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門鎮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概述

    虎門鎮位于東莞市西南部,珠江出海口東側。面積17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過60萬。30多年來,虎門從一個國內生產總值僅6500多萬元的海邊小鎮,迅速發展成為生產總值達348億元、富有現代氣息的時尚之都。有超過100位黨和國家xxx前來虎門調研考察。獲得過80多項國家和省級榮譽稱號,其中2012年獲得了中國城鎮綜合實力500強xxx名,連續三年獲得廣東鎮域經濟綜合發展力xxx名,榮獲首批“全國紡織模范產業集群”、首批“中國服裝產業示范集群”、“廣東攝影之鄉”、東莞市鎮街領導班子落實科學發展觀工作考核綜合一等、市“三重”項目建設單項指標等多個榮譽。2012年全鎮生產總值348億元,同比增長6.2%;各項稅收總額53億元,增長15%;鎮本級可支配財政收入21億元,增長3.3%;各項存款余額570億元,增長12%;進出口總額45.6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30.7億美元,分別增長12%和9%。

    虎門是中國近代史開篇地、民族復興之的起點。1839年6月3日至25日,民族英雄林則徐會同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等文武官員,率領虎門軍民,將19178箱又2119袋,共237多萬斤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虎門銷煙的勝利,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的,它展示出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決心,對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有著標志性的意義。1840年,英國以林則徐在虎門銷煙為借口而發動鴉片xxx,虎門是鴉片xxx重要戰場之一。虎門因此成為中國近代史開篇地、中華民族復興之起點。[2]

       地理

      虎門鎮位于珠江口灣區頂點、東莞西南部,毗鄰廣州南沙xxx新區。中心坐標東經113°49′33″,北緯22°49′38″,面積170平方公里,轄下3個居民區,屬鎮級行政建制,鎮治地為太平。毗鄰廣州、深圳、、珠海和澳門,南臨伶仃洋。

      ?

       自然氣候

      虎門的氣候是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年平均氣溫22度,最冷月出現在1月(13.8度),無氣候意義的冬季,不會明顯感覺到寒冷。年降雨量1788.6mm,有84%集中出現在4~9月的雨季中,以5月為多(288.2mm),5~9月的降雨量都在200mm以上;月最少降雨量,出現在12月(25.8mm)。年降雨日數有147天;以6月為多,有18.5天;12月最少,不足5天。年暴雨日數為7.7天,有91%的暴雨集中出現在雨季期間。 平均相對濕度為79%,以5和6月份xxx(85%)。 年雷暴日數為83天,5~9月各月的雷暴日數均在10天以上,其中尤以8月為最多,達到17天。

       旅游景區 鴉片xxx博物館

    座落在東莞虎門的鴉片xxx博物館、虎門林則徐紀念館是一座專門收集、陳列、研究林則徐、鴉片xxx文物史料和有關文物遺址的紀念性和遺址性相結合的專題博物館。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清朝飲差大臣林則徐把收繳的英美鴉片販子的2376254斤鴉片在廣東虎門鎮口海灘當眾。虎門銷煙這一,有力地了中華民族的正氣,充分表現了中國人民嚴禁鴉片的決心和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在中國近代史和世界禁毒史上寫下了的一頁。新中國成立前,虎門要塞司令曾在當年銷煙的地方立了一座高約一米的“林文忠公銷煙處”的。但無人管理,整個銷煙池舊址雜草叢生,荒蕪不堪。新中國成立后,為紀念虎門銷煙這一的,紀念林則徐這一偉大的民族英雄,黨和于1957年在銷煙池舊址上建立了林則徐紀念館。起了“林則徐”。1972年,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將“林則徐紀念館”改名為“鴉片xxx虎門人民抗英紀念館”,把“林則徐”改成“鴉片xxx虎門人民抗英”。這無疑是不合建館的原意。于是,在1985年,重新定名為“虎門林則徐紀念館”,為了更好地收集、研究鴉片xxx歷史的文物資料,鴉片xxx遺址,向人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優秀傳統教育,再增加一個館名“鴉片xxx博物館”(現在兩個館名,一套班子,一個館址)。1987年,東莞市人民先后從海軍部隊接管了沙角炮臺和威遠炮臺,并分別成立沙角炮臺管理所和威遠炮臺管理所,交由該館管理。隨后,1989年把原有的拆除,樹起了由林則徐銅像與花崗石臥碑像結合的“虎門銷化鴉片”。

