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全景圖在湖南省長沙市風景秀麗的岳麓山下,波光搖曳的湘江之濱,白鷺齊飛的咸嘉湖畔,坐落著一所直屬于中國人民銀行的著名綜合性高等財府--湖南財院。學校正式創建于1960年,建院40多年來,歷經曲折發展,成長為一所具有行業優勢的實力較強的院校,在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等四大學科領域培養經濟管理和科學研究的高級專門人才,形成了以金融學科為重點,以本科教育為主體,注重研究生教育,兼顧專科教育的多層次、多規格的辦學特色。學院已累計培養學生達8萬余人,累計向中國銀行業輸送了一千多位大小行長,這些人執掌了中國金融產業三分之一的天下,被業界譽為金融黃埔;而今活躍在中國金融界三套馬車的司局級以上、各大商業銀行分行行長級人物,早已是不勝枚舉。鼎盛時期,中國農業銀行在全國17個省的分行行長,全數出自這里。不少學生已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的力量,因此,學院亦被譽為造就我國華南、中南地區財經人才的黃埔軍校[2]。20世紀最后的5年,學校走出了一條跳躍式的發展之:承擔的xxx課題由空白增加到18項,碩士學位授權點由4個增加到10個;5年完成各類科研3200余項,一舉躋身全國財經類院校八列。地處長沙的湖南財院在天時、地利均不占的情況下,依然贏得了財經黃埔的美譽。
2000年,在全國高等學校布局結構調整中,由原湖南大學、湖南財院合并組建成新的湖南大學。如今的湖南大學是一所理科基礎、工科實力雄厚、人文學科獨具濃厚文化背景、經濟管理學科富有特色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又是中央部屬高校,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立項重點建設大學,列入國家111計劃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被譽為千年學府,百年名校。
原湖南大學為新的湖南大學南校區,原湖南財院為新的湖南大學北校區,現更名為湖南大學財院校區。
歷史沿革
財院校園1958年12月27日,由湖南省委批準,將當時的湖南省財政干部學校、湖南省糧食干部學校、湖南省統計干部學校、中國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干部學校及湖南省商業干部學校等5所財經類干部學校合并,組建成立湖南財政貿易干部學校(簡稱財貿干校)。
1960年,財貿干校正式由國務院批準,成立湖南財貿學院,并開始招收本科生。
1966年,學院卷入,正常工作即被全部打亂,黨政組織機構處于癱瘓狀態。
1978年,國家正式恢復高考,78級學生作為后的xxx屆大學生入學。
1979年,湖南財貿學院更名為湖南財院,1978級學生成為湖南財院首屆大學生。
1980年,經國務院批準,湖南財院改由中國人民銀行與湖南省雙重領導,以中國人民銀行領導為主。至此,湖南財院成為中央部屬高校。
1990年10月,舉行建校三十周年慶典活動。國務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李貴鮮、湖南省委熊清泉、湖南省省長陳邦柱等領導為校慶題詞。
1992年,湖南財院開辦了全國首例高教信用社。之后很快,在中國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為他們大膽開綠燈的情況下,湘財實驗銀行甚至沒有經過總行批準,就在地方通過了。以一種算了,批了再說的態度,湘財銀行在長沙袁家嶺偷偷掛牌成立。[3]
1993年,學校籌建的全國xxx家高校證券商---湖南湘財證券掛牌。
1994年,精算師協會(SOA)在湖南財院設立精算師協會長沙考試中心,成為在我國南方設立的xxx考試中心。至1999年底,共舉行考試12次,參考人數達1200余科次,及格率穩定在70-90%,遠遠超過全球25%左右的平均及格率。
1995年,舉行建校35周年慶典活動。中央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央局委員、國務委員,國務委員李貴鮮,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李葆華,國家經貿委主任王忠禹,湖南省委王茂林,湖南省常委會主任劉夫生,湖南省人民省長楊正午,湖南省政協劉正等領導為校慶題詞。國家教委,中國人民銀行、湖南省人民等領導機關和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市分行等二十多個友好單位與兄弟院校向校慶發來賀信、賀電。湖南省副省長鄭培民、周時昌、中國人民銀行教育司司長陸光慧等親臨學院祝賀。湖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幾十所院校領導蒞臨學院參加校慶大會。
1996年,國際壽險管理協會(LOMA)長沙考試中心在湖南財院正式掛牌落戶,這是在我國設立的第三家考試中心。LOMA是英文Life Office Management Association的縮寫,總部設在美國亞特蘭大。至1999年底,舉辦7次考試,參考800余人,及格率99%。二教1997年,行屬本科院校教材評估中,湖南財院獲得xxx名。10種教材被確定為省級九五重點教材、規劃教材。
1998年,經中國人民銀行行級重點學科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并報總行批準,金融學、會計學兩個學科專業點被確定為中國人民銀行行級重點學科,實現了學院部省級重點學科零的突破。
