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磊

    長期建檔 鎖定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簡介

      陸磊,江蘇常州人,1970年11月生于江蘇武進,經濟學博士,研究員,現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中國金融學會秘書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第11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獲得者。

      1989年9月至1996年7月,就學于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專業、光華管理學院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專業,分別獲得經濟學學士、碩士學位;

      1999年12月至2000年7月,就學于國立大學國家發展研究中心,獲發展經濟學碩士學位;

      2001年9月至2004年3月,就學于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金融學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5年8月至2003年8月,先后在中國人民銀行政策研究室、研究局工作

      2003年8月至2005年8月任招商銀行研究部總經理助理、高級研究員。

      2005年8月至2005年12月任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研究員。

      2005年12月調入廣東金融學院工作,

      2006年5月任中國金融轉型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2009年1月兼任華南金融研究所所長,

      2009年4月任院長助理,

      2009年12月任黨委委員、副院長,

      2011年7月任黨委副、副院長、代院長、研究員,

      2012年7月任院長。

      2014年8月起,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

    陸磊教授自1995年起在中國人民銀行政策研究室經濟金融處、研究局國際金融處和招商銀攝于2011年11月26日xxx財經年會·金融峰會行研究部工作,先后任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人民幣資本帳戶可兌換專題小組、國務院農村金融體制專題小組辦公室、人民銀行監管體制專題小組辦公室,曾在英格蘭銀行中央銀行研究中心、財政部財政政策司、工作,并獲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學者。陸磊教授現為華泰聯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同時在中山大學與設計學院教授經濟學原理課程,深受廣大同學歡迎。榮獲2011年xxx財經金融價值榜年度青年經濟學家,現任廈門大學EMBA名譽,主要講授《宏觀經濟理論與實踐》課程。

       學術著作

    2000-2005年間,陸磊教授在《經濟研究》發表5篇論文,其中三篇作為年度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文獻分別入選天則所主編的《中國經濟學-2000》和《中國經濟學-2003》;在《金融研究》和《經濟學動態》發表12篇論文。期間,陸磊主持并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自然科學基金、福特基金課題研究,其主持的《中國金融的經濟學分析》研究項目獲第十一屆(2004-2005年度)孫冶方經濟科學,其他論文和研究獲第六屆中國金融學會全國優秀金融論文二、三等、中國人民銀行優秀研究、中國青年金融論壇一、二等等。

       研究領域

      研究領域集中于貨幣經濟學、轉型金融學、經濟學、公共經濟學與公共政策、經濟背景下的資本流動和均衡匯率、中央銀行制度、農村金融與金融深化、銀行微觀經濟學和金融監管理論。

       擔任職務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

       主要出版

    1、《中國金融的經濟學分析:體制、行為與機制分析》(博士論文),中信出版社。

    2、《通向貨幣經濟學的新范式》(斯蒂格利茨和格林沃德)(),中信出版社。

      3、《非博弈均衡、央行的微觀性與最優金融穩定政策》,《經濟研究》,第8期。

      4、《金融的微觀經濟效應:一般均衡與金融業不良資產問題》,《金融研究》,第2期。

      5、《金融創新、風險分擔與監管:中國轉軌時期保險資金運用的系統性風險及其管理》,《金融研究》,第6期。

      6、《匯率體制的宏觀與微觀經濟效應》,《南方金融》,第8期。

      7、《金融生態與信貸關系》,《南方金融》,第7期。

      8、《優先還是穩定優先:金融公共政策抉擇》,《南方金融》,第6期。

      9、《非對稱貨幣政策:中國貨幣理論面臨的》,《南方金融》,第5期。

      10、《漢米爾頓-杰弗遜爭論與當前的貨幣政策規則》,《南方金融》,第4期。

      11、《論存款利率市場化的時機》,《南方金融》,第3期。

      12、《從金融支持到市場化資源配置》,《南方金融》,第2期。

      13、《花錢買機制的制度經濟學思考》,《南方金融》,第1期。

      14、《國有銀行共性與個性:一行一策式的可行性研究》,《武漢金融》,第5期。

       2004年

      1、《中央-地方-銀行-博弈: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基本邏輯》,《經濟研究》,第10期。