    紀念館管理的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臺舊址,均是中國重點文物單位,管理的面積達50萬平方米。林則徐銷煙池舊址是1839年林則徐為英美鴉片而挖的,池有兩個,據記載:每個池縱橫十五丈余尺,池底平鋪石板,池邊欄樁釘板,前設一涵洞,后通一水溝,池岸周圍廣樹柵欄。現在館區的兩個銷煙池是1972年在考古挖掘基礎上初步復原的,它是當年中外的虎門銷煙的歷史。[3]

       沙角炮臺

    沙角炮臺位于珠江口外端之東岸沙角山,它始建于清嘉慶五年(1800年),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初為英國侵略者所毀,道光二十三年及光緒年間先后、擴建。現存的沙角炮臺主要由頻海臺、臨高臺、捕臺等炮臺組成。沙角炮臺與虎門海口西岸的大角炮臺斜峙相對,相隔約4000米,構成虎門海口的xxx道防線。當年,愛國官兵曾在這里英勇抗擊過英國侵略者。1841年1月7日,英軍進犯沙角,六百余名官兵英勇抗擊數倍于己之敵。因彈藥耗盡,寡不敵眾,守將陳連升父子及大部分官兵為國捐軀。沙角白草山麓的節兵義墳,就是部分陣亡官兵的合葬墓。它也成了人們憑吊英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場所。

       海戰博物館

    虎門鎮

    海戰博物館坐落在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海口東岸的威遠炮臺舊址附近,是一座專題性與遺址性相結合的博物館。該館背山面海,優美,占地面積20.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萬平方米,由陳列大樓,宣誓廣場、觀海長堤等組成建筑紀念群體。 以鴉片xxx古戰場——中國重點文物單位虎門炮臺為依托,利用文物史料、向你展示當年中國人民抗擊英國侵略的悲壯情景。 融紀念性、教育性于一體的海戰博物館是虎門炮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也是全國三毒教育之一。

       虎門鎮蔣光鼐故居

    虎門鎮

    荔蔭園(蔣光鼐故居)位于虎門鎮南行5公里的南柵管理區新基村,背靠三臺山。該園以廣植荔枝而名,初創于清道咸年間,是一代xxx名將蔣光鼐將軍祖父蔣理祥手創。蔣理祥字議寰,號吉云,咸豐三年進士,選庶吉上,為翰林院編修。1887年,蔣光鼐在園邊祖屋出生并度過少年時期,青年從軍,跟隨孫中山,戰功顯赫。1931年升為陸軍上將,任十九軍總指揮。1932年指揮了-·二八”淞滬抗戰,大挫日寇銳氣,大振國威,震動了中外。1933年11月與李濟深、陳銘樞、蔡廷鍇等發動反蔣事變,失敗后去,進行xxx反蔣活動。1935年聯九軍將領通電反蔣,主張xxx。蘆溝橋事變后,任廣東xxx自衛團第四區(東美、增城、寶安)統率委員會主任委員。1938年任第七戰區參謀長。1940年改任副司令長官。1946年參加發起組織中國促進會。建國后,當選為xxx屆中國政協常務委員,任紡織工業部部長,中國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等職。1967年6月在病逝。 1930年,蔣光鼐在祖園辟建一座別墅式樓房,基座特別,為拱形涵洞式墊托底層地面,通風防潮。花崗巖石砌臺階,石雕欄桿精致,前廊后室,內建一廳兩廂,一式二層,紅墻圍護國林,內有荔枝、龍眼黃皮、番荔枝、法國白玉蘭等名果嘉木,園前有高臺,一株芒果濃蔭如傘,門樓石砌,疏瓦翹檐,石匾楷書:“荔蔭園”,一副行書門聯:“造廬誰道龍猶臥,題戶應嗤鳥是凡。”園后山麓,有蔣光鼐先生父母墓,墓臺上,坐北朝南矗立1座10米多高的“考妣碑”。左側墓志銘是前清進士張其淦為蔣父而撰,右側墓志銘是元老胡漢民先生為蔣母而書。離碑百步有六角亭1座,是蔣光鼐先生紀念其弟蔣光魯而建,名曰“光魯亭”,蔣光魯原為十九軍屬下一位團長,人稱“驍將”,1929年十九軍在山東、河南一帶與馮、閻聯軍作戰中陣亡。現在“荔蔭園”“考妣碑”“光魯亭”同屬蔣光鼐故居文物點。1987年經市、鎮兩級接收重新修繕,定為東莞市重點文物單位,設專人管理,向游人,故居背靠之三臺山,南柵管理區已辟建為公園,并擬定“光魯亭”計劃。

