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弦鍵盤
編輯大約1992年的US5288158,當用戶同時按下空格鍵和鏡像鍵時,它會產生缺失一半的字母。INTERCHI'93發表了Matias、MacKenzie和Buxton的一項研究,表明已經學會觸摸打字的人可以快速恢復50%到70%的雙手打字速度。損失有助于上述速度討論。它在兩款流行的手機上實現,每款手機都提供了軟件消歧,讓用戶可以避免使用空格鍵。
用于可穿戴計算機的Multiambic鍵控器于1970年代在加拿大發明。Multiambic鍵控器類似于和弦鍵盤,但沒有板,因為鍵被分組在一個集群中以便手持,而不是坐在平坦的表面上。
和弦鍵盤也可用作視障人士的便攜式但兩只手輸入設備(與可刷新的盲文顯示器或語音合成結合使用)。這種鍵盤至少使用七個鍵,其中每個鍵對應于一個單獨的盲文點,除了一個用作空格鍵的鍵。在某些應用程序中,空格鍵用于產生額外的和弦,使用戶能夠發出編輯命令,例如移動光標,或刪除單詞。請注意,盲文計算中使用的點數不是6,而是8,因為這允許用戶區分大小寫字母,以及識別光標的位置。因此,大多數用于盲文輸入的新型和弦鍵盤至少包括九個鍵
智能手機用戶可以使用觸摸屏和弦鍵盤作為輸入文本的可選方式。由于按鍵數量較少,因此可以將按鍵區域做得更大,更容易在小屏幕上點擊。最常見的字母不一定需要和弦,就像GKOS鍵盤優化布局(Android應用程序)一樣,其中十二個最常見的字符只需要單個鍵。
和弦鍵盤的歷史
來自NewO公司的12鍵和弦鍵盤WriteHander出現在1978年的早期微型計算機應用雜志ROMMagazine上。
另一個早期的商業模型是由CyEndfield和ChrisRainey設計的六鍵Microwriter,于1980年首次銷售。Microwriting是和弦鍵控系統,基于一組助記符。它專為右手使用而設計。
1982年,ErgoplicKebordsLtd推出了Octima8鍵線鍵盤,這是一家以色列初創公司,該公司由在人機界面設計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以色列研究員創立。鍵盤有8個鍵,每個手指一個鍵,另外3個鍵可以生成數字、標點符號和控制功能。該鍵盤與IBMPC和AT鍵盤完全兼容,并且還具有AppleIIe版本。它的按鍵組合基于一個助記系統,可實現快速輕松的觸摸式學習。在幾個小時內,用戶可以達到與手寫速度相似的打字速度。獨特的設計還可以緩解手部壓力(腕管綜合癥),并允許比傳統鍵盤更長的打字時間。它是多語言的,支持英語、德語、法語和希伯來語。
BAT是Infogrip的一款7鍵手型設備,自1985年開始銷售。它為每個手指提供一個按鍵,為拇指提供三個按鍵。它被提議用于不握鼠標的手,完全延續了Engelbart的愿景。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36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