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性解析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什么是手性解析

    編輯

    手性解析,或對映體解析,是立體化學中把外消旋化合物分離成其對映體的過程。它是生產光學活性化合物(包括藥物)的一個重要工具。另一個具有相同含義的術語是光學分辨率。使用手性解析來獲得對映體純凈的化合物,其缺點是必須丟棄至少一半的起始外消旋體混合物。其中一個對映體的不對稱合成是避免這種浪費的一種手段。

    非對映體鹽的結晶

    編輯

    最常見的手性解析方法是將外消旋混合物手性衍生劑(也稱為手性解析劑)反應,將其轉化為一對非對映體生物。然后通過傳統的結晶法分離這些衍生物,并通過去除手性分解劑將其轉化為對映體。這個過程可能很費力,而且取決于非對映體的不同溶解度,這很難預測。通常情況下,溶解度較低的非對映體是目標,而另一個則被丟棄或消旋再利用。測試幾種解析劑是很常見的。典型的衍生化包括在胺和羧酸之間形成鹽。簡單的去質子化就可以得到純的對映體。手性衍生劑的例子是石酸和胺類的布魯辛。該方法由路易斯-巴斯德在1853年引入(再次),用具有光學活性的(+)-金雀花堿來解決外消旋酒石酸。

    案例研究

    編輯

    一種現代的手性解析方法被用于藥物度洛西汀的有機合成。在其中一個步驟中,外消旋的酒精1被溶解在甲苯和甲醇的混合物中,在該溶液中加入具有光學活性的(S)-扁桃酸3。酒精(S)-對映體與扁桃酸形成不溶性非對映體鹽,可以從溶液中過濾。用氫氧化鈉進行簡單的去質子化,就可以得到自由的(S)-酒精。同時,(R)-醇仍保留在溶液中,不受影響,并通過在甲苯中用鹽酸進行外聚反應而被回收到外消旋混合物中。這個過程被稱為RRR合成,其中的R代表解析-回升-循環。

    常見的解析劑

    編輯

    酒石酸銻鉀,一種陰離子,與手性陽離子形成非對映體鹽。樟腦磺酸,一種酸,與手性胺形成非對映體鹽1-苯乙胺,一種堿,與手性酸形成非對映體鹽。許多相關的手性胺已被證明。手性池包括許多廣泛使用的解析劑。

    自發解析和相關的專門技術

    編輯

    通過被稱為自發解析的過程,已知有5-10%的外消旋體結晶為對映純晶體的混合物。路易斯-巴斯德在1849年通過手動分離左手和右手酒石酸銨鈉的晶體來利用這一現象。這些實驗支持了他對光學活性的發現。1882年,他繼續證明,通過在反應器的一側播種酒石酸鈉銨的過飽和溶液,在另一側播種d型晶體,相反的l型晶體,相反手性的晶體將在反應器的對面形成。外消旋美沙酮也被證明有自發的解析。

    手性解析

    在一個典型的裝置中,50克dl-美沙酮被溶解在石油醚中并濃縮。加入兩個毫米大小的d-和l-晶體,在40℃下攪拌125小時后,回收兩個大的d-和l-晶體,收率為50%。直接結晶的另一種形式是優先結晶,也稱為通過夾帶其中一個對映體進行解析。例如,(-)-氫化苯海因的種子晶體會誘導該對映體從(±)-化苯海因的乙醇溶液中結晶出來。

    手性柱色譜法

    編輯

    在手性柱色譜法中,固定相用上述類似的解析劑制成手性。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60760/

    (4)
    詞條目錄
    1. 什么是手性解析
    2. 非對映體鹽的結晶
    3. 案例研究
    4. 常見的解析劑
    5. 自發解析和相關的專門技術
    6. 手性柱色譜法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