肽納米片
編輯在納米生物技術中,擬肽納米片是由擬肽制成的合成蛋白質結構。Peptoid納米片的厚度約為3納米,長度可達100微米,這意味著它們具有類似于納米級紙的二維平面形狀。這使得它們成為已知的最薄的二維有機晶體材料之一,其面積與厚度之比大于109nm。Peptoid納米片于2010年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RonZuckermann博士的實驗室中被發現。由于能夠定制peptoid以及因此peptoid納米片的特性,它可能在藥物和小分子遞送領域得到應用和生物傳感。
肽納米片的合成
編輯為了組裝,將特定序列的純化兩親多肽溶解在水溶液中。它們在空氣-水界面上形成單層(Langmuir-Blodgett薄膜),其疏水側鏈在空氣中取向,親水側鏈在水中。當這個單層收縮時,它會彎曲成雙層,疏水基團形成擬肽納米片的內部核心。該方法已在Zuckermann實驗室中標準化,方法是在將小瓶恢復到直立位置之前,將peptoid溶液小瓶反復傾斜85°。這種重復的小瓶“搖擺”運動減少了小瓶內空氣-水界面的界面面積,將擬肽單層壓縮了四倍,并導致單層彎曲成擬肽納米片。
肽納米片的應用
編輯Peptoid納米片具有非常高的表面積,可以很容易地對其進行功能化,以用作傳感和模板化的平臺。此外,它們的疏水內部可以容納疏水性小分子貨物,當將這種染料注入擬肽納米片的水溶液中時,尼羅紅的螯合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由于這些原因,2D納米片的疏水內部可能是裝載或嵌入疏水貨物的有吸引力的平臺,例如藥物分子、熒光團、芳香族化合物和金屬納米顆粒。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52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