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適應語法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自適應語法

    編輯

    自適應語法是一種形式化的語法,它在形式化中明確地提供了允許自己的生產規則被操縱的機制。

    自適應語法的概述

    編輯

    約翰-N-舒特(JohnN.Shutt)將自適應語法定義為一種語法形式主義,它允許規則集(又稱生產規則集)在語法中被明確地操縱。操作的類型包括規則的增加、刪除和修改。

    早期歷史

    編輯

    文獻中對語法自適應性的xxx次描述(盡管不是以這個名字)一般認為是在AlfonsoCaracciolodiForino于1963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下一個被普遍接受的關于自適應形式主義(可擴展的上下文自由語法)的描述來自于1970年Wegbreit對可擴展編程語言的研究,隨后是1973年Hanford和Jones的動態語法。直到最近,對自適應語法的形式屬性的許多研究在研究者之間是不協調的,只是在1990年由HenningChristiansen對BorisBurshteyn在ACMSIGPLANNotices上的一篇論文進行了首次總結。圣保羅大學工程系有它的自適應語言技術實驗室,專門專注于自適應技術和理論的研究和實踐。LTA還維護了一個頁面,對該領域的研究人員進行命名。

    術語和分類法

    編輯

    早期的努力提到了動態語法和可擴展、可修改、動態和可適應的語法,而最近的用法則傾向于使用術語adaptive(或一些變體,如adaptativa,取決于文獻的出版語言)。巖井將她的形式主義稱為適應性語法,但這種簡單的適應性語法的具體使用目前在文獻中通常不需要名稱限定。此外,各個研究者之間沒有進行標準化或分類的努力,盡管有幾個人在這個方向上做了努力。Shutt的分類(和擴展)Shutt將自適應語法模型分為兩大類。義務性自適應語法基于全局狀態隨語言生成的時間變化而改變其規則。聲明性自適應語法僅在語言生成的空間(即生成的字符串在語法中的位置)上改變其規則。Jackson完善了Shutt的分類法,將隨時間的變化稱為全局變化,將隨空間的變化稱為局部變化,并增加了一個混合時間空間類別。時間-空間的自適應語法(混合型)在語言生成的時間或空間(或兩者)上改變其規則(而且局部和全局的操作由這種變化的符號明確區分)。文獻中的自適應形式主義自適應形式主義可分為兩大類:完整的語法形式主義(自適應語法),以及自適應機器,一些語法形式主義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

    自然語言語法

    適應性語法形式主義

    編輯

    以下是根據Shutt的上述定義,被認為是(或被其發明者歸類為)適應性語法的語法形式主義的清單(絕非完整)。它們是按照在文獻中首次提到的歷史順序排列的。可擴展的上下文自由語法(Wegbreit)1970年Wegbreit的博士論文中描述過,可擴展的上下文自由語法包括一個上下文自由語法,其規則集根據有限狀態轉換器在最左派生期間讀取終端前綴時輸出的指令進行修改。因此,規則集隨生成的字符串中的位置而變化,但這種變化忽略了語法樹的層次結構。可擴展上下文自由語法被Shutt歸類為命令式。

    克里斯蒂安森語法(Christiansen)

    編輯

    克里斯蒂安森語法(Christiansengrammars)最早于1985年作為生成語法被引入,后來又有了更多的闡述,克里斯蒂安森語法(顯然是被舒特這么稱呼的,可能是由于與喬姆斯基生成語法的沖突)是屬性語法的一個適應性擴展。克里斯蒂安森語法被舒特歸類為陳述性語法。作為對ACMSIGPLAN通告的回應,Burshteyn后來修改了他的形式主義,并在1992年推出了他的適應性通用語法和語義分析器(USSA)。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63756/

    (0)
    詞條目錄
    1. 自適應語法
    2. 自適應語法的概述
    3. 早期歷史
    4. 術語和分類法
    5. 適應性語法形式主義
    6. 克里斯蒂安森語法(Christiansen)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