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創業初期
1992年南巡講話后,身郭廣昌在復旦大學哲學系的郭廣昌受到鼓舞,與梁信軍等人用從老師那里借來的出國學費8萬元開始創業,創立上海廣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先后從事過市場調查,食品、電子以及化工產品的生產,較早地在xxx推廣科學化的市場調研方法。
1993年元祖食品公司進入上海,想找專業咨詢公司為其發展出謀劃策。廣信最終獲得合同,元祖甚至在合同數額之外賞了2萬元。25歲的郭廣昌賺到了人生xxx個100萬。
發展階段
賺到xxx桶金后,郭廣昌、梁信軍的另外三個校友汪群斌、范偉、談劍陸續加入,外稱“五劍客”的復星核心團隊由此匯合。廣信也由此改名為復星,解讀為“復旦之星”,諧音“復星”。1993年6月,郭廣昌決定退出市場調查業務,率領團隊轉而主攻房地產銷售和生物醫藥領域。復星成為上海xxx批房地產銷售公司之一。
1993年時,復星接手代理的為了“留學家庭”而設計的xxx個樓盤少人問津。郭廣昌想到他曾經的留學準備,便找到相關機構的老同學,拿到了留學人員的詳細家庭住址。他把廣告挨個送上門去,做起精準營銷。這年年底,他們賺到了復星的xxx個1000萬元。
與此同時,生物醫藥的版塊在復星的業務中也成為了明星業務。由于“五劍客”中三個人畢業于遺傳工程學,復星做生物制藥有天然的優勢。幾位研發人員經過潛心研究,在母校找到了生命科學院研究的一種新型基因診斷產品——PCR乙型肝炎診斷試劑。而郭廣昌雖然對生物制藥不甚了解,但他從房地產、咨詢行業摸索出了一套市場經驗,用在建立醫藥銷售網絡上。這次,復星依靠著市場咨詢和房產積累的資本,郭廣昌幾乎把累積的資產全部投入到了生物制藥上。
1995年,復星把研究了三年的PCR乙型肝炎診斷試劑推向市場,他們賺到了復星的xxx個1億元。復星高科技公司也成為上海xxx家民營高科技企業,也開始了介入生物醫藥產業的xxx步。復星醫藥成為復星集團的主力產業之一。
成熟
1998年7月,復星醫藥成為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改制后的復星實業上市,一次即募集資金3.5億元。郭廣昌由此認識到資本市場魅力無窮,開始思索如何將產業與資本對接。隨著“復星花園”的成功營銷——從樓盤開盤到售完只花了不到兩個月時間,復星在上海房地產界已經漸漸占據重要地位。此后,復地又增加投資了11個項目。2004年,復地集團于上市,也叩開了資本之門,融資主要用來購買土地。上市后,主要針對“中產階級”的復地開始大規模擴張。2004、2005、2006、2007年連續四屆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綜合實力榜單中,復地均位列前十。
2003年左右,復星與老牌鋼鐵企業南京鋼鐵集團聯合組建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復星控股60%,并同時控制上市公司南鋼股份,這一年南鋼就拿到了4.89億的凈利潤。2007年,鋼鐵板塊為復星貢獻了230億元,在各板塊中遙遙xxx。
2001年8月,豫園商城的大股東和復星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復星成為豫園商城的控股股東。2003年,豫園商城和上海復星產業投資等四家公司合資成立德邦證券有限公司,這意味著復星控制了德邦的控股權。之后,豫園商城與復星產業投資再度聯手,與山東招金集團共同投資設立了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復星實業為核心的醫藥產業,以復地集團為核心的房地產業,以南鋼股份為核心的鋼鐵產業,以豫園商城為核心的商業的“復星系”由此誕生。
2007年7月,郭廣昌持股58%的復星國際在實現集團整體上市,融資128億港元,成為當年聯交所第三大IPO。
戰略轉型
2007年入股永安保險后,復星獲批與美國保德信合資籌建壽險公司。郭廣昌曾公開表示,要在5-10年的時間內逐步向巴菲特“產業+投資+保險”模式靠近。
2013,郭廣昌在新財富中國富豪榜以178.4億排名第二十六名。
個人生活 家庭生活
郭廣昌出生于浙江東陽的一戶普通郭廣昌農民家庭,父親是一名石匠,母親是一名菜農。1967年出生的郭廣昌在10歲以前,因為“”沒有好好讀過書。1977年高考恢復,父母給了郭廣昌——不用拔豬草,認真讀書就可以。學生時代,郭廣昌的成績一直不錯,20世紀80年代末,他從省級重點中學考入復旦大學。而郭廣昌的妻子、上海《東方午新聞》主播王津元,正是其復旦大學的師妹,兩人育有兩女一子。
太極人生
