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1976年,畢業于寧化一中,在福建省寧化縣插隊。
1982年,加入中國。進入國家統計局,曾任統計局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局長等職。
1982年畢業,分配到國家統計局工作,先后任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副處長、處長、見習副司長、副司長、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
1996-1997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亞太研究中心作高級訪問學者;
1997年任第八屆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常委。
1998年,師范大學攻讀國際金融博士學位;
1998年9月掛任安徽省省長助理。
1999年9月,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黨組。
2003年7月,任國家統計局黨組副;
2005年11月,任國家統計局黨組;
2006年3月,任國家統計局局長;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2006年10月,因在職期間收受企業主所送現金、生活腐化、涉嫌重婚犯罪等,被雙開并移送司法機關,局長職務被免。2007年1月23日,監察部嚴肅查處國家統計局原局長邱曉華嚴重違紀案件。獲罪一年;
2008年6月中旬出獄后,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屬研究機構任高級研究員。目前將任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2008年8月28日,一篇題為《掌控當前經濟形勢的政策》的文章出現在經觀報網站上,該文針對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面臨的復雜形勢,提出政策;
文章末尾署名為“原國家統計局局長、現中海油高級研究員”。
這是邱曉華2007年1月份被“雙開”消失后,首次以大型國企的高級研究員身份亮相。
2008年12月,邱曉華推出新著《中國經濟新思考》,已出版并在購書網站市。
2011年02月13日,開通新浪微博,只有2條微博,開通不到2天,已有2萬名粉絲。
2012年8月,邱曉華新浪微博粉絲數已達5萬。
2014年10月,由澳門基金會與澳門城市大學經濟研究所合作開展的科研項目《澳門“主權財富基金”研究》付梓完畢。由經濟研究所所長邱曉華博士帶領下的課題組經過多次深入澳門實地調研,并前往新加坡、阿聯酋、挪威、等地若干國際知名“主權財富基金”機構考察調研。
違紀
2006年10月12日,在國家統計局局長任上工作7個月后,邱曉華被國務院宣布免職。10月19日,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透露說,有關部門在調查上海社保資金案的過程中,發現時任國家統計局局長的邱曉華涉嫌嚴重違紀。
2007年1月23日,消息稱,監察部嚴肅查處了國家統計局原局長邱曉華嚴重違紀案件。指出邱曉華在任國家統計局領導職務期間,收受企業主所送現金;生活腐化,涉嫌重婚犯罪。經審議并報中央批準,決定給予邱曉華處分;經監察部報請國務院批準,決定給邱曉華行政處分;依法撤銷其全國政協委員資格。對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2007年3月20日,經市xxx中級審理,因邱曉華收受禮金尚未構成受賄罪;但因重婚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
2007年8月1日到2008年1月31日,邱曉華在待了半年時間便重獲。邱曉華在獄中一共寫下180篇短文,平均每日一篇,出獄后結集為《中國經濟新思考》2008年12月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初印3000冊,其后又加印了5000多冊。
出獄后
2008年6月中旬,邱曉華已出獄,赴中海油總公司下屬研究機構任職。
2010年11月6日,邱曉華作為“系友代表”與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謝鴻光等人出現在了廈門大學計劃統計系成立六十周年慶典大會上。12月23日,廈門高新軟投基金成立,聘請邱曉華為首席經濟學家。
2011年年1月,邱曉華破例接受了《南風窗》的專訪,所談主題是“通脹”,而他的觀點與一致,即“中國不會進入高通脹時期”。
2011年2月中旬在“亞布力論壇上”,邱曉華參與主題討論“國強民富與收入分配”;幾天后的“2011中國宏觀經濟預測春季年會”上,邱說,“我擔心有可能對通脹產生一種超調,如果出現超調就會使宏觀經濟有過分的波動。”
2012年,接任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2012年3月,年滿65歲、被譽為資本運作高手的初由于個人健康原因,辭去紫金礦業副董事長一職。邱曉華隨即獲提名接任,之后按相關程序被選舉為董事、副董事長 。
個人著述
曾在國內著名刊物發表經濟統計論文400多篇,著有《中國的道》、《中國經濟新思考》等專著。
重大事件
中央紀委監察部嚴肅查處了國家統計局原局長邱曉華嚴重違紀案件。經查,邱曉華在任國家統計局領導職務期間,收受企業主所送現金;生活腐化,涉嫌重婚犯罪。根據《中國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國公務員法》的有關,經中央紀委審議并報中央批準,決定給予邱曉華處分;經監察部報請國務院批準,決定給予邱曉華行政處分;依法撤銷其全國政協委員資格。對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本報1月24日)
與其他落馬不同的是,邱曉華除了收受錢財、生活腐化外,還涉嫌重婚犯罪。在官員名錄里,省部級因涉嫌重婚犯罪被追究的,邱曉華還是xxx人。這也正是這則消息引人注目的因素之一。
對包養的新聞,早已經產生了審丑疲勞。而邱曉華由包養變成了涉嫌重婚,不僅把們“愛江山更愛美人”的標桿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也讓對法律的多了一大步。作為一個高級干部,邱曉華不會不懂得重婚就是犯罪的道理。而他竟然腐化到與人重婚,可謂觸目驚心。
邱曉華案件說明,在相當一部分干部眼里,生活作風問題不算什么問題。他們覺得,生活作風是“個人”,是“工作需要”,縱欲是“享受生活”,治理此類問題是“小題大做”。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他們不講身份,不顧形象,不管影響,什么朋友都敢交,什么場合都敢去,什么錢都敢花,什么東西都敢要。甚至斗富、顯闊、縱欲,不以驕奢淫逸為恥,反以有多少個為榮,從思想深處不拿生活作風當回事,并因此誘發了大量違法亂紀的案件。
回顧和一下近年來查辦的案件,多數官員都是因為有了經濟問題而后才查出了作風問題,很少有官員僅僅因為作風問題而受到追究。無論是成克杰、胡長清、何閩旭還是畢玉璽、等,都是先拔出了經濟問題的“蘿卜”,再帶出作風問題的“泥”。
生活作風不僅體現著個人的生活方式和興趣愛好,更關系到黨性和黨風。回顧一下們的軌跡,很多人都是由驕奢淫逸而致欲壑難填,再致權錢交易、徇私枉法。因此,在七次全會上,總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講操守,重品行,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的追求”。此次邱曉華案件被查處,不僅充分顯示了中央抓領導干部生活作風問題的決心,也為那些依然作風輕浮、不拘小節乃至追腥逐臭、情趣低下的領導干部敲響了警鐘。不論是誰,也不論有多高,只要膨脹、縱欲無度、把生活作風問題不當問題,都逃脫不了制度和法律的制裁,邱曉華就是一個。
(人民網報道:邱曉華涉嫌重婚犯罪的警示意義)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