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姚勁波2000年,姚勁波創辦國內xxx的域名交易及增值服務網站易域網,并于2000年九月被萬網收購。萬網是國內xxx的企業網絡應用服務商。此后,姚勁波在萬網歷任產品部經理,產品規劃總監,華南區總經理,營銷副總裁等職務。后因炒作 “端午節.cn” 而出名。據傳姚出高價從一外國人手中收購回這一中文域名,但是沒有顯示真實的收購交易,很多業內分析人士也指出此可能為暗地里左右手式的炒作,不管如何,姚巧妙的借此炒作出名。
2005年7月,姚勁波離開萬網并創立了分類信息網站58同城分類。
2008年11月,姚勁波榮獲2008年度中國xxx成長性CEO。
2010年1月,姚勁波榮獲“2009年度互聯網創新風云人物”項。
2010年11月2日,姚勁波與其它人共同創立的學大教育在美國上市,發行的股票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為XUE,公司行13,430,000份美國存托憑證股票,首日開盤價:14.3美元。[2]
2013年11月1日消息,國內分類信息網站58同城于時間昨晚9點30分正式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上市首日,58同城報收于24.31美元,較發行價上漲41.88%。招股書顯示,58同城創始人兼CEO姚勁波目前持有3683萬股58同城B類股票,持股比例為27.9%。按照58同城原始股與ADS股2:1的兌換比例,姚勁波總共持有58同城1842萬股ADS股份,也是公司xxx大股東。按照24.31美元的股價計算,58同城CEO姚勁波目前持有股份價值約為4.5億美元。
2015年2月11日,入圍“2014年中國互聯網年度人物”活動年度人物。[3]
創業經歷 創建58同城
58到家創立于2014年9月,在30多個城市提供到家服務,其中家政服務、美甲、速運搬家是其自營的三大業務。[7]
58同城還未上線,公司也只有五六個人時,軟銀賽富揣著500萬美元找上門。姚勁波這筆錢剛剛燒完,軟銀賽富的4000萬元人民幣追加投資入賬了。2010年,軟銀賽富拉著DCM進行第二輪投資,這次是1500萬美元。就在2010年12月初,他又拿到了華平創投的第三輪融資:6000萬美元,接近2010年42家中國赴美上市公司IPO均值的二分之一。
這是怎樣的時節?12月8日,優酷網和當當網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首日優酷網市值達到32.6億美元,當當網市值則達到23.3億美元。按照市值排名,兩家公司都進入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前十。下一個會是58同城嗎?姚勁波一句話碰了下創業人群的神經:“我不著急上市,現在上市太虧了,我要做得更大些再上市。”
上市對他來說并無太大。他已經有將一個公司送上市的經歷:學大教育(NYSE:XUE)2010年11月紐交所掛牌,首日漲幅31%,他握有其中10%左右的股份。
中國的創業人群走過了30年,缺錢一直是xxx關鍵詞,但隨著創業人群的成熟,尤其是資本市場的成熟,逐漸出現了一批這樣的創業者,他們自創業xxx天起就沒缺過錢,別跟他們提“套現”,他們根本不著急融資,甚至不著急上市,他們相信自己做的事業出售越晚價值越大。姚勁波只是這群人中的一個。
姚勁波的座駕是一輛七座SUV,他對越野、探險并不感冒。“我家人多,兩個小孩、兩個保姆、兩個老人,大家經常一起出去,一般車座不夠。”
他在職業生涯中卻是極度的自信甚至冒險,早年屢番變換“車道”,在一條道上開順了,別人都來追趕的時候,他又打輪到另一條道上去了。“我不喜歡在一個崗位上干太長時間,我喜歡去試一下多個角色。”[4]
三次融資
姚勁波2000年初,辭去中國銀行山東分行技術部門的職位南下創業,他覺得“單純做技術與志向不符”;2000年底,他把自己創辦的一家提供域名交易服務的網站賣給了中國萬網,攫取到xxx桶金。這家網站叫易域網,做渠道起家,姚勁波一年時間把它做到了國內xxx,遺憾在于“做成了交易公司”,離真正的互聯網遠了點。