       虎門鎮逆水流龜村堡

    虎門鎮

    “逆水流龜”村堡,又名“水圍”村,位于白沙管理區,建于明崇禎年間,坐北向南,占地6889平方米。因寨堡建筑布局如龜游水,故名。寨內從南至北一條直巷,寬2米,橫貫東西4條巷,各寬3米;共有64間大小統一青磚大屋瓦房,代表64塊鱗甲;四角各有1間兩層樓閣建筑,代表四足;直巷南端的1座二層樓閣,代表龜尾,也是xxx的一個寨門,可通吊橋出寨(現改為水泥橋);直巷北端的1座二層樓閣代表。寨堡周圍環以高6米、厚0.6米的青磚寨墻;寨墻外是圍繞全寨18米寬的護城河。創建該賽的主人是鄭瑜,他是明崇禎四年(1631)進土,授吉安推官,旋攝廣順府事,后因平亂護民有功,內擺戶部主事,歷員外郎中,出知太平府,遷上江漕諸道,又轉山東按察副史,督催直隸江西湖廣軍需,屢著勞績,升太仆寺少卿(正四品官)。告老還鄉后卒于家,享年81歲,著有《焚馀集》。該寨圍墻的磚規格不一,傳說是鄭瑜派兵士拆取鄰近烽火臺的磚筑成的。該寨平面布局特殊,是東莞市現有較好的古村寨建筑。據專家云,該寨也是中國少見的明代村堡。1993年公布為東莞市文物單位。

    虎門鎮

       虎門大橋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虎門大橋全長17.76公里,航道斜索跨徑888米,為中國最長的斜拉索公橋,一頭座落在威遠島上;大橋的建成,結束了粵東、粵西一水隔天涯的歷史。藍天白云下的虎門大橋,更顯壯觀、美麗。

       虎門鎮威遠炮臺

    威遠炮臺位于虎門鎮威遠島南山前偏西南海灘處。臨水貼浪,正控珠江主航道。道光十五年(1835)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為加強中海防力量所建,是虎門海口防務的主要陣地。道光十九年(1839),林則徐視察海防,以防英人入侵,接納鄧廷份、關天培的,鞏固東北角山根與對面江心上了橫檔島構鎖兩道攔江排鏈,攔截入侵之敵,使航道東西、上下左右,構成嚴密的火力交叉網。鴉片xxx前夕,其防御體系幾使英人,由于琦善拱手媚敵,拆卸軍防,以致銅關毀鎖,門戶洞開。道光二十一年(1841)二月二十六日,英軍先克橫檔,然后集兵強攻威遠,其時,島上駐軍無援,數百官兵與敵肉搏陣亡,炮臺陷落后被毀。二十三年(1843)再建,咸豐六年(1856)十月十六日,再次被英軍摧毀,至光緒八年(1882)由總督張樹聲奏準修復。

