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公司代表人楊潤貴。
公司前身是原廣東財務發展公司,于1984年12月經廣東省
人民批準成立,并先后獲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核準,領取了《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和《經營外匯業務許可證》;1990年更名為廣東粵財信托投資公司;2001年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要求對自身及下屬企業進行清理規范,并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廣東粵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獲準重新登記后的廣東粵財信托有限公司98.14%的股權。
公司下屬14家全資和控股企業:廣東粵財信托有限公司、廣東省中小企業信用再有限公司、廣東粵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廣東粵財投資有限公司、珠海粵財實業有限公司、廣東粵財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廣州潤華置業有限公司、廣東粵財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廣東潤達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飛龍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粵信()投資有限公司、新飛龍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粵信(澳門)投資有限公司、粵財大廈有限公司。目前,集團管理的資產總規模已超過一千億元人民幣。
公司具有二十多年金融經營服務和重大項目投資管理經驗。除擁有廣東省xxx的省級信托企業——廣東粵財信托有限公司外,公司還發起設立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參股廣東發展銀行、萬達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等金融企業。公司奉行“誠信為本、穩健經營”的經營,先后參與清理規范南方基金和華信基金、接收處置廣發行不良資產、受托管理廣東省直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受托運營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投資參股項目、建設廣東省級信用體系以及地方融資類信托計劃等一系列重大項目,為化解地方金融風險,發展地方金融產業,促進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和建設金融強省做出了積極貢獻。
公司經營目標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廣東省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以資本為紐帶、市場為導向,實現資金、資產、人才等要素的優化配置,逐步發展成為以金融為主線,以信托理財、資產管理、信用、股權投資、實業經營為支柱產業的地方金融控股信托網龍頭企業,在廣東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地方金融主力軍的主導作用,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在經營方式上,走差異化、集約化、國際化之,通過國有資本與社會資本、金融資本與利得財富、國內資本與海外資本的有效結合,進行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乃至跨國界運作,逐步融入世界經濟大潮。
信托轉型
可能是機遇,可能是瓶頸。臨近年末,一些信托公司人員放棄高額年終另覓高就,使得圈外人不得其解。
“我只能算半個學經濟的,而且未來的信托市場,不再會是像兩年前房地產信托唱主角,別的信托產品將會打開另一種局面。”一位浸淫信托行業多年的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于將來的市場,我并沒有把握能帶領團隊做出多少業績,所以我打算回到自己的老本行。”
團隊或將洗牌
細細回味信托行業被人津津樂道的時段,也就是這兩年。而這一切都是樓市調控細則出臺帶來的后續效應。
在那個瘋狂的歲月,房地產信托產品的年化收益率最高達到過18%,而平安信托更是把80%的業務都投在了這塊。
但隨著國內通脹預期依舊在高位徘徊,以及監管層對信貸規模的控制,使得二、三線城市的開發商只能轉戰信托來滿足自己對資金的渴望。
中國信托業協會專家委員會一專家就曾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如果一個信托公司把業務重點都放在房地產上,那它將來的業務轉型將十分困難。”
而面對新產品的開發,瑞銀證券報告指出,產業人才的缺失將制約行業的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采訪中發現,國內一些信托機構的高層都是從基金公司或者證券轉過來,而更有一些人員直接是國資委的“空降兵”,對具體產品設計、風險管控都不甚了解。
“事實上,做產品開發的一些人,有些是房地產公司,而有些則是基金公司的,很多公司都是‘雜牌軍’的混編。做一個產品根本沒有考慮風險,只考慮把利潤做到多少。”滬上一知名信托公司人員表示。
他認為,隨著一個兌付期的到來,很多公司的產品將進行一個洗牌,專業人才將更加稀缺。
專業人才短缺
隨著 《凈資本管理辦法》的大限就要到來,銀信合作一方面低報酬率,另一方面風險系數卻要高于單一類信托業務。
瑞銀證券認為,凈資本管理要求將促使信托公司從規模驅動向報酬率驅動轉變,低報酬率的銀信合作業務規模會在四季度顯著下降。人才和渠道建設是中國信托行業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并認為在房產信托短期出現回調的前提下,投資方向多元化和投資股權化是信托行業轉型發展所面臨的方向。
而從信托公司對項目進行定價和管理的角度來看,礦業、能源以及制造業等絕大多數行業都比房地產更需要專業的產業人才。瑞銀認為對于長周期的股權投資,有經驗的產業人才或者產業機構在項目評估、運行到監督管理整個流程中都不可或缺。
發展歷程
1984年12月19日,廣東省正式批準組建“廣東財務發展公司”。
1986年9月,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核準,公司領取了《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和《經營外匯業務許可證》。
1990年10月,公司更名為“廣東粵財信托投資公司”。
1993年,證券交易環市東營業部正式開業,公司開始代理上市股票交易業務,同年上海證券營業部、深圳證券營業部陸續開業。
1994年,公司初步摸索建立集團運作機制,在廣東省財政廳黨組的領導和支持下,財政廳把廣東粵財實業發展公司、飛龍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劃歸我公司管理。
1995年,公司成立了粵財投資有限公司、澳門新飛龍公司等子公司;“粵財大廈”正式動工。
2000年,公司受廣東省及廣州證管辦的委托,全權負責南方和華信基金的規范清理工作,牽頭發起組建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00年10月,廣東省批準在廣東粵財信托投資有限公司的基礎上組建廣東粵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02年8月,公司順利完成重組改制工作,從原國有獨資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更名為“廣東粵財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并獲準重新登記,成為廣東省xxx保留的省級信托投資公司。
2003年,公司在機構的基礎上,調整經營方向,按照“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原則,以為資本市場提供信托服務、資本運營作為公司業務轉軌和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的主攻方向,推出新的信托產品。
2005年4月,公司按照中國銀監會《信托投資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完成粵財信托的首次信息披露工作。
2007年7月,按照新《信托公司管理辦法》的要求,經中國銀監會核準,公司變更了名稱和營業范圍。公司更名為“廣東粵財信托有限公司”。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