在萬網期間,這位當時的職業經理人儼然把自己當成“老大”,一如既往的自信,常常辦出越俎代庖的事兒來。“我就當自己是張向東(萬網創始人)。老板覺得你應該這樣做那樣做,我更多是站得很高。我不在乎別人怎么看我,長期一貫下來,結果肯定是好的。”他要求自己做到xxx,喜歡全權在握,事必躬親。
他還極度相信自己的直覺。學大教育是他在萬網期間與兩位同事金鑫、李如彬共同創辦的,2005年離開萬網,沒有去學大任職,他要自己創業,做真正的老大。他瞄準了分類信息網站Craigslist.org這一誕生于美國本土的,一度認為中國本土復制Craigslist的模式是理所應當的。
一開始他設想得很美好,只要有用戶量和收入支撐,再過兩三年就去上市。“非常激進地做,甚至去買戶外廣告。美國市場肯定認可我們的公司,我只需要說自己的目標是中國行業xxx、是中國的Craigslist就行了。”58同城起步的確很順,xxx輪融資拿得令同行匪夷所思。
不過在這次創業中,這位老大卻屢次將企業的現金鏈做到懸崖邊緣。原以為Craigslist免費模式的全盤拷貝是2005年中國本土的“空白點”,未料得中國分類信息市場的需求迄今仍未被真正,加之諸多創業者同期拷貝了相同模式,他發覺58同城的最初模式不過是Craigslist反射到中國的一座“海市蜃樓”。待他醒這一點已是2008年,xxx筆融資已經燒光了。一自信走來的他對互聯網產生了些許失望,但軟銀賽富信他,4000萬元又追投進來。
姚勁波做了58同城的xxx次轉型,探究Craigslist的“中國式”,撤下《生活圈》DM。但是這次探索的結果也不過是又燒掉了4000萬元。這時候,部分員工已經開始迷茫了,個別高層也熬不住走人了。“徹底回歸互聯網”是姚勁波的第二次轉型,用戶增值服務收費模式,涉足團購。2010年4月,軟銀賽富和DCM第二輪融資1500萬美元又到賬。
姚勁波評價自己“走得很順”,而且“從頭就順”。他實則在這個領域燒了5年的錢,直至2010年才把賬面做平。縱觀分類信息網站的現狀,一部分甘為搜索引擎的賺錢工具陷入亞健康狀態,一部分賣給了互聯網巨頭,更多的則是在燒錢殆盡后退出了跑道。
順者有順者的活法,那就是找對方向,自信、堅守。在歷年的大會上,他還會給諸多迷茫無助的草根們傳授融資之道:“創業者一定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攤出來四五個項目讓VC選擇,VC敢投你嗎?”
資本確實厚愛58同城,一再“允許試錯”。不過姚勁波對資金保持,始終不相信“資金應該成為58勝利的理由”。他在就第三輪融資致員工的信中強調:要避免“用錢解決問題的低級傾向”。兩次轉型中令他痛苦的,并非“錢燒光了”,而是“錢燒光了,模式還沒有找到”。他迄今還會為那些到免費的最后一刻、“不得不親自結束自己的公司”的群體扼腕嘆息,比如說,站臺網——這家網站沒有廣告,沒有置頂信息收費,也沒有會員收費,結果,站打不開了。
第三輪融資從初步洽談到實質性融資,整個過程只用了兩周時間。簡單說,這家美國著名創投看好58同城的市場前景。依照當前的銷售增長速度,姚勁波叩門納斯達克似乎只是一兩年的事情。但姚勁波公開表示,58還有很多方面沒有準備好——似乎融完這輪資,58距離上市更遠了。有人質疑,此輪融資必定令他在股權方面付出不菲代價,同時出58面臨的資金壓力;也有人提醒他“過這村就沒這店了”,只要與“中國”、“互聯網”概念沾邊,這兩年赴美IPO都會撈得好收成,等他醒過悶兒來,這波紅利浪潮就不知道刮到哪去了。
姚勁波必須試圖讓自己靜下來。“人總是在艱苦的時候發現很多機會。我們融了很多錢,沒有把自己逼到一個絕處,也很難發現更好的機會,這是我比較擔心的。”[5]
熱點事件 58團購
姚勁波 姚勁波表示,團購在58同城是與分類信息并重的一個業務,“團購與分類信息有天然的結合優勢,我們比同行投入的資源少的多,但比同行取得的效果要好。”之前有來自微博的消息稱,58同城團購近期流量超越拉手網,進入團購領域流量前三。前面分別是xxx的360團購和第二的淘寶聚劃算。對此,姚勁波回應,“不知報告是否準確,但可以肯定的是,58團購增長速度的比行業增長快得多,每三五個月銷售額都翻一番,現在不是平穩增長,而是加速增長態勢。”