    威遠炮臺與鎮遠炮臺、靖遠炮臺相連,是珠江咽喉的“鎖喉骨”,炮臺雄偉壯觀,炮臺平面呈半月形,全長360米,高6.2米,寬7.6米。底層均用寬厚0.3米、長1.5米的花崗巖石壘砌,頂層用三合土夯筑。全臺有券頂暗炮位40個,各高2.9米,寬4.2米,深6.6米。沿臺面上還有4個露天地位,每個炮位兩邊各有一個儲蓄室。暗炮洞后面由一條2米寬的露天炮巷溝通,炮巷后面還有一條相距2米多的護墻,墻上設有槍眼,萬一敵軍上島仍可以抵抗。炮臺內圍有1座,神廟3間,兵房12間,藥局1座,碼頭1個。原來炮臺的東西兩頭各有券項城門1座,控制著煙臺兩端xxx的通。整座炮臺背山面海,內有廣闊的平地回旋,結構嚴謹,險要壯觀。道光二十三年(1843)曾進行維修,現大部分保存尚好。鴉片xxx博物館在這里設立了威遠炮臺管理所,常年向國內外游客進行。1982年公布為中國重點文物單位。在威遠炮臺、海戰博物館上就可以看到虎門大橋的壯麗景觀。

       虎門鎮虎門廣場

    虎門鎮

    虎門廣場位于虎門鎮中心,周圍是繁華的商業街。廣場西北面是虎門鎮鎮府的所在地,東北面有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農村信用社是大型金融機構,東南面是廣場花園,廣場花園一至三樓是虎門電子城、虎門圖書批發市場等商業機構,是旅游休閑的好去處。

       虎門鎮虎門石洞森林公園

    虎門鎮

      虎門石洞森林公園位于東莞市南部,珠江口的東北部,正處于珠江三角洲開發區的中心地帶。北鄰厚街,與莞城相對,南接虎門、長安,與深圳相望。地貌屬低山、丘陵,整個地勢東北部偏高,西北部偏低。公園內山塘、水庫較多,總共有九座,面積為93.6公頃。面積較大的有中部的懷德水庫和大溪水庫,東部的大瀝水庫。

      森林公園旅游資源豐富。山形多變,形成群山起伏,峰巒疊嶂,山深谷竊,奇特象形山石等景觀。登上峰頂,向南可遠眺珠江口;東南望山;虎門及附近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

      公園內水體資源豐富。其中大溪水庫(龍湖)與懷德水庫(鳳鳴湖)只一壩相隔,似一對愛侶永遠相依相惜。從大嶺山頂視龍湖,湖中的半島、小島似鱷魚伏水,魚尾、魚身、餌盆歷歷在目,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可見一斑。

      人文景觀豐富。 有廟、八仙廟、東莞城墻、佛像、隱洞、隱泉等。

       旅游指南 交通

    虎門鎮

    陸:廣深珠高速公在虎門鎮回旋交接,使虎門成為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交通樞紐;中國xxx座大型懸索橋—虎門大橋連接珠江口東西兩翼;臨近東莞常平火車站;107國道、S358省道和各級公四通八達;興建中的常虎高速公和珠三角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線網,更將使虎門如虎添翼。

    航空:北連廣州國際機場,東靠惠州機場,南鄰深圳寶安機場和國際機場,西近珠海機場和澳門國際機場。

       美食

      豬腳

      豬腳姜在虎門流傳至今已百余年,由于其口味獨特,營養豐富,一直為大眾所喜愛的美食。把豬腳、老姜、雞蛋、甜醋等用沙鍋熬制數次而成,醋湯反復熬制后變得甜微辣且醇厚,姜爽脆可口,豬腳經姜醋浸透后軟綿不油膩,香滑流連于齒間一試難忘。寒冷的冬天,來上一碗豬腳姜,既暖胃又暖心。

