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服務
編輯托管服務是將維護和預測一系列流程和功能的責任外包的做法,表面上是為了通過減少直接雇用的員工來改善運營和減少預算支出。它是中斷/修復或按需外包模式的替代方案,在這種模式下,服務提供商執行按需服務并僅為完成的工作向客戶收費。
在這種訂閱模式下,客戶或客戶是擁有或直接監督被管理的組織或系統的實體,而托管服務提供商 (MSP) 是提供托管服務的服務提供商。客戶和 MSP 受合同服務水平協議的約束,該協議規定了他們關系的性能和質量指標。
優勢與挑戰
編輯采用托管服務旨在成為一種保持最新技術、獲得技能并解決與成本、服務質量和風險相關的問題的有效方式。隨著許多中小型企業和大型企業的 IT 基礎設施組件正在遷移到云端,MSP(托管服務提供商)越來越多地面臨云計算的挑戰,許多 MSP 正在提供內部云服務或充當云服務的經紀人提供者。最近的一項調查聲稱,在云計算方面缺乏知識和專業知識,而不是提供者的不情愿,似乎是這種轉變的主要障礙。例如,在運輸方面,許多公司面臨燃料和運輸成本顯著增加、司機短缺、客戶服務要求和全球供應鏈復雜性等問題。
歷史與演變
編輯MSP 的發展始于 1990 年代,應用服務提供商 (ASP) 的出現幫助為 IT 基礎設施的遠程支持鋪平了道路。從最初的遠程監控和管理服務器和網絡,MSP 的服務范圍擴大到包括移動設備管理、托管安全、遠程防火墻管理和安全即服務以及托管打印服務。大約在 2005 年,Karl W. Palachuk、Amy Luby(被 High Street Technology Ventures 收購的 Managed Service Provider Services Network 的創始人)和 Erick Simpson(Managed Services Provider University)是托管服務商業模式的xxx批倡導者和先驅。
關于托管服務主題的xxx本書:SMB 顧問的服務協議:托管服務快速入門指南和成功的托管服務實踐指南分別由 Palachuk 和 Simpson 于 2006 年出版。從那時起,托管服務業務模式在企業級公司中占據了一席之地。隨著增值經銷商 (VAR) 社區向更高級別的服務發展,它調整了托管服務模型并將其定制為 SMB 公司。
在新經濟中,IT 制造商目前正在從盒式轉售轉向更加定制化的托管服務產品。在這種轉變中,無形托管服務的計費和銷售流程似乎是傳統經銷商面臨的主要挑戰。
全球托管服務市場預計將從 2020 年的 3429 億美元增長到 2027 年的 4102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 2.6%。
管理服務類型
編輯在信息技術領域,最常見的托管服務似乎圍繞連接性和帶寬、網絡監控、安全性、虛擬化和災難恢復而發展。除了傳統的應用程序和基礎架構管理之外,托管服務還可能包括存儲、桌面和通信、移動性、幫助臺和技術支持。通常,常見的托管服務包括以下應用程序。
條款
編輯定義
托管 IT 服務提供商(也稱為“MSP”)是第三方服務提供商,根據明確定義的服務級別主動監控和管理客戶的服務器/網絡基礎設施、網絡安全和最終用戶系統協議 (SLA)。中小型企業 (SMB)、非營利組織和政府機構聘請 MSP 來執行一組定義的日常管理服務,以便他們可以專注于改進服務,而不必擔心延長的系統停機時間或服務中斷。這些服 有時,MSP 充當協助者,代表客戶管理和采購人員配備服務。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使用稱為供應商管理系統 (VMS) 的在線應用程序來提高透明度和效率。托管服務提供商在創建災難恢復計劃方面也很有用,類似于公司的。
托管服務模式在私營部門非常有用,特別是在財富 500 強公司中,并且在政府中具有令人感興趣的未來。
主要球員
主要托管服務提供商來自美國(IBM、Accenture、Cognizant)、歐洲(Atos、Capgemini)和印度(TCS、Infosys、Wipro)。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3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