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甲基鋅
編輯二甲基鋅又稱甲基鋅、DMZ或DMZn,是一種無色的揮發性液體Zn(CH3)2,由甲基碘在高溫下作用于鋅或鋅鈉合金形成。2Zn+2CH3I→Zn(CH3)2+ZnI2鈉有助于鋅與甲基碘化物的反應。碘化鋅作為一種副產品形成。它有一種難聞的氣味,而且是發火的。它在有機化合物的合成中具有重要意義。它可溶于烷烴,經常以己烷溶液的形式出售。它屬于類似化合物的大系列,如二乙基鋅。
二甲基鋅的歷史
編輯該物質是由愛德華-弗蘭克蘭于1849年在馬爾堡大學與羅伯特-本生一起工作時首次制備的。在一個密閉的容器中加熱鋅和甲基碘的混合物后,當密封被打破時,火焰迸發出來。在實驗室里,這種合成方法今天仍然沒有改變,只是用銅或銅化合物來激活鋅。
二甲基鋅的用途
編輯二甲基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用于將甲基引入有機分子或合成含有甲基的有機金屬化合物。格氏試劑(有機鎂化合物)在大多數實驗室合成中取代了有機鋅化合物,這種試劑更容易處理,而且不容易燃燒。由于有機鋅化合物和格氏試劑之間的反應性(以及反應副產品)不同,在某些合成中,有機鋅化合物可能是首選。
它的高蒸氣壓已導致在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MOCVD)中廣泛使用,用于制備寬帶隙的II-VI半導體薄膜(如ZnO、ZnS、ZnSe、ZnTe),以及作為III-V半導體(如GaAs、InP、AlxGa1-xAs)的p-摻雜劑前體,這些都有許多電子和光子應用。
結構
編輯在固體狀態下,該化合物以兩種形式存在。四角形的高溫相顯示出二維無序,而單斜體的低溫相則是有序的。分子是線性的,Zn-C鍵的長度為192.7(6)pm。氣相的結構顯示出非常相似的Zn-C距離為193.0(2)pm。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5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