太極這項運動對郭廣昌來說,再重要不過了。在公共場合說太極、打太極已經成為復星掌門人的保留節目。向世界推廣來自中國的太極文化是復星的一大目標。運虛御實,動中求靜,用意不用力,無極而太極,這也正是復星追求的境界。郭廣昌的健身時間表雖然不固定,但一周總會去兩三次太極館。工作間隙,叫機去打上一套拳,調整一下緊張的心態已經成為習慣。他笑稱:“想要改變世界,最簡單的就是改變生活方式。我們可以同時擁有好的生活品質和低碳的生活方式。”
獲榮譽 獲名稱 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
十大中國未來經濟
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杰出董事 人物評價
復星一走來,恰恰提供了中國企業在背景下復合成長的一個典型案例。所以,盡管郭廣昌沒有成為一名教師,但是他卻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商業投資教父”(搜狐網評)。企業家的形成和作用的發揮,是以企業為載體或舞臺的。在這個舞臺上,郭廣昌的責任與義務、光榮與夢想,鼓舞著他為追求卓越,不斷創新,不斷陽光關愛。郭廣昌,實踐中的夢想家。(新華網評)[2]
人物事件
2015年年中,郭廣昌首次被渠道郭廣昌公布涉案。2015年8月,上海市友誼集團原總經理王南案宣判,王南挪用、受賄,一審判處執行有期徒刑十八年。
在該案中,明確列明了復星集團卷入其中的細節,并點出了郭廣昌,“王南曾利用職務便利,為復星集團謀取利益。”法院查明,2003年,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曾以208萬余元的低價將兩套別墅賣給王南父母,經估價,當時上述兩套別墅的市場價與實際價格差額合計269萬余元。
隨即復星集團發聲明稱:從未在與友誼集團的合作中謀取過任何不當利益,也不存在王南給復星的利益輸送。解釋稱王南買房的銷售行為是在當時市場極端低迷的下,價格處于開發商市場折扣區間。
2015年12月10日,多方了解確認,48歲的上海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確已失聯,目前尚不清楚是正接受調查還是協助調查[3]。[4]
201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1-10名 李嘉誠(310億美元) 李兆基(203億美元) 郭炳江、郭炳聯及其家族(200億美元) 鄭裕彤(160億美元) 謝國民(143億美元) 施至成(132億美元) 郭鶴年(125億美元) 蘇旭明(117億美元) 慶后(116億美元) 呂志和(107億美元) 11-100名 黃志祥與黃志達兄弟(101億美元) 蔡衍明(98億美元) 王健林(86億美元) 黃惠忠(85億美元) 黃惠祥(82億美元) 陳頌雄(80億美元) 吳光正(80億美元) 蔡萬才(78億美元) 梁穩根(73億美元) 劉鑾雄(70億美元) 李彥宏(69億美元) 馬化騰(68億美元) 劉永行(60億美元) 許家印(59億美元) 楊惠妍(57億美元) 鄭鴻標(56億美元) 魏建軍(53億美元) 鄧耀(52億美元) 郭臺銘(51億美元) 陳永栽(50億美元) 黃祖耀(50億美元) 許榮茂(48億美元) 郭令燦(48億美元) 郭氏兄弟(46億美元) 文夫婦(45億美元) 李深靜(45億美元) 何超瓊(44億美元) 吳亞軍(43億美元) 陳麗華(41億美元) 林榮三(40億美元) 盧志強(40億美元) 孫廣信(40億美元) 吳聰滿(39.5億美元) 羅結(39億美元) 劉永好(38億美元) 王恒(38億美元) 林百里(37億美元) 尹衍樑(37億美元) 張欣(36億美元) 林堉璘(34億美元) 馬云(34億美元) 張近東(33億美元) 何享健(31億美元) 魯冠球家族(31億美元) 丁磊(30億美元) 王永在(30億美元) 張士平家族(30億美元) 史玉柱(29億美元) 蔡志明(28億美元) 龔虹嘉(28億美元) 李運強(28億美元) 陳江和(28億美元) 楊忠禮(28億美元) 蔡奎(27億美元) 郭廣昌(27億美元) 黃如論(27億美元) 羅康瑞(27億美元) 邢李源(27億美元) 張力(27億美元) 馮國綸(26億美元) 黃偉夫婦(26億美元) 郭孔豐(26億美元) 羅家寶(26億美元) 孫大衛(26億美元) 杜紀川(26億美元) 董建成(26億美元) 鄭少堅(26億美元) 葉澄海(26億美元) 東(26億美元) 陳發樹(25.5億美元) 方潤華(25億美元) 馮國經(25億美元) 施文博(25億美元) 童錦泉(25億美元) 鎖、趙寶菊夫婦(24億美元) 梁安琪(23億美元) 潘政民(23億美元) 王傳福(23億美元) 朱興良(23億美元) 朱孟依家族(22億美元) 傅利泉(22億美元) (22億美元) 李書福(22億美元) 李思廉(22億美元) 沈(22億美元) 徐鏡人(22億美元) 曹其峰(21億美元) 康(21億美元)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