      松糕

      小小的松(莞音崧)糕相貌平凡,卻是一種本土獨有的,有著悠久歷史的小吃。傳統的松糕用老式的碓人工樁米做糕皮,餡用炒熟的花生米磨成的粉,混合白砂糖做成。松軟的糕皮加上咸甜適中的餡料,一口咬下,松脆咸甜的感覺,讓您頓時覺得舒爽,充滿活力

      碌鵝

      碌鵝是具有客家風味的本土菜,外人聽到“碌鵝”還以為是“鹵鵝”,實際“碌”是煮的本土方言。將鵝放到調制好的湯里煮,煮熟后味道就完全滲進鵝肉里,骨髓則和白切雞相似,肉嫩而骨髓帶血,更顯新鮮美味。才下舌尖,又上心頭,虎門人樂于包容的特點,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虎門蟹餅

      來虎門不試試虎門蟹餅是會留下遺憾的。這種用膏蟹與大肉、薄荷葉做成的地道虎門美食,有肉汁的醇厚,蟹膏的濃香和薄荷葉的小清新,肥瘦肉和膏蟹配比恰到好處的蟹餅,入口即化,蟹味濃郁,如果再加些咸蛋黃和香草,就更顯錦上添香咯。

       購物

      虎門步行街

      虎門步行街是一座七棟四層連體的歐陸式風格建筑物,總占地2766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0000多平方米,可出租面積達60200平方米,共有1000多間商鋪,是虎門鎮著名的集購物、休閑、娛樂和餐飲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商業項目。

      虎門步行街開業以來,國內外知名品牌已紛紛入駐,如:沃爾瑪、麥當勞、大家樂餐廳、肯德基、必勝客餐廳、屈臣氏、萬寧、周大福金行、六福金行、星光珠寶、7-11便利店、一番拉面、蒙自源過橋米線、力美健健身俱樂部、快樂比動漫體驗中心、永正購書城、星宇數碼電影城、集NIKE、ADIDAS、REEBOK、KAPPA、LINING等運動品牌于一身的領跑運動超市等等。

      虎門寨商業街

      虎門寨商業街——虎門服裝的代名詞,轄內街、街、仁德街、仁壽街、仁貴街、仁懷街和仁和街共7條街道近10萬平方米,圈內有名店城、連卡佛、新浪潮和韓國城等近10家服裝商場。商業街內國內外知名品牌服裝、鞋帽進駐,形成虎門服裝中xxx消費的基礎,本地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出現,GI、狐仙、E訊、卡曼展示了南派服裝特色,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顯得更時尚和前衛,成了鎮區商業中心區的休閑、購物、旅游的亮麗景點。

       歷史文化 歷史

      虎門鎮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當年,中民憑借虎門天險構筑了聞名中外的的“金鎖銅關”,奮力抗擊英國侵略者。如今,昔日的銷煙舊址(1957年重建,現存鴉片xxx博物館)、沙角炮臺、威遠炮臺,仍升騰著中華民族的正氣。新建的虎門大橋,是我國xxx座大型懸索橋,被譽為“世界xxx跨”。虎門,既是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陣地,又是旅游觀光的勝地。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民族英雄林則徐會同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等文武官員,率領虎門軍民,將19178箱又2119袋,共237多萬斤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虎門銷煙的勝利,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的,它展示出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決心,對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有著標志性的意義。1840年,英國以林則徐在虎門銷煙為借口而發動鴉片xxx,虎門是鴉片xxx重要戰場之一。虎門因此成為中國近代史開篇地、中華民族復興之起點。

