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立體化學
編輯立體化學是化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涉及對形成分子結構的原子的相對空間排列及其操作的研究。立體化學研究的重點是立體異構體,根據定義,立體異構體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和鍵合原子的序列(結構),但其原子在空間的三維方向不同。由于這個原因,它也被稱為三維化學--前綴立體是指三維性。立體化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對手性分子的研究。立體化學跨越了有機、無機、生物、物理,特別是超分子化學的整個范圍。立體化學包括確定和描述這些關系的方法;這些關系對有關分子的物理或生物特性的影響,以及這些關系影響有關分子的反應性的方式(動態立體化學)。歷史上,路易斯-巴斯德可以正確地被描述為xxx位立體化學家,他在1842年觀察到從葡萄酒生產容器中收集的酒石酸鹽可以旋轉偏振光的平面,但其他來源的鹽則不能。這一特性是兩類酒石酸鹽不同的xxx物理特性,是由于光學異構。1874年,JacobusHenricusvan'tHoff和JosephLeBel用與碳結合的原子的四面體排列來解釋光學活性。Kekulé早在1862年就使用了四面體模型,但從未發表過這些模型;EmanuelePaternò可能知道這些模型,但他是xxx個繪制和討論三維結構的人,它們以一種標準的方式對立體中心周圍的原子進行排序,使這些原子在分子中的相對位置得到明確的描述。費舍爾投影是描述立體中心周圍立體化學的一種簡化方法。
沙利度胺的例子
編輯沙利度胺是一種藥物,1957年首次在德國制備,用于治療孕婦的晨吐。該藥物被發現具有致畸性,對早期胚胎生長和發育造成嚴重的遺傳損害,導致嬰兒肢體畸形。一些建議的致畸機制涉及(R)-和(S)-沙利度胺對映體的不同生物功能。
然而,在人體中,沙利度胺會發生外消旋作用:即使只將兩種對映體中的一種作為藥物使用,另一種對映體也會因代謝而產生。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60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