      2、《微觀決策與經濟體制:房地產泡沫下的居民-金融部門破產》,《金融研究》,第9期。

      3、《從總量調控到結構優化:貨幣政策在探索中創新》,《南方金融》,第4期。

      4、《制度變遷、宏觀金融風險與貨幣政策選擇的邏輯》,《南方金融》,第5期。

      5、《蒙代爾三角:一個假設還是真實的》,《南方金融》,第6期。

      6、《銀行業壟斷與競爭的價值判斷》,《南方金融》,第7期。

      7、《多元博弈與國有銀行的基本邏輯》,《南方金融》,第8期。

      8、《利率調控、資金脫媒與貨幣政策目標》,《南方金融》,第9期。

      9、《外匯儲備與人民幣升值泡沫》,《南方金融》,第12期。

       2003年

      1、《進程中的金融:非規范融資行為的交易特征和體制動因》,《經濟研究》,第6期,轉載于《新華文摘》第10期,入選《中國經濟學-2003》。

      2、《資源配置和產出效應:金融的宏觀經濟成本》,《經濟研究》,第11期,入選《中國經濟學-2003》。

      《以行政資源和市場資源重塑三層次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金融研究》,第6期。

      3、《利益共同體的與共謀行為:論金融監管的一般特征與部門特征》,《金融研究》,第7期(轉載于《內參》2003年第30期)。

    4、《中國金融指數:方與設計》,《金融研究》,第8期(轉陸磊載于《內參》2003年第31期)。

      5、《治理結構、預期收入與體制轉軌:金融反機制設計的微觀與宏觀戰略》,《金融研究》,第9期(轉載于《內參》2003年第32期)。

      6、《中國金融:從定性到定量》,《比較》,2003年第8輯。

      7、《宏觀經濟學與貨幣經濟學--清瀧信宏的學術思想評述》,《比較》,第6輯。

    8、《試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模式及發展前景》,《國有資產管理》,第3期。

       2002年

      1、《論合作金融的混合治理結構》,《金融研究》,第7期。

      2、《中國金融轉軌中的宏觀貨幣控制》,《經濟學動態》,第7期。

      3、《積極應對入世挑戰 審慎外匯體制》,《求是內部文稿》,第3期。

      4、《合作制還是商業化:信用合作社資本結構創新的分析》(Benoicirc;t Tremblay和Daniel Cocirc;té),,《金融研究》,第1期。

       2000-2001年

    1、《信息結構、利益集團與公共政策:當前金融監管制度選擇中的理論問題》,《經濟研究》,2000年第12期(入選《中國經濟學-2000》,上海人民出版社)。

    2、《不完全合同與風險:90年代金融的回顧與反思》,《金融研究》2001年第2期(2002-2003年度中國金融學會第六屆全國金融論文二等)。

    3、《市場結構和價格管制:對中國利率市場化的評析》,《金融研究》2001年第4期(2002-2003年度中國金融學會第六屆全國金融論文三等)。

      4、《貨幣政策機制選擇及其宏觀經濟后果》,《金融研究》2000年第10期。

    5、《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治理結構》,《完善公司治理:東亞視角》,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年11月(同時見《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治理結構》(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年)。

      6、《惡性競爭中的數量和定價行為:中國商業銀行行為研究》,《廣西金融研究》,2001年第9期。

    7、《金融與增長:動蕩條件下的政策選擇》,世界銀行政策報告,,2001年,經濟科學出版社。

    8、《中國應從亞洲金融危機中吸取的教訓》(余永定英文論文),,《金融研究》,2000年第12期。

      9、《世界經濟回顧與展望》,《金融參考》,2001年第1期。

      10、《2000年世界經濟金融回顧》、《2001年世界經濟金融展望》,《金融時報》2001年1月2-3日。

    此外,在《財經》、《日報》、《證券時報》、《經濟觀察報》、《南方周末》、《國內動態清樣》等期刊發表100余篇文章。

       年輕本科掌門

    廣東高校主要領導年輕化趨勢明顯,盡管70后還是鳳毛麟角,但60后執掌高校已不鮮見。廣東金融學院院長陸磊1970年出生,是廣東本科院校中最年輕的掌門人。2011年當選為廣東金融學院院長,2014年12月不再擔任廣東金融學院院長,現任央行研究局局長。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3653/

    (30)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