面對團購行業出現的規范性問題,姚勁波欲提升58團購全面管理體制,希望能帶動團購行業風氣。近日,姚勁波微博上發表對于58團購將實施一些改進措施:將上線自助實時退款功能,消費者可一鍵退款;58將集中指定物流或自建物流,全程確保品質和配送速度;社區設立完全的投訴專區,專人值守協助用戶;不能率先徹底解決實物類商品團購品質難的問題,58將不再上線實物類團購。姚勁波的態度是可取的,因為對比之前馬云的97%滿意率說法,姚勁波顯然誠懇了許多。
融資
2015年10月12日下午7店,58同城宣布旗下58到家完成A輪融資。此次融資金額為3億美金,58到家的估值將突破10億美金。據其確認,58到家此輪出讓的股權約為30%。58到家此次引入的投資人,包括阿里巴巴、KKR和平安創投。
據58到家CEO陳小華透露,這輪融資是從2015年年6、7月份正式啟動的。“如果放開了拿,我們可以募集到5-6億美元”。在權衡所需資金量和所需資源后,最終選擇了上述三家投資人。
“除合并案例之外,這可能是騰訊、阿里共同投資的xxx個公司。”姚勁波認為。58到家的母公司58同城,背后有騰訊的投資。據其內部人士透露,此后在58到家中,騰訊的間接持股和阿里巴巴的直接持股比例價講相當。在58到家中,騰訊是間接的第二大機構投資人。[7]
參加節目
姚勁波參加《非你莫屬 》
2011年-2012年,姚勁波代表58同城多次參加天津衛視《非你莫屬》節目的工作,在參加節目的過程中他始終默默的坐在一個角落里,當他遇到優秀的選手的時候就會加大關注度,被風趣幽默的稱為在《非你莫屬》的舞臺上“隨時會醒過來的沉睡者”。
2013年9月16日,姚勁波作為碧水隊,參加了江蘇衛視舉辦的《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節目,闖入總決賽,遺憾的是與冠軍失之交臂。
人物評價
“我們沒缺過錢,沒有把自己逼到一個絕處,也很難發現更好的機會,這是我最擔心的。”姚勁波說,“要避免用錢解決問題的低級傾向”。
乍看上去,姚勁波有些木訥,與那些不茍言笑且我行我素的技術狂人無異。
他2005年創立58同城就篤定“本地生活信息xxx入口”的市場空間。不過,如你所知,后來電子商務、網游、SNS魚貫登場,Craigslist.org模式的本土春天終歸沒有到來。
但他不著急不著慌。昔日的大批同行者已在“享受長期不賺錢的寂寞”中離去,時至今日,他又開始斷定中國互聯網下一個xxx的機會:“下一個真正百億級別的企業誕生于分類信息網站,‘剩者為王’的大戲即將上演,不是我們也是另外一家。”
對自己的判斷自信得簡直偏執。大概所有的創業者都有過類似狀態,但是與大多數創業者不同的是,一直有資金愿意為姚勁波的判斷買單。當大多數創業者還在精打細算省錢讓公司維系下去的時候,姚勁波從來就沒過過缺錢的苦日子。
他實則是個外方內圓的人,內心無棱角,堅定卻也懂得改變。他承認,中國的互聯網大也在逼著他們往大里做。“當今中國大平臺習慣性地去侵占別的領域,做成平臺自然會比較舒服,但做成的風險很大。我們這是選了一條比較難走的。”
姚勁波一開始沒有轉過彎兒來怎么放權。“一件事情不管你怎么想,按照我說的去做,”直至他自己產生了感,“我說必須這樣干,員工沒有按我的干,給了我更好的方案、更好的結果。這個時候我懷疑自己了——我確實只花了10%的精力,他們卻每天24小時、每周七天都在想這個事情。實踐證明,我想的方案未必是最完善的。我在某些方面也未必xxx,只需要找到xxx的就可以了。”
這個自信心爆棚的人也學著慢慢后退。他更多專注于通過公司的遠景去影響底下人。他將一本書推薦給了所有員工:他讀書有個習慣,看完必扔掉,從到廣州的航行,登機前就做好不把書帶下機艙的準備,他認為這種勁兒是行之有效的。有一本書被他帶下了機艙,稻盛和夫的《活法》。他相信,這里有做企業最樸素的道理。
或許,對于之前已將一家企業做上市的創業者來說,借助上市證明自己已沒那么重要了。回憶學大教育的上市,姚勁波談及的卻是在美國上市回國途中,投資方鼎暉創投合伙人王功權一上電話不斷的情景。“說的都不是生意上的事情,而是怎么去改變一些東西,而且真的會去做。”[6]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