx的樹脂識別代碼(RIC),在RIC列表中被標識為“其他”,7。由聚碳酸酯制成的產品可能含有前體單體雙酚A(BPA)。
聚碳酸酯的屬性和處理
編輯聚碳酸酯是一種耐用的材料。雖然它具有很高的抗沖擊性,但它的抗劃傷性卻很低。因此,硬涂層被應用于聚碳酸酯眼鏡鏡片和聚碳酸酯外部汽車部件。聚碳酸酯的特性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酸)相比,但聚碳酸酯更堅固,在極端溫度下的保持時間更長。熱處理材料通常是完全無定形的,因此對可見光高度透明,比多種玻璃具有更好的透光性。
聚碳酸酯的玻璃化轉變溫度約為147°C(297°F),因此它在此溫度以上逐漸軟化,并在約155°C(311°F)以上流動。工具必須保持在高溫下,通常高于80°C(176°F),以制造無應變和無應力的產品。低分子量等級比較高等級更容易成型,但其強度因此較低。最堅韌的牌號具有最高的分子量,但更難加工。
與大多數熱塑性塑料不同,聚碳酸酯可以承受較大的塑性變形而不會開裂或斷裂。因此,它可以在室溫下使用鈑金技術進行加工和成型,例如在制動器上彎曲。即使對于半徑很小的銳角彎頭,也可能不需要加熱。這使得它在需要透明或非導電部件的原型設計應用中很有價值,這些部件不能由金屬板制成。PMMA/亞克力,外觀與聚碳酸酯相似,易碎,常溫下不能彎曲。
聚碳酸酯樹脂的主要轉化技術:
- 擠壓成管、棒和其他型材,包括多壁
- 用圓柱體(壓延機)擠出成片材(0.5-20毫米(0.020-0.787英寸))和薄膜(1毫米以下(0.039英寸)),可以直接使用或使用熱成型或二次制造技術制造成其他形狀,例如如彎曲、鉆孔或布線。由于其化學性質,它不利于激光切割。
- 注塑成成品
當暴露于25kGy(J/kg)以上的電離輻射時,聚碳酸酯可能會變脆。
聚碳酸酯的應用
編輯電子元件
聚碳酸酯主要用于利用其集體安全特性的電子應用。作為良好的電絕緣體并具有耐熱和阻燃性能,它用于與電氣和電信硬件相關的各種產品中。它還可以用作高穩定性電容器中的電介質。然而,在xxx的制造商拜耳公司于2000年底停止生產電容器級聚碳酸酯薄膜后,聚碳酸酯電容器的商業生產大多停止。
建筑材料
聚碳酸酯的第二大消費者是建筑行業,例如用于穹頂燈、平面或曲面玻璃、屋頂板和隔音墻。聚碳酸酯用于制造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這些材料需要耐用但輕便。
3D打印
聚碳酸酯廣泛用于3DFDM打印,可生產具有高熔點、耐用且堅固的塑料產品。與聚乳酸(PLA)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等熱塑性塑料相比,聚碳酸酯對于業余愛好者來說相對難以打印,因為它具有高熔點、難以與打印床粘合、打印過程中容易翹曲以及吸濕的傾向在潮濕的環境中。盡管存在這些問題,但使用聚碳酸酯的3D打印在專業社區中很常見。
數據存儲
主要的聚碳酸酯市場是光盤、DVD和藍光光盤的生產。這些光盤是通過將聚碳酸酯注塑成型到模具腔中來生產的,模具腔的一側有一個金屬壓模,其中包含光盤數據的負像,而另一側是鏡面。片材/薄膜生產的典型產品包括廣告應用(標志、展示、海報保護)。
聚碳酸酯的歷史
編輯聚碳酸酯于1898年由在慕尼黑大學工作的德國科學家AlfredEinhorn首次發現。然而,經過30年的實驗室研究,這類材料在沒有商業化的情況下被廢棄。研究于1953年重新開始,當時德國烏丁根拜耳公司的HermannSchnell獲得了xxx個線性聚碳酸酯的專利。品牌名稱“模克隆”于1955年注冊。
同樣在1953年,也就是在拜耳發明一周后,位于紐約斯克內克塔迪的通用電氣公司的DanielFox獨立合成了一種支鏈聚碳酸酯。兩家公司都于1955年申請了美國專利,并同意向缺乏優先權的公司授予該技術的許可。
專利優先權得到了拜耳的青睞,拜耳于1958年開始以Makrolon商標進行商業生產。通用電氣于1960年開始以Lexan的名義生產,并于1973年創建了GE塑料部門。
1970年后,原來的褐色聚碳酸酯色調被改進為“玻璃透明”。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33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