1999年,中國人民銀行(湖南財院)培訓掛牌成立。
2000年4月20日,教育部直屬湖南大學、與中國人民銀行直屬湖南財院合并大會在湖南大學大禮堂隆重舉行。至此,湖南財院合并成立新的湖南大學,直屬于中華人民國教育部。
科學研究 人才
櫻花綻放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有13名專家被確定為國務院享受特殊津貼人員,3名教授被確定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8名教授被確定為湖南省跨世紀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50名教師作為湖南省優秀青年教師培養;87名專業技術人員被推薦為121跨世紀人才工程第三層人選。并常年聘請外籍教師來校任教。
據教育部1998年統計公報,在八類12項科研指標中,湖南財院有10項指標進入全國45所財經本科院校九強,其中有8項指標進入五強,科研總體實力顯著提升。共獲xxx課題13項、部省級課題248項,公開出版著作507部、公開發表論(譯)文5275篇,完成研究報告233項,參加國際學術會議84人次,入選國際會議論文集49篇,其中,有4項獲xxx科研,182項獲部省級科研。
財院一景麓山南北,珠聯璧合,千年學府,青春煥發。學校不僅實現了實質性合并,而且在學科建設、教學科研水平提高和內部管理體制上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學校發展取得重大突破。學科建設方面,共獲得應用經濟學(覆蓋金融學、統計學、國民經濟學、數量經濟學二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和經濟學、財政學、經濟等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等;國際貿易學被評為xxx重點學科,會計學、成為湖南省重點學科。金融學科在中國人民銀行首批重點建設學科的基礎上,再次成為湖南省十一五重點建設學科、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北校區現有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北)、金融與統計學院、體育學院。建有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經濟與貿易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等。
科技園
湖南財院、 湖南大學合并組建成新的湖南大學。新湖南大學是一所經濟管理學科富有特色、理科基礎、工科實力雄厚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學校與2006年創建了湖大科技園。
湖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4](以下簡稱湖大科技園)創建于2006年,位處長沙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麓谷,占地214畝,規劃總建筑面積約21萬平方米,基礎建設總投資3.8億元。2010年10月,國家科技部、教育部正式認定湖南大學科技園為xxx大學科技園和xxx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成為湖南省xxx躋身國家大學科技園行列的高校科技園。
湖大科技園依托湖南大學,充分利用湖南大學雄厚的科研實力和高層次人力資源優勢,已逐步發展成為高新技術創新、科研與產業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要。
湖大科技園已建成科技研發、孵化及生產用房共8.1萬多平方米,包括工程孵化大樓、創業大廈、研究中心和部分工業廠房。園區自然優美,員工宿舍、食堂、會所、商務中心、運動場地等設施設備齊全。
湖大科技園依托國家科技扶持政策和市場資源,建立創新創業孵化服務平臺,為入駐企業提供管理、咨詢、商務、法律、財務、融資、市場推廣、后勤、培訓、科技和交易等各方面的優質服務。園區內建有國家高效磨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汽車電子與控制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南大學先進動力總成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個研發中心,著力為廣大成長型科技企業破解技術難題,推進園區產業的科技進步。
杰出校友
蔣超良,1981年畢業于湖南財院財政系財政專業,十八屆,現任湖北省省委[5]。
通訊地址
郵編:410079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財院
公共汽車線: 自火車站: 乘312公交車至湖南大學(望麓橋站)下;
自汽車南站:乘152公交車至高葉塘站轉乘325公交車至湖南大學(望麓橋站)下;
自汽車東站:乘126公交車至火車站轉乘312公交車至高葉塘站轉乘325公交車至湖南大學(望麓橋站)下;
自汽車西站:乘314公交車至湖南大學(望麓橋站)下;
自黃花機場:乘民航大巴至民航大酒店轉乘312公交車至湖南大學(望麓橋站)下。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