       經濟 行政區劃

      今虎門鎮是先后由原太平鎮、虎門鎮和新灣鎮三個鎮合并而成的一個大鎮,1986年虎門鎮與太平鎮合并,1998年新灣鎮并入虎門鎮。

      東莞市虎門鎮下轄:則徐社區、金洲社區、虎門寨社區、東方社區、大寧社區、樹田社區、白沙社區、沙角社區、懷德社區、博涌社區、鎮口社區、村頭社區、新聯社區、九門寨社區、居岐社區、南面社區、北面社區、南柵社區、北柵社區、小捷滘社區、陳村社區、東風社區、武山沙社區、黃村社區、龍眼社區、赤崗社區、宴崗社區、區、新灣社區;共29個社區。虎門鎮人民駐則徐社區虎門大道38號(虎門廣場前面)。

       經濟概況

    虎門鎮

      全面推進的小康社會建設

    2003年,虎門鎮國內生產總值(P)53.2億元,各項稅收總額20.1億元,出口創匯11.4億美元,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95億元,全鎮農村集體資產總額達65.8億元,農民人均收入8,854元。虎門人民踏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快車道。

      2005年,虎門鎮完成中國國內生產總值127.43億元,工業總產值215.90億元,工商稅收26.65億元,鎮本級可支配財政收入8.77億元,年末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262.96億元,外貿出口14.79億美元,私營及個體消費品零售額54.69億元,農村集體資產總額79.24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11285元。 商城建設成就斐然。投資1555萬元編制完成17項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控規面積達到9590公頃,占全鎮可用地面積的80%。35項重點工程建成投入使用, 33項重點工程在建,另有31項重點工程正在籌建之中。投資近5億元新建和了一批橋,包括連升南、連升北、長德、金龍南、金寧、體育、南北大道和港口大橋,總長度達28.8公里。

      2007 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82.89 億元,增長23.6% ;三大產業比例由上年的0.77:51.67:47.56 調整為0.57:51.42:48.01 ;工業總產值458.34 億元,增長11.30% ;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9.97 億元,增長13.14% ;鎮本級可支配財政收入首次突破10 億元大關,達11.10 億元,增長15% ;各項稅收總額31.76 億元,增長3.05% ;農民人均純收入13,915 元,增長8.7% ;實際利用外資8,273 萬美元,增長21.5% ;出口總額26.1 億美元,增長32%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88 億元,增長15% ;每萬元P 能耗0.59 噸標準煤,低于全市0.77 噸標準煤的平均水平,下降6.77% 。社區集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區組兩級總資產為88.9 億元,增長7.65% ;區組兩級純收入8.67 億元,增長5.61% ;有10區進入全市村組可支配收入總額超300 萬元的前50 名,受到市的表彰。鎮屬集體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稅利達1.55長17.9% 。

    實施“內外源經濟并進、工商并舉”的戰略,按照穩定農業、優化工業、發展壯大第三產業的工作思,在保持工業穩步發展的同時著力打造商貿虎門,形成了工業、商貿服務業、現代物流業、旅游業、金融業共同繁榮的發展格局。目前全鎮 在冊各類營業執照48000,個體戶42000和非公司類企業 4200 戶、外商投資和來料加工 1200 多戶, 形成了包括服裝、電子、物流、會展、五金塑料玩具彩色印刷、電線電纜等30個行業, 6 萬多個品種。

       東莞市 行政區劃 莞城區 南城區 東城區 萬江區 石碣鎮 石龍鎮 茶山鎮 石排鎮 企石鎮 橫瀝鎮 橋頭鎮 謝崗鎮 東坑鎮 常平鎮 寮步鎮 大朗鎮 麻涌鎮 中堂鎮 高埗鎮 樟木頭鎮 大嶺山鎮 望牛墩鎮 黃江鎮 洪梅鎮 清溪鎮 沙田鎮 道滘鎮 塘廈鎮 虎門鎮 厚街鎮 鳳崗鎮 長安鎮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6120